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云原生深坑实录:让团队卡壳的不是配置,是底层逻辑盲区》

真正耗费团队精力的从来不是“语法错误”“配置缺失”这类显性问题,而是那些潜藏在架构底层、披着“偶发异常”“环境适配”外衣的隐性故障。它们往往符合“常识认知”却违背“底层逻辑”,让人在排查时反复走弯路。本文记录了三个近期亲历的真实案例,从容器重启怪圈到PV挂载死锁,再到调度倾斜陷阱,不仅还原完整排查链路,更深入拆解云原生组件的底层运行逻辑,为开发者提供一份“跳出常识误区”的实战指南。

本次项目的云原生架构基于主流稳定组件搭建:

Kubernetes集群为15节点物理机部署,单节点配置8核32G,采用containerd作为容器运行时;服务发现依赖Kubernetes原生Service,外部流量通过Ingress-NGINX转发;数据持久化采用“Ceph RBD+本地存储”混合模式,核心业务数据存储于Ceph,非核心数据使用HostPath;监控体系由Prometheus采集指标、Grafana可视化,日志通过Fluentd归集至ELK栈。整体承载一款用户量超50万的SaaS应用,日均处理请求百万级,对稳定性与资源利用率要求极高。值得注意的是,该架构从早期的Docker运行时迁移而来,部分历史配置与新组件的适配问题,也为后续故障埋下了隐性伏笔。

第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是数据分析服务的容器“无规律重启”。部署初期,团队为该服务配置2G内存限制,监控显示内存使用率稳定在60%左右,未触及阈值,但容器总会在启动1-3小时后被Kubernetes以“OOMKilled”名义重启。本地测试时,应用连续运行72小时无异常,运维团队先后更换3台生产节点,甚至替换了节点的内存硬件,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排查陷入第三天时,我们意识到不能再局限于“内存溢出”的常识判断,转而从容器运行时的底层机制入手—通过 crictl 工具查看容器进程树,发现应用主进程的PPID(父进程ID)并非containerd-shim,而是一个临时的shell进程;进一步追踪发现,这些shell进程在应用启动后很快退出,导致应用子进程成为“孤儿进程”,脱离了containerd的cgroup管控范围。通过节点的 /sys/fs/cgroup/memory 目录查看内存限制配置,确认“孤儿进程”的内存占用未被计入容器的memo

http://www.xdnf.cn/news/19845.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扣子平台构造AutoGen框架的多智能体使用-----封装成FastAPI接口供调用
  • JVM:程序计数器
  • 基于Matlab狭窄空间环境中多无人机自重构V字队形方法研究
  • 《清远市市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立项审批细则(试行)》标准解读
  • Jenkins调用Ansible构建LNMP平台
  • 深入探索 WebSocket:构建实时应用的核心技术
  • DarkHole: 2靶场渗透
  • 用 SPL 编写阿里云 FC2.0 函数
  • AntdesignVue 的月份区间组件用法
  • mysql分页SQL
  • Dubbo(分布式RPC调用和分布式文件储存)
  • 深入解析Django重定向机制
  • 2025React面试题集锦
  • Java 与 Docker 的最佳实践
  • wins中怎么用一个bat文件启动jar包和tomcat等多个服务
  • Linux tail 命令使用说明
  • 【C++详解】C++11(四) 包装器:function、bind、STL中⼀些变化
  • 【AI论文】UI-TARS-2技术报告:借助多轮强化学习推进图形用户界面(GUI)智能体发展
  • 20. 云计算-华为云-云服务
  • Linux Centos7搭建LDAP服务(解决设置密码生成密文添加到配置文件配置后输入密码验证报错)
  • 分享星空投影灯方案
  • 高效菜单管理页面:一键增删改查
  • Word 常用快捷键大全:提升文档处理效率的必备技巧​
  • FastGPT源码解析 Agent工作流编排后端详解
  • Ansible自动化运维:从入门到精通
  • 【面试题】词汇表大小如何选择?
  • React实现点击按钮复制操作【navigator.clipboard与document.execCommand】
  • Elasticsearch面试精讲 Day 6:Query DSL查询语法详解
  • 【JAVA】windows本地跑zookeeper,然后使用代码连接服务获取znode数据
  • 【leetcode】130. 被围绕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