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测试工程师如何通俗理解和入门RAG:从“查资料”到“写答案”的智能升级

1. 为什么要学习RAG?——从“查资料”到“写答案”的飞跃

背景:你已经掌握了Embedding技术,能将文档、代码、测试用例等离散信息转化为向量,用于相似度匹配。
痛点:但仅靠向量匹配找到相关文档后,如何快速生成答案?如何避免“找到文档却不会总结”的尴尬?
RAG的价值:RAG = 检索 + 生成,就像“先查手册,再用自己的话写报告”。它让AI既能精准定位知识,又能智能总结答案,是测试工程师的效率神器。


2. RAG的三大核心环节——像“查资料+写报告”的流程

2.1 环节一:知识库搭建(准备“资料库”)

目标:将你的测试文档、缺陷记录、用例库等转化为AI可检索的“知识库”。
类比:就像把纸质文档扫描成电子版,再贴上标签,方便快速查找。

具体操作

  • 结构化整理:将文档拆分为小段(如每个测试用例、缺陷描述单独保存)。
  • 向量化存储:用Embedding模型(如OpenAI的text-embedding-ada-002)将每段文字转为向量,存储到向量数据库(如Faiss、Milvus)。

2.2 环节二:检索(精准“查资料”)

目标:当用户提问时,快速找到最相关的文档片段。
类比:就像在图书馆里用关键词搜索,找到最相关的几本书。

具体操作

  • 问题向量化:将用户的问题转为向量。
  • 相似度匹配:在向量数据库中查找与问题向量最接近的文档片段(如Top 3)。

2.3 环节三:生成(智能“写答案”)

目标:将检索到的文档片段和原始问题合并,生成自然流畅的答案。
类比&#x

http://www.xdnf.cn/news/637219.html

相关文章:

  • 双电机正交系统中惯性力偶矩拍频现象的机理与优化策略
  • mysql知识点1--了解数据库
  • 第十六篇:真正的学习,系统分析师考后总结
  • 理解 Redis 事务-21(使用事务实现原子操)
  • GAN-STD:融合检测器与生成器的方法
  • Prometheus 架构及其特性
  • ModbusRTU转profibusDP网关与RAC400通讯报文解析
  • 历年贵州大学保研上机真题
  • web各类编码笔记
  • 什么是前端工程化?它有什么意义
  • 【MySQL】08.视图
  • 2025年AI代理演进全景:从技术成熟度曲线到产业重构
  • MongoDB | 零基础学习与Springboot整合ODM实现增删改查
  • Windows鼠标掉帧测试与修复
  • Android 性能优化入门(三)—— ANR 问题分析
  • Day36打卡 @浙大疏锦行
  • C#实现MCP Client 与 LLM 连接,抓取网页内容功能!
  • 11|省下钱买显卡,如何利用开源模型节约成本?
  • MIT 6.S081 2020Lab5 lazy page allocation 个人全流程
  • RabbitMQ 集群与高可用方案设计(一)
  • 通过Auto平台与VScode搭建远程开发环境(以Stable Diffusion Web UI为例)
  • 自训练NL-SQL模型
  • IS-IS报文
  • [特殊字符] UI-Trans:字节跳动发布的多模态 UI 转换大模型工具,重塑界面智能化未来
  • 以前端的角度理解 Kubernetes(K8s)
  • C++复习核心精华
  • Docker镜像与容器深度解析:从概念到实践的全面对比
  • PTA刷题笔记(难度预警!!!有详解)
  • 区块链可投会议CCF C--APSEC 2025 截止7.13 附录用率
  • leetcode 131. Palindrome Partiti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