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十六篇:真正的学习,系统分析师考后总结

目录

  • 一、目标
  • 二、计划
  • 三、完成情况
    • 1.第一遍书
    • 2.第二遍书
    • 3.第三遍书
    • 4.题的视角来看知识点
    • 5.考试,押题环节
    • 6.考场的小兴奋
  • 四、意外之喜(最少2点)
    • 1.计划内的明确认知和思想的提升标志
    • 2.计划外的具体事情提升内容和标志
  • 五、总结

一、目标

通过参加考试,训练学习能力,而非单纯以拿证为目的。
1.在复习过程中,训练快速阅读能力、掌握三遍读书法、运用番茄工作法。
2.从底层逻辑角度理解知识点,避免死记硬背。
3.通过考试验证学习效果。

二、计划

3月26日 - 5月24日,整个备考周期为两个月左右。
周一至周六,每日21:00 - 22:00,每天安排1小时的学习时间

科学规律的,要结合番茄工作法、快速阅读、三遍读书法、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规划执行

本次总结为从做题,也就是实践中产生的思考和认识;本次宏观的计划和安排: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1.每一个章节涉及到的课后题,每一题对应考察的知识点,以及为什么那么考察? 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
2.历年真题,得做2套以上熟悉过程
3.整理2个项目,从系统分析师的视角的全过程,其中包括不限于:每个项目,第二篇技术篇每一章都需要用到什么输出什么? 以此为脉络,期间都用到了那些第一篇基础中的内容?

上午题:每章课后总计 488道(2024-2019+编题)+ 2套卷 75+75=150 总计:638道
下午题:每章课后总计 37道 + 2套卷 5+5 = 10道 总计:47道
论文: 课后总结 10篇 + 2套卷 2+2 = 4篇,总计14篇

三、完成情况

四步骤,第一遍书+第二遍书+第三遍书+题的视角来看知识点;按照这四个步骤已经全部完成,并参加了考试。

1.第一遍书

第一遍书,快速阅读开始;3天的每天1h时间,将书宏观看了,并做了思维导图,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与了解。

2.第二遍书

第二遍书,8天时间每天1h,将书进行了第二遍阅读,这次更详细了,每个章节都绘制了对应的思维导图。
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及绘制了每一章之后,将宏观的又进行了总结,达到了将所有章节结构化结果的程度。

3.第三遍书

第三遍书,之前插曲了一下,先让大家宏观看了2套卷子,以出题人的视角,熟悉了一下知识点的理论考试的运用过程。
14天时间每天1h,将书进行了第三遍阅读,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结构化的总结过程。

4.题的视角来看知识点

23天时间,按照如下内容进行了严格的执行过程,并且每天我们还都对于那些计算题进行结构化总结交流。

上午题:每章课后总计 488道(2024-2019+编题)+ 2套卷 75+75=150 总计:638道
下午题:每章课后总计 37道 + 2套卷 5+5 = 10道 总计:47道
论文: 课后总结 10篇 + 2套卷 2+2 = 4篇,总计14篇

5.考试,押题环节

考试之前压了一下题,当上午考完,中午的时候,更加确信论文会有需求或者测试;于是乎果然论文就有一个测试(不过这个测试是传统测试和自动化测试)这个也能理解,毕竟现在大模型当道,自动化内容一定会很充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年24日正式考试的。

6.考场的小兴奋

6.1.选择题:
整体比往届考的要浅一些,基本有15道送分题,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还是有所疏忽,这点后面需要加强,
6.2.简答题:
1.必选 需求分析 1.1.模式 1.2.抽取用例的参与者和用例 1.3.用例的关系,以及抽取的内容中关系的体现
2.我选的sql,订单表和用户表的大致描述 2.1.订单表符合第几范式 2.2.触发器代码补全 2.3.触发器的优化
3.我选的类图 3.1.uml中图的分类 3.2.类图中选择选项补全类图 3.3.类图中的关系,都有哪些? 根据以上类图,那些关系错了,为什么?
还有两道,嵌入式的和云存储的。
6.3.论文:
果然有一个测试,只不过说的是传统测试和自动化测试;这个我写的还是很不错的。

总结手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意外之喜(最少2点)

1.计划内的明确认知和思想的提升标志

有了宏观计划,按照计划去执行,执行过程中动态调整;但是宏观一定要抓住。
从出题人的视角来观测知识点,是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很好方式。

2.计划外的具体事情提升内容和标志

押题的小确幸,让我更加坚定对于底层逻辑和实时政治的把控。
对于考试态度的转变,从之前反感死记硬背,到现在也可以通过逻辑推演进行答题了。

五、总结

对于目标的规划,动态调整,执行;其实已经赢了全部了,真正的学习是考试之后,也让我体会深刻。
对于知识点,对于押题,从底层出发,逻辑推演,以出题人的视角,结合知识点和实时政治;这样的闭卷考试无异于开卷一样简答。

软考系列文章栏目连接:*软考

http://www.xdnf.cn/news/637165.html

相关文章:

  • 理解 Redis 事务-21(使用事务实现原子操)
  • GAN-STD:融合检测器与生成器的方法
  • Prometheus 架构及其特性
  • ModbusRTU转profibusDP网关与RAC400通讯报文解析
  • 历年贵州大学保研上机真题
  • web各类编码笔记
  • 什么是前端工程化?它有什么意义
  • 【MySQL】08.视图
  • 2025年AI代理演进全景:从技术成熟度曲线到产业重构
  • MongoDB | 零基础学习与Springboot整合ODM实现增删改查
  • Windows鼠标掉帧测试与修复
  • Android 性能优化入门(三)—— ANR 问题分析
  • Day36打卡 @浙大疏锦行
  • C#实现MCP Client 与 LLM 连接,抓取网页内容功能!
  • 11|省下钱买显卡,如何利用开源模型节约成本?
  • MIT 6.S081 2020Lab5 lazy page allocation 个人全流程
  • RabbitMQ 集群与高可用方案设计(一)
  • 通过Auto平台与VScode搭建远程开发环境(以Stable Diffusion Web UI为例)
  • 自训练NL-SQL模型
  • IS-IS报文
  • [特殊字符] UI-Trans:字节跳动发布的多模态 UI 转换大模型工具,重塑界面智能化未来
  • 以前端的角度理解 Kubernetes(K8s)
  • C++复习核心精华
  • Docker镜像与容器深度解析:从概念到实践的全面对比
  • PTA刷题笔记(难度预警!!!有详解)
  • 区块链可投会议CCF C--APSEC 2025 截止7.13 附录用率
  • leetcode 131. Palindrome Partitioning
  • Oracle 19c TFA工具的安装与使用详解
  • 【辰辉创聚生物】F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解码生命调控的关键枢纽
  • 第三十一天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