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解释一下pdm和pcm
PDM 和 PCM 是音频编码领域的 “基础款” 和 “进化款” 关系,就像 “素颜照” 和 “美颜照片” 的区别,核心都是记录声音,但精细度和压缩方式不同。
先搞懂 PDM:简单直接的 “声音扫描仪”
- 全称:脉冲密度调制(Pulse Density Modulation)
- 工作原理:
就像用 “快拍” 记录声音的 “高低起伏”- 只关心声音当前是高还是低(用 1 和 0 表示),每隔极短时间(比如百万分之一秒)测一次。
- 不记录具体音量大小,只记录 “趋势”(比如这次比上次高,就记 1;比上次低,就记 0)。
- 特点:
- 简单粗暴:数据量大(因为高频采样 + 只记高低),但保真度一般(像 “素描”,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 用途:常见于低成本麦克风、简单录音设备,比如早期的电话录音。
再看 PCM:精准细腻的 “声音照相机”
- 全称: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 工作原理:
像给声音 “拍高清照片”- 不仅测声音的高低趋势,还记录具体音量数值(比如 “当前音量是 80 分贝”)。
- 先设定一个 “刻度表”(比如把音量分成 256 级),每次采样时直接 “对号入座” 记数值(比如记为 128)。
- 特点:
- 精准保真:数据量更大(因为既记时间点,又记具体数值),但音质接近原始声音(像 “高清照片”,细节丰富)。
- 用途:是数字音频的 “黄金标准”,CD、蓝光、流媒体音乐(未压缩版本)都用它,比如你下载的无损音乐文件。
两者的关系:PDM 是 PCM 的 “毛坯房”
-
技术演进:
- PDM 是 “初代目”,诞生早,适合简单场景(比如传感器、低功耗设备)。
- PCM 是 “升级版”,通过数学算法(比如将 PDM 的 “高低趋势” 转化为 “具体数值”),从 PDM 的数据中 “还原” 出更精准的声音信息。
举个例子: - PDM 像用 “点” 画波浪线(只知道每个点是上升还是下降)。
- PCM 像用 “坐标” 画波浪线(每个点的 X 轴是时间,Y 轴是音量,更清晰)。
-
应用场景互补:
- PDM 适合 “轻量级” 需求:比如智能手表的麦克风,只需简单拾音,不需要高音质。
- PCM 适合 “高要求” 场景:比如录音棚、电影配音,必须保留声音的每个细节。
一句话总结
- PDM:用 “高低开关” 快速记录声音,简单但粗糙。
- PCM:用 “精准数值” 细腻刻画声音,复杂但保真。
- 关系:PDM 是 PCM 的 “简化前驱”,PCM 通过技术手段从 PDM 中 “提炼” 出更优质的音频数据,两者各有分工,共同服务于数字音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