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EP01:【DA】数据分析的概述

一、认识数据

1.1 生产活动与数据的关系

人类不管做什么生产活动——小到自己在家做顿饭,大到建一座工厂——都需要准确的信息来指导。就像开车需要看仪表盘(速度、油量),没这些信息就容易出问题。

而且活动规模越大,对信息的质量要求就越高。比如一个人在家做饭,凭经验放“一勺盐”可能没问题;但如果是给10万人做盒饭的中央厨房,“一勺盐”就必须换成“精确到克”的数据,否则要么太咸要么太淡,浪费食材还影响口碑。

在所有信息里,数据是质量最高最好用的。比如“今天天气很热”是模糊信息,而“今天气温35℃”是数据。显然,用35℃来决定是否开空调、穿什么衣服,比“很热”要靠谱得多。数据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可衡量的标准,让决策更精准。

1.2 数据的起源

数据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东西,它的历史比文字还早。最早的数据形式,是古人的“结绳记事”——用绳子上的结来记录事情。比如打了10只羊,就打10个结;过了3天,就打3个结。

历史学家考证,结绳记事出现在语言之后、文字之前。我们熟悉的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距今约3000多年,但结绳记事比甲骨文早得多。《周易》里就明确写了“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意思是上古时代人们用结绳管理事务,后来圣人才换成了文字和契约。

别看结绳很简单,它其实已经具备了数据的核心功能:记录信息。从结绳记事到现在的电脑数据库,数据的本质没变——都是用一种可记录、可读取的方式,把重要的信息保存下来,方便后人使用。

1.3 数据的核心优势

数据能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有三大“超能力”:

1.3.1 能反复读取和使用

比如你去年的考试成绩,写在本子上可以随时翻出来看,对比今年的成绩找进步;公司的销售数据存在电脑里,下个月、下一年都能调出来分析趋势。这和“凭脑子记”不一样,脑子记的信息容易忘,还可能记错,而数据一旦存储下来,就能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用、反复用。

1.3.2 客观量化

数据是用数字说话的,比如“这个月销售额80万”,不会因为有人觉得“业绩好”或“业绩差”而改变。这种客观性能统一大家的认知——开会时不用争“到底卖得怎么样”,看数据就行。而且量化的数字能帮我们定目标、做调整:比如目标是100万,现在80万,差20万,就能针对性地想办法。

1.3.3 能借助计算机处理

电脑可以快速读取、存储、计算数据,比如打车软件能瞬间匹配附近的司机,靠的就是实时计算司机和乘客的位置数据;短视频平台能精准推你喜欢的内容,是因为电脑分析了你的浏览数据。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处理的成本,还能实现很多人工做不到的事——比如让几千万人同时用到精准的推荐服务。

二、认识数据分析

2.1 数据分析的常见认知与核心问题

很多人提到数据分析,第一反应就是“做图表”、“写报告”,或者“基于业务拍脑袋想问题”。但这些认知其实很片面,就像把“做饭”简单理解为“切菜”一样——切菜只是做饭的一个步骤,却不能代表做饭的全部。

这种片面认知有两个明显问题:

  1. 没说清数据分析的技术原理。比如,为什么用数据能解决问题?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 解释不了为什么数据分析能被大规模普及。无论是小到个人减肥、学生备考,还是大到工厂生产、企业决策,到处都能看到数据分析的影子,显然不是“做图表”能支撑的。

举个例子,假设公司要提升销售额,有人说“我们做个柱状图看看哪个产品卖得好”,这确实用了数据,但如果只是画图却不思考“如何根据销量数据调整库存、优化营销”,那这就不是真正的数据分析。真正的数据分析,核心是通过数据找到提升效率、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做图表只是传递这些方法的工具。

2.2 数据分析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数据分析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意识到。

比如学生时代,想提高成绩不能盲目刷题。聪明的做法是先分析试卷:哪类题型失分最多?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粗心?比如数学的函数题总丢分,那就可以针对性地多练函数专题,这就是用“分数差距数据”制定复习计划,效率会高很多。

工作中更是如此。假设团队目标是“这个月多赚钱”,但“多赚钱”太模糊了,没法协作。用数据分析就能把目标量化:比如“这个月成交额要达到50万”,再拆成“曝光1000人,转化率5%,客单价1000元”(1000×5%×1000=50万1000×5\%×1000=50万1000×5%×1000=50)。这样市场部知道要做多少曝光,销售部知道要提升多少转化率,大家目标统一,协作才高效。

减肥的人肯定有体会:“少吃多动”太空泛,到底吃多少、动多久才有用?这时候就需要算“热量平衡”——每天摄入的热量减去消耗的热量,差额决定了体重变化。比如想每周瘦0.5公斤,就得每天制造500大卡的热量缺口,这样就能明确“今天可以吃一块蛋糕但要多跑30分钟”,避免瞎节食或白流汗。

甚至工业生产中,数据分析更是“生命线”。比如面包厂,面粉、水、酵母的比例差一点,可能就会烤出一堆不合格产品;生产时间多算10分钟,可能整批面包都烤焦。只有每个环节都用数据精确控制,才能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2.3 数据分析的定义

说到底,数据分析的核心就一句话:基于量化的信息提升生产力

这里的量化信息就是数据,而提升生产力是目的。不管是做表格、搭数据看板、写分析报告,还是建复杂的数学模型,只要最终能帮我们提高效率、解决问题,就是有效的数据分析。

比如,老师用成绩数据帮学生提分,是提升学习生产力;企业用销售数据优化策略,是提升业务生产力;减肥时用热量数据控制饮食,是提升健康管理的生产力。反过来,如果只是做了一堆图表,却没带来任何实际改变,那就不是真正的数据分析。

所以别被数据分析的专业名词吓到,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工具——用数据让我们做事情更高效、更靠谱。

三、数据分析在企业各阶段的形态

3.1 阶段一:初创期的数据分析特征

  • 规模小、数据少,无专职分析师,开发兼职处理

企业刚起步时,比如小餐馆、小网店,业务规模小,数据量也少。这时候公司的核心目标是活下来,对数据的需求很简单——比如老板每天看看卖了多少钱、剩了多少货,可能连专门的表格都不用,记在本子上就行。

这时候基本不需要专职数据分析师。因为数据少、问题简单,开发人员(比如懂点电脑的员工)就能兼职处理:比如用Excel做个简单的销售统计,或者手动算一下成本。大家更多靠经验决策,比如“今天周末,多备点货”,而不是靠复杂的数据分析。

3.2 阶段二:成长期的数据分析挑战

  • 业务增长导致数据混乱(缺失、口径模糊等),需解决信息整合问题

当企业业务快速增长(比如从一家店开到10家店),数据量会爆炸式增加,问题也变复杂了,这时候就会出现信息熵增——简单说就是数据乱了、用不起来

常见的问题有:数据缺失(比如有的门店没记录成本数据)、指标定义模糊(比如A部门说的“销售额”算运费,B部门不算)、分析建议落不了地(比如报告说“要提升客户满意度”,却没说具体怎么做)。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经验没跟上业务增长,团队也没配齐数据相关的人。比如以前老板自己能管过来,现在管10家店,光靠经验就不够了;但又没招专业的分析师,导致数据没人整理,问题没人解决。

3.3 阶段三:成熟期的数据分析体系

  • 团队完善(业务、开发、算法),分工协作,支持业务自动化

到了成熟期,企业会搭建完善的数据分析团队,一般分三类人:

  1. 业务方向:数据专员(负责取数)、数据运营(分析业务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个月客户流失多”)、数据分析师(给具体的优化策略,比如“建议针对老客户发优惠券”);
  2. 开发方向:数据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工具,比如让业务人员能自己查数据的系统)、数据工程师(搭建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平台,保证数据能顺畅流通);
  3. 算法方向:算法科学家和工程师(用模型让业务自动化,比如自动识别优质客户,不用人工筛选)。

他们的协作模式很清晰:开发团队搭好基础设施(比如数据平台),分析师用这个平台帮业务部门解决问题,算法团队则负责把能自动化的工作做好(比如自动推荐商品)。

四、数据分析的价值与未来趋势

价值体现在:统一认知(用数据定目标)、降低试错成本(用公式算结果)、实现自动化(如推荐系统)。

未来的趋势是:普通的数据支持工作(比如取数、做表)门槛会越来越低,谁都能上手;但能基于数据做管理、做决策的应用型人才会更抢手,而且数据分析会变成每个管理者的必修课——就像现在大家都会用电脑一样普遍。


微语录:蜉蝣一日即为一生,每一个被你我视为多余的今日,是他们永远得不到的明天。朝生,暮死。众生皆如此,可否不辜负。——《百妖谱》

http://www.xdnf.cn/news/18754.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分享|如何科学的刷题?
  •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31(题目+回答)
  • 基于springboot的高校后勤保修服务系统/基于android的高校后勤保修服务系统app
  • 力扣594:最和谐子序列
  • ViLU: Learning Vision-Language Uncertainties for Failure Prediction
  • Ubuntu 服务器无法 ping 通网站域名的问题解决备忘 ——通常与网络配置有关(DNS解析)
  • 2025年8月第3周AI资讯
  • AI Prompt 的原理与实战
  • assert使用方法
  • 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技术路线:光学式电子皮肤及MIT基于光导纤维的分布式触觉传感电子皮肤
  • 基于Spring Cloud与Kafka的支付金融场景面试问答解析
  • Axure RP 9 交互原型设计(Mac 中文)
  • 十、redis 入门 之 redis事务
  • 理想汽车智驾方案介绍 2|MindVLA 方案详解
  • QT-布局管理器
  • 【Docker项目实战】使用Docker部署轻量级LetsMarkdown文本编辑器
  • Java基础第2天总结
  • [两数之和](哈希表做法)
  • 【Python】新手入门:为什么需要类型注解?如何使用Mypy进行静态类型检查?复杂类型注解语法是怎么样的?
  • JH-14回柱绞车优化设计cad+设计说明书+绛重
  • 攻防世界—Confusion1—(模板注入ssti)
  • ADC系统中的信噪比(SNR)
  • Python训练营打卡Day41-Grad-CAM与Hook函数
  • MySQL奔溃,InnoDB文件损坏修复记录
  • Codeforces Round 1043 (Div. 3)
  • 【Win10 画图板文字方向和繁体问题】
  • Python爬虫实战:构建港口物流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 关于链式二叉树的几道OJ题目
  • 【Redis 进阶】----主从复制(重点理解流程和原理)
  • 【200页PPT】IT战略规划架构设计报告(附下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