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智能体协作体系核心逻辑:Prompt、Agent、Function Calling 与 MCP 解析

0 序言

本文聚焦AI领域核心概念 Agent、Prompt、Function Calling、MCP,解析其定义、关联及运作逻辑,还原智能体系统如何协作解决任务的完整流程。

读完后应掌握以下三点:① 明白各组件的角色与价值② 理解从用户提问到结果输出的全链路机制③ 清楚技术演进中问题-解决方案的迭代关系

全文架构:先分别介绍Prompt、Function Calling、MCP,接着在阐述其工作流程,最后在文章总结前用最眼见意骇的方式解释清楚这几者之前的关系。

1. Prompt:AI交互的“指令基石”

1.1 User Prompt

  • 定义:用户向AI模型发送的问题或指令(如“查询今日天气如何?”)。
  • 作用:作为AI生成回复的直接依据,决定交互的核心目标。
  • 特点:聚焦具体任务,与模型能力直接关联(如要求“生成报告”需模型支持文本创作)。

1.2 System Prompt

  • 定义:包含AI角色设定、语气、背景的提示词(如“你是专业财经分析师,回复需用数据支撑”),与User Prompt分离。
  • 作用:赋予AI“人设”,规范回复风格(如让客服对话更亲和),提升交互体验。
  • 特点
    • 部分场景由系统预设(如网页聊天机器人),支持用户自定义;
    • 作为“上下文描述”,间接影响AI输出方向(如限定回复长度、格式)。

2. AI Agent:任务调度的“中枢神经”

2.1 核心定义与作用

  • 定义:连接用户、AI模型、工具的中间程序。
  • 作用
    1. 接收用户请求(User Prompt);
    2. 协调AI模型与工具的交互(如决定何时调用“网页浏览”工具);
    3. 封装并呈现最终结果。

2.2 早期实现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1:工具复用性差
早期开发中,每个Agent需内置工具函数(如网页浏览、文件管理),重复代码冗余(比如说每个agent在调用时都要给它封装好一个MCP协议,这样子很不方便)。

问题2:格式兼容性低
AI模型返回的工具调用指令可能格式错误,导致Agent需重试,降低效率。

3. Function Calling:工具交互“标准化”

3.1 核心思想与价值

  • 定义:大模型厂商推出的标准化协议,统一AI模型与工具的交互格式。
  • 核心目标:降低开发难度(避免重复造工具)、减少资源消耗(统一格式无需反复调试)。

3.2 实现方式

  • 工具定义:用JSON描述工具,包含名称(name)、功能说明(description)、参数(parameters)。
  • 格式分离:将工具描述从System Prompt中独立,单独存储管理。
  • 规范约束:规定AI模型调用工具时的返回格式(如必须包含tool_nameresult字段)。

3.3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降低用户端开发成本(复用标准化工具);
    • 减少Token消耗(无需在Prompt中重复写工具描述);
    • 服务端自动校验格式,纠正模型错误回复。
  • 缺点
    • 无统一行业标准,厂商API定义差异大(如百度文心与OpenAI的Function Calling格式不同);
    • 部分开源模型暂不支持该功能。

4. MCP:工具协作的“通信协议”

4.1 定义与核心价值

  • 定义:Modular Computation Protocol,规范AI Agent与Tool服务交互的通信协议。
  • 解决的问题
    • 突破工具“私有性”,实现统一托管(如把“网页浏览”工具做成公共服务,供所有Agent调用);
    • 让Agent动态获取工具信息(如从MCP Server查询“有哪些工具可用”)。

4.2 组件与接口

  • 组成部分
    • MCP Server:承载工具服务的端,支持三类能力:
      1. 管理工具列表(含功能描述、参数格式);
      2. 提供数据资源(如文件读写、知识库访问);
      3. 内置提示词模板(如生成“会议纪要”的Prompt)。
    • MCP Client:调用MCP Server的Agent(即用户交互的入口)。
  • 通信方式
    • 同机部署:Agent与MCP Server在同一机器,通过标准输入输出通信;
    • 网络部署:MCP Server部署在远端,通过HTTP协议通信。

4.3 特点与意义

  • 解耦AI模型与工具:MCP仅负责工具管理、资源调度,与具体AI模型无关;
  • 实现工具共享:避免重复开发,提升系统扩展性(新增工具只需在Server端部署)。

5. 智能体系统全流程:从用户提问到结果输出

5.1 交互步骤拆解

  1. 用户发起请求:向AI Agent(MCP Client)提出问题(如“分析A股今日走势”)。
  2. Agent获取工具信息:通过MCP协议访问MCP Server,查询可用工具(如“网页浏览”“财经数据接口”)。
  3. Prompt组装与发送
    • Agent将工具信息转化为 System Prompt(如“可调用网页浏览工具获取实时行情”)或 Function Calling格式(如JSON描述工具参数);
    • 与User Prompt打包,发送给AI大模型。
  4. 模型决策与工具调用
    • AI模型解析Prompt,决定调用“网页浏览”工具,向Agent发送调用请求。
  5. 工具执行与结果回传
    • Agent通过MCP协议调用Server端的网页浏览工具,获取A股行情数据;
    • Tool将结果返回给Agent。
  6. 最终结果生成
    • Agent转发工具结果给AI模型,模型结合自身知识(如财经分析逻辑)生成最终答案。
  7. 结果呈现:Agent将答案展示给用户。

6 快速梳理核心逻辑

把AI协作想象成 “虚拟团队”:用户是需求方,大模型是智囊团(也就是提主意的人),Agent是“项目经理” 统筹任务,工具是“外包团队”提供能力,MCP是“工具共享平台” 统一管理外包,Function Calling是“外包对接规范”Prompt是“给智囊团的任务说明”

任务启动时,User Prompt 明说“做什么”(如“查A股走势”),System Prompt 暗定“怎么做”(如“当专业分析师,用数据说话”),让大模型既知目标又懂风格。Agent接下需求后,通过 MCP协议 从平台找工具(如网页浏览),把工具信息包装成System Prompt或Function Calling格式(用JSON规范描述工具名、参数),和User Prompt一起发给大模型。若大模型判断需调用工具,Agent就通过MCP启动外包,等工具返回结果再转发给大模型生成答案。

具体直接看下面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针对图中的四个概念,可以这么理解:

  • Prompt 解决说清楚需求
  • Agent 解决协调资源
  • Function Calling 解决规范沟通
  • MCP 解决工具复用

7 小结

Prompt(定义交互规则)Agent(中枢调度),再到 Function Calling(标准化交互)MCP(工具共享),整个体系围绕 “解决任务协作的效率与复用问题” 迭代:

早期Agent因工具私有性重复开发→Function Calling通过标准化降低成本→MCP进一步实现工具统一托管,提升扩展性。

这些概念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形成 “指令定义→中枢调度→交互标准化→资源共享” 的协作闭环,支撑AI系统从单纯聊天高效执行复杂任务进化。只有理解其逻辑,才能更清晰地洞察智能体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落地路径。

http://www.xdnf.cn/news/19021.html

相关文章:

  • AV1到达开始和约束时间
  • 分治法——二分答案
  • XFile v2 系统架构文档
  • Ansible 核心模块与实操练习
  • 第十三章项目资源管理--13.3 规划资源管理
  • Apifox 8 月更新|新增测试用例、支持自定义请求示例代码、提升导入/导出 OpenAPI/Swagger 数据的兼容性
  • 手写MyBatis第37弹: 深入MyBatis MapperProxy:揭秘SQL命令类型与动态方法调用的完美适配
  • AI赋能前端性能优化:核心技术与实战策略
  • Swift 解法详解 LeetCode 364:嵌套列表加权和 II
  • 713 乘积小于k的子数组
  • git学习 分支管理(branching)合并分支
  • golang13 单元测试
  • Office 2024 长期支持版(Mac中文)Word、Execl、PPT
  • Node.js 多版本管理工具 nvm 的安装与使用教程(含镜像加速与常见坑)
  • 共识算法如何保障网络安全
  • Java全栈开发面试实战:从基础到微服务的深度探索
  • k8s集群Prometheus部署
  • 1 vs 10000:如何用AI智能体与自动化系统,重构传统销售客户管理上限?
  • Wi-Fi数据包发送机制:从物理层到MAC层的深度解析
  • 记录使用ruoyi-flowable开发部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二)
  • 贴片式TE卡 +北京君正+Rk瑞芯微的应用
  • 直线拟合方法全景解析:最小二乘、正交回归与 RANSAC
  • Transformer实战(15)——使用PyTorch微调Transformer语言模型
  • 了解迁移学习吗?大模型中是怎么运用迁移学习的?
  • 达梦数据库配置文件-COMPATIBLE_MODE
  • 数据结构青铜到王者第七话---队列(Queue)
  • 《websocketpp使用指北》
  •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dbgpt_app‘
  • Python音频分析与线性回归:探索声音中的数学之美
  • 学习游戏制作记录(存档点和丢失货币的保存以及敌人的货币掉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