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d软件安装

* wd软件安装
* 磁盘读取数据的基本原理
* 分区软件使用
* 磁盘格式化/挂载的方式任务背景某天接到短信报警提示,显示某主机的根分区空间使用率超过85%,该主机用于影评(MySQL)和报表数据库(Oracle)。经查看发现其中MySQL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存放在/usr/local/mysql/中,占用根文件系统空间导致。由于前期规划不合理,没有将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分开。经研究决定,要将影评的数据库单独放到另一块==磁盘==上,并且实现逻辑卷管理。任务要求1. 保证数据库完整的情况下将影评数据库迁移到另外一块新添加的磁盘上。
2. 考虑到数据增长情况,新磁盘使用LVM逻辑卷管理,方便日后动态扩容。具体步骤1. 需要有一块可用硬盘(需要在虚拟机里增加一块硬盘)
2. 使用LVM方式管理磁盘(学习LVM相关的知识点)了解磁盘硬盘的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 | 发展方向      | 应用场景 |
| -------- | ------------- | -------- |
| IDE      | SATA I/II/III | 个人PC机 |
| SCSI     | SAS           | 服务器上 |磁盘命名规则

| OS    | IDE(并口) | SATA(串口) | SCSI     |
| ----- | --------- | ---------- | -------- |
| RHEL5 | /dev/hda  | /dev/sda   | /dev/sda |
| RHEL6 | /dev/sda  | /dev/sda   | /dev/sda |
| RHEL7 | /dev/sda  | /dev/sda   | /dev/sda |磁盘设备的命名
```
/dev/sda2
```- **s** = 硬件接口类型 (sata/scsi)
- **d** = disk (硬盘)
- **a** = 第1块硬盘 (b, 第二块)
- **2** = 第几个分区```
/dev/hd    h=IDE硬盘	/dev/hdd3
``````
/dev/vd    v=虚拟硬盘	/dev/vdf7
```
 HP服务器硬盘
```
/dev/cciss/c0d0
/dev/cciss/c0d0p1       c0第一个控制器, d0第一块磁盘, p1分区1
/dev/cciss/c0d0p2       c0第一个控制器, d0第一块磁盘, p2分区2
```
 硬盘的分区方式==根据磁盘大小====所需分区的数量来==分区方式MBR (适用于<2TB磁盘)- 使用分区软件fdisk
- 支持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N个逻辑分区)
- 一个扇区占512字节MBR (Master Boot Record) 的缩写,由三部分组成:1. **Bootloader (主引导程序)** = 446字节- 引导操作系统的主程序2. **DPT分区表 (Disk Partition Table)** = 64字节- 分区表保存了硬盘的分区信息,操作系统通过读取分区表内的信息,就能够获得该硬盘的分区信息。==\boot==- 每个分区需要占用16个字节大小,保存有文件系统标识、起止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起始扇区位置(4个字节)、分区总扇区数目(4个字节)等内容。- 分区表中保存的分区信息都是主分区与扩展分区的分区信息,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在扩展分区内划分一个或多个逻辑分区后才能使用。3. **硬盘有效标志(校验位)** = 2个字节分区方式GPT (适用于>2TB磁盘)- 使用分区软件gdisk或parted
- 支持最多128个主分区
> [MBR 与 GPT,关于分区表你应该知道的一些知识](https://www.eassos.cn/jiao-cheng/ying-pan/mbr-vs-gpt.php)
磁盘划分磁盘划分思路1. 进入分区表,使用fdisk新建分区
2. 更新分区表(刷新分区表)
3. 格式化分区 → 创建文件系统
4. 挂载使用 → mount【开机自动挂载】fdisk分区常用命令

```
lsblk:查看系统中的块设备及其挂载情况。
df -h:查看正在挂载的设备情况。
fdisk -l:查看当前系统的所有设备分区情况。
```
磁盘信息解读==做了解==```
硬盘容量=柱面数×盘面数(磁头数)×扇区数×扇区大小(一般为512字节)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bb904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41943039    19921920   8e  Linux LVM
```
> -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这行说明了磁盘的整体容量是21.5GB,总共由41943040个扇区组成,每个扇区的大小是512字节。
> -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表明用于计算的基本单位是扇区,每个扇区为512字节。
> -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这里说明了逻辑和物理扇区大小都是512字节。
> -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表示最小和最优的输入输出操作的大小都是512字节。
> - **Disk label type: dos** 和 **Disk identifier: 0x000bb904**:这些信息指出了磁盘使用的分区表类型是DOS(也称为MBR - Master Boot Record)格式,并提供了磁盘的唯一标识符。
>
> 接下来是分区的信息:
>
> - **/dev/sda1** 和 **/dev/sda2**:这是磁盘上的两个分区。第一个分区 `/dev/sda1` 是启动分区(因为它标记了 `*`),从第2048个扇区开始到第2099199个扇区结束,总共有大约1GB的空间(1048576个块,每块通常是1KB)。第二个分区 `/dev/sda2` 是一个LVM(逻辑卷管理)类型的分区,它从第2099200个扇区开始,直到磁盘末尾。
>
> 即通过"扇区"而不是传统的CHS(Cylinder-Head-Sector,柱面-磁头-扇区)方式来寻址。这种改变提高了存储效率和访问速度,并且更适应大容量硬盘的需求。
>
> 在现代系统中,分区工具通常只显示扇区相关信息,而不会显示柱面信息。==添加完磁盘之后,需要重启虚拟机==
<img src="ReadMe.assets/image-20250414165933882.png" alt="image-20250414165933882" style="zoom:50%;" />
使用fdisk分区工具fdisk命令详解fdisk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磁盘分区工具之一,它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方式来管理磁盘分区。fdisk主要用于创建、删除、调整和查看磁盘分区。fdisk工具的启动

````language=bash
# 查看所有磁盘及其分区
fdisk -l# 操作指定磁盘(例如/dev/sdb)
fdisk /dev/sdb
````
fdisk交互式命令启动fdisk工具后,会进入交互式命令模式,常用命令如下:| 命令 | 功能描述               |
| ---- | ---------------------- |
| m    | 显示命令菜单           |
| p    | 打印分区表             |
| n    | 创建新分区             |
| d    | 删除分区               |
| l    | 列出所有已知的分区类型 |
| t    | 更改分区类型(系统ID) |
| v    | 验证分区表             |
| w    | 写入分区表并退出       |
| q    | 不保存退出             |fdisk分区步骤启动fdisk并选择磁盘:
````language=bash
fdisk /dev/sdb
````````language=bash
fdisk /dev/sdb
````
创建新分区(按`n`键):==主分区最多4个====拓展分区只能有一个==
````language=bash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First sector (2048-20971519, default 2048): [按Enter使用默认值]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2048-20971519, default 20971519): +5G
修改分区类型(如果需要,按`t`键):

````language=bash
Command (m for help): t
Selected partition 1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all codes): 8e
Changed type of partition 'Linux' to 'Linux LVM'
````
查看分区表确认(按`p`键):

````language=bash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9aeade6a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487807     5242880   8e  Linux LVM
````
保存并退出(按`w`键):

````language=bash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
更新系统内核分区表:````language=bash使用partx命令更新分区表
partx -a /dev/sdb或使用以下命令
partprobe /dev/sdb
````
 主分区与扩展分区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主分区是可以直接用于安装操作系统、存储数据的分区。在MBR分区表中,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创建4个主分区。主分区的特点:
- 可以直接格式化并使用
- 可以设置为活动分区(引导分区)
- 在MBR分区表中最多只能有4个
- 每个主分区在分区表中占用一个分区表项(16字节)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扩展分区是一种特殊的主分区,它本身不能直接使用,而是作为一个"容器",可以在其中创建多个逻辑分区。在MBR分区表中,一块硬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的特点:
- 不能直接格式化和使用
- 一块硬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
- 扩展分区也占用一个主分区的位置(MBR分区表项)
- 扩展分区的主要目的是突破4个分区的限制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内部创建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并使用。逻辑分区的特点:
- 只能在扩展分区内创建
- 数量理论上没有限制(Linux系统通常限制为63个)
- 编号从5开始(如/dev/sda5, /dev/sda6)
- 可以像主分区一样格式化和使用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介绍在创建完分区后,需要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也就是创建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决定了操作系统如何在分区上组织和管理文件数据。Linux常见文件系统类型| 文件系统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 ------------------------------------------ | ------------------------- |
| ext2     | 不支持日志功能,适合小分区或闪存设备       | U盘、SD卡等               |
| ext3     | 支持日志功能,可从ext2升级而来             | 通用存储                  |
| ext4     | ext3的改进版,支持更大文件和分区,性能更好 | 现代Linux系统主要选择     |
| xfs      | 高性能日志文件系统,支持大容量存储         | RHEL7/CentOS7默认文件系统 |
| btrfs    | 新型写时复制文件系统,支持快照、校验和等   | 高级存储需求              |
| swap     | 交换分区,用作虚拟内存                     | 系统交换分区              |
````language=bash
# 基本格式化
mkfs.ext4 /dev/sdb1# 等同于
mkfs -t ext4 /dev/sdb1
````
 mkfs命令详解`mkfs`命令用于在分区上创建新的文件系统,它实际上是一个前端程序,会根据指定的文件系统类型调用对应的格式化工具。基本语法
````language=bash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选项] 设备
````
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挂载格式化后的分区格式化完成后,需要挂载文件系统才能使用:

````language=bash
# 创建挂载点
mkdir -p /mnt/data# 临时挂载
mount /dev/sdb1 /mnt/data# 查看挂载情况
df -h /mnt/data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要使分区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需要编辑/etc/fstab文件:
````language=bash
# 编辑fstab文件
vim /etc/fstab
````
添加如下内容:
````language=bash
# 设备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       转储 检查顺序
/dev/sdb1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
# 或使用UUID(更稳定,推荐)
UUID=abcd1234-56ef-78ab-90cd-1234567890ab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
````
获取UUID:
````language=bash
# 获取分区的UUID
blkid /dev/sdb1
````

http://www.xdnf.cn/news/576883.html

相关文章:

  • origin绘图之【如何将横坐标/x设置为文字、字母形式】
  • 升级SpringBoot2到3导致的WebServices升级
  • 数字化,一个泛化的概念
  • 使用Mathematica生成随机曼陀罗花
  • vue3请求设置responseType: ‘blob‘,导致失败后获取不到返回信息
  • 基于vue框架的动漫论坛g2392(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 ISO 26262-5 硬件验证
  • Python雷达图实战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 磁盘分区与挂载——笔记
  •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之垃圾收集器篇(垃圾回收器的深入解析待完成TODO)
  • 框架与组件版本备忘
  • LlamaIndex
  • Keepalived 基于 VRRP 的高可用设计与故障排查
  • 学习日记-day12-5.21
  • 牛客网 NC16407 题解:托米航空公司的座位安排问题
  • 操作系统 第四章 -1
  • 链表-反转链表
  • JUC并发编程(下)
  • P1090 [NOIP 2004 提高组] 合并果子
  • SpringBoot3集成Oauth2.1——3access_token使用
  • 大模型如何助力数学可视化?
  • 47道ES67高频题整理(附答案背诵版)
  • LVS_DR集群的基本原理和相关配置
  • 算法总结:双指针技巧
  • XXE由浅入深
  • SOC-ESP32S3部分:4-参数配置可视化menuconfig
  • 啤酒游戏与系统思考
  • RESTful API设计:从原则到Gin实现
  • 【AI模型学习】ESM2
  • 部署rsync远程同步+inotify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