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AnimationFrame 与 requestIdleCallback 对比
提示: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需求及解决办法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背景与问题场景
- 二、核心API对比分析
- 三、选择 requestIdleCallback 的核心原因
- 四、特殊场景处理建议
- 五、最佳实践总结
- 六、结论
前言
看过埋点库 sunshine-track ,很多人疑惑为啥批量上报埋点信息的时候,用的是 requestIdleCallback 而不是 requestAnimationFrame,今天就解答一下
sunshine-track 源码学习:https://github.com/sanxin-lin/sunshine-track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背景与问题场景
在前端性能监控领域,埋点信息上报是重要的数据收集手段。当我们需要批量上报用户行为数据时,传统同步上报方案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 阻塞主线程造成页面卡顿
- 影响关键渲染流程的执行
- 造成不必要的性能损耗
二、核心API对比分析
- requestAnimationFrame(rAF)
- 执行时机:每次重绘前(约16.6ms/次)
- 设计目的:执行与渲染相关的动画逻辑
- 优先级:高(属于浏览器渲染流水线的一部分)
- 特点:
- 保证与屏幕刷新率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