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6个月Python学习计划 Day 3

🎯 今日目标

  • 掌握 while 和 for 循环的使用方式
  • 理解 range() 的工作机制
  • 实践:打印 1~100、累加、九九乘法表等常见程序逻辑

🧠 学习内容详解

  1. while 循环

    i = 1
    while i <= 5:print(f"第 {i} 次循环")i += 1
    

    📌 特点:先判断再执行,适合“直到满足某个条件前一直做”的任务

  2. for 循环 + range()’

    # range(起始, 结束, 步长),不包含结束值
    for i in range(1, 6):print(f"第 {i} 次循环")
    

    📌 range() 用法:

    range(5)        # 0,1,2,3,4
    range(1, 5)     # 1,2,3,4
    range(1, 10, 2) # 1,3,5,7,9
    
  3. 常见循环任务实例
    ✅ 打印 1~100 所有数字

    for i in range(1, 101):print(i, end=" ")
    

    ✅ 计算 1~100 的累加和

    total = 0
    for i in range(1, 101):total += i
    print("1~100 的总和是:", total)
    
  4. 九九乘法表(嵌套循环)

    for i in range(1, 10):for j in range(1, i + 1):print(f"{j}×{i}={i*j}", end="\t")print()  # 换行
    

    📌 内层循环控制列,外层控制行;\t 表示制表符对齐,print() 换行

🧪 今日练习任务

  1. 使用 while 循环打印 1 到 10 的平方

    i = 1
    while i <= 10:print(f"{i}的平方是:{i * i}")i += 1	
    

    输出结果为:

    1的平方是:1
    2的平方是:4
    3的平方是:9
    4的平方是:16
    5的平方是:25
    6的平方是:36
    7的平方是:49
    8的平方是:64
    9的平方是:81
    10的平方是:100
    
  2. 计算 1~100 中所有偶数的和(for + if)

    total = 0
    for i in range(1, 101):if(i%2 == 0):total += i
    print("1~100 中所有偶数的总和是:", total)
    

    输出结果是:

    1~100 中所有偶数的总和是: 2550
    

今日总结

  1. while 和 for 各适合什么场景?

    对比项while 循环for 循环
    使用场景条件未知,直到某个条件成立才停止已知循环次数或需要遍历一个可迭代对象时使用
    循环条件控制手动控制变量、判断条件和更新自动迭代,无需手动更新
    可读性条件驱动,适合处理“无限循环”类逻辑简洁明了,适合遍历范围、列表、字符串等结构

    🔸 示例:

    # while:直到用户输入“exit”才退出
    command = ""
    while command != "exit":command = input("请输入指令(exit退出):")print("你输入了:", command)# for:打印1~10
    for i in range(1, 11):print(i)
    
  2. range() 的三种参数用法?
    range() 用于生成整数序列,是 for 循环中最常用的函数之一:

    range([start], stop[, step])
    
    用法说明示例结果
    range(stop)从 0 开始到 stop-1range(5)0 1 2 3 4
    range(start, stop)从 start 到 stop-1range(2, 6)2 3 4 5
    range(start, stop, step)指定步长range(1, 10, 2)1 3 5 7 9

    🔸 示例:

    for i in range(5):print(i, end=" ")  # 输出:0 1 2 3 4
    
  3. 循环体内 print() 如何控制换行/不换行?
    默认情况下,print() 输出后会自动换行。
    要取消自动换行,可以设置 end=“” 或指定分隔符。
    🔸 示例:

    # 默认换行
    print("A")
    print("B")
    # 输出:
    # A
    # B# 不换行输出
    print("A", end=" ")
    print("B", end=" ")
    # 输出:A B
    

    常见用法:输出九九乘法表时让一行内容横向排列:

    for i in range(1, 4):for j in range(1, 4):print(f"{j}×{i}={j*i}", end="\t")print()  # 换行
    
  4. 如何使用嵌套循环解决二维结构的问题?

    嵌套循环常用于:

    • 表格输出(如九九乘法表)
    • 遍历二维数组或矩阵
    • 多维坐标(如笛卡尔积)

    🔸 九九乘法表示例(行×列):

    for i in range(1, 10):           # 外层控制行for j in range(1, i + 1):    # 内层控制列print(f"{j}×{i}={i*j}", end="\t")print()  # 每一行结束后换行
    

    📌 理解方式:

    • 外层循环每次开始都代表新的一行
    • 内层循环表示一行中的多个元素(列)
http://www.xdnf.cn/news/630253.html

相关文章:

  • 力扣热题——查找包含给定字符的单词
  • 多模态智能体架构
  • 236.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Day35打卡 @浙大疏锦行
  • 深度解析NL2SQL:从语义理解到工程实践的全链路探索
  • DC-DC电路的自举电容电路原理
  • Linux(7)——进程(概念篇)
  • 介绍一下什么是反射(面试题详细讲解)
  • VBA 读取指定范围内的单元格数据,生成csv文件
  • 英语学习5.24
  • Java中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
  • vue2中el-table 实现前端分页
  • 5.Java 面向对象编程入门:类与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 uint8_t是什么数据类型?
  • WSL 基础命令
  • 整平机实战手册:从参数调试到工艺优化的全流程指南
  • “天启” AI 技术演进任重道远
  • 为什么我输入对了密码,还是不能用 su 切换到 root?
  • 推荐系统里真的存在“反馈循环”吗?
  • WordPress多语言插件安装与使用教程
  • 2025年电工杯数学建模B题【垃圾运输】原创论文分享
  • 医学影像科研概述与研究伦理
  • [软件测试_4] 沟通技巧 | 测试用例 | 设计方法
  • 大模型推理 memory bandwidth bound (5) - Medusa
  • 一本通1307:【例1.3】高精度乘法 1308:【例1.5】高精除
  • 矩阵乘法--Python
  • Linux—进程池实现
  • 技术文档炼金术:从混乱到优雅的知识封装
  • 嵌入式工程师常用软件
  • React Native 拼音及拼音首字母搜索组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