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队列的完整实现

队列的完整实现

  • 队列的完整实现
  • github地址
  • 前言
  • 1. 队列的概念及其结构
    • 1.1 概念
    • 1.2 组织结构
  • 2. 队列的实现
    • 接口一览
    • 结构定义与架构
    • 初始化和销毁
    • 入队和出队
    • 取队头队尾数据
    • 获取size和判空
  • 完整代码与功能测试
  • 结语

队列的完整实现

github地址

有梦想的电信狗

前言

​ 队列(Queue)作为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无论是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网络数据包的管理,还是算法中的广度优先搜索(BFS),队列的“先进先出”(FIFO)特性都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理解队列的实现原理,不仅能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处理数据,还能为后续学习复杂的数据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 本文将以 链式结构 为核心,详细介绍队列的完整实现。从结构设计、接口定义到功能测试,一步步剖析如何用C语言实现一个高效、健壮的队列。文章重点讲解入队(push)、出队(pop)、获取队头/队尾元素等核心操作,并通过清晰的代码示例和测试案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队列的内部机制。此外,所有代码已在GitHub开源,方便读者参考和扩展。


1. 队列的概念及其结构

1.1 概念

队列: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数据操作,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数据操作的特殊线性表,队列具有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 的特性

  • 入队列:进行插入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入队常被称为push
  • 出队列: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头,出队常被称为pop
  • 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组织结构

  • 队列可以使用数组链表的结构实现,使用链表的结构实现更优一些。

  • 因为如果使用数组的结构,出队列时,在数组头上出数据,效率会比较低

  • 而对于链表实现的队列来说,入队对应尾插操作,出队对应头删操作。在链表中,头删和尾插操作只需要O(1)时间复杂度,因此队列更适合使用链表来实现,本文我们采用单链表来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队列的实现

接口一览

//初始化 与 销毁队列
void QueueInit(Queue* pQueue);
void QueueDestroy(Queue* pQueue);// 队尾入队列    队头出队列
void QueuePush(Queue* pQueue, QDataType data);
void QueuePop(Queue* pQueue);//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获取队列尾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pQueue);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pQueue);//获取队列中有效元素个数	检测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非空返回0
int QueueSize(Queue* pQueue);
bool QueueEmpty(Queue* pQueue);

结构定义与架构

结构

//队列,先进先出,数组的话在头部出数据不方便,因此用链表来实现,单链表
typedef int QDataType;typedef struct QNode {		//链式队列,用单链表实现struct QNode* next;QDataType data;
}QNode;//队列中 用两个指针来指示 队头和队尾,方便入队和出队
typedef struct Queue {QNode* head;QNode* tail;int size;
}Queue;
  • 使用typedef int QDataType方便队列中存放不同的数据类型
  • QNode表示我们链表中一个个的结点,内部包含next指针和数据data
  • 使用struct Queue结构来表示整个队列,其中:
    • 规定两个QNode*的指针,分别保存链表第一个结点和尾结点的地址(分别指向第一个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
    • 定义int size来保存队列中的有效元素个数。

架构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始化和销毁

初始化

//初始化 与 销毁队列
void QueueInit(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pQueue->size = 0;
}
  • 通过Queue结构体的指针pQueue,来访问结构体中的成员headtail,通过headtail指针和链表的特性,可以访问到链表中的每个结点。headtail指针主要是为了方便访问队头结点和队尾结点。
  • assert(pQueue)保证Queue结构存在
  • 初始化队列
    • 链表中无节点时,headtail指针都置为NULL
    • 初始化size0

销毁

//销毁
void QueueDestroy(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 空链表也可以销毁,因此无需断言链表非空QNode* cur = pQueue->head;while (cur != NULL) {QNode* next = cur->next;free(cur);cur = next;}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pQueue->size = 0;
}
  • assert(pQueue)保证Queue结构存在
  • QNode* cur = pQueue->headcur保存当前头结点的地址
    • while循环依次释放每一个结点
    • 保存cur的下一个节点cur->next
    • free(cur)释放当前结点,cur移动指向下一个节点,直到NULL时结束
  • 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将headtail指针各自置NULL
  • pQueue->size = 0最后将size置0

入队和出队

入队

// 队尾入队列    队头出队列
void QueuePush(Queue* pQueue, QDataType data) {assert(pQueue);// 开辟新结点,并将数据置于新结点中QNode* newNode = (QNode*)malloc(sizeof(QNode));if (newNode == NULL) {perror("malloc failed\n");return;}newNode->data = data;newNode->next = NULL;// 初始化后,head 和 tail 都为NULLif (pQueue->head == NULL) {assert(pQueue->tail == NULL);	// head为NULL时,tail必须也为NULL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ewNode;}else {pQueue->tail->next = newNode;pQueue->tail = newNode;}pQueue->size++;
}
  • assert(pQueue)保证Queue结构存在
  • QNode* newNode = (QNode*)malloc(sizeof(QNode)); if (newNode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ed\n"); return; }开辟一个新结点,并进行初始化
  • 初始化QNode后,push 一个结点本质是单链表的尾插,有两种情况:
    • 队列为空(队列中无节点)时:新开辟的QNode应当成为链表中的第一个节点,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ewNode操作调整首尾指针即可。
    • 队列中已有其他结点时:此时是单链表的尾插
      • pQueue->tail->next = newNode:新结点链入原链表
      • pQueue->tail = newNode:更改尾指针指向
  • push过后,pQueue->size++,队列的size应当++

出队

v1版本仅实现

void QueuePop(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assert(pQueue->head != NULL);//if(pQueue->head->next == NULL){}	//考虑只剩一个结点的情况if (pQueue->head == pQueue->tail) {	free(pQueue->head);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else {QNode* cur = pQueue->head;pQueue->head = pQueue->head->next;free(cur);cur = NULL;}pQueue->size--;
}
  • assert(pQueue)断言队列存在assert(pQueue->head != NULL)确保pop时队列内有元素
  • pop出队时,销毁第一个结点,确保队列存在且有元素后,此处存在两种情况
    • 当前仅剩一个结点时pQueue->head == pQueue->tail,直接free当前头结点,将headtail指针置NULL即可
    • 当前存在多个节点时(else)
      • QNode* cur = pQueue->head:记录下当前的头结点
      • pQueue->head = pQueue->head->next:头指针向后移动
      • free(cur)cur = NULL释放之前的头结点的空间,并将curNULL
  • popsize应当--

v2版本优化

  • 可以看到,上述的代码中存在多次free,且都是对要被删除的结点进行free,那么是否可以优化为一次free
void QueuePop(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assert(pQueue->head != NULL);//优化版本QNode* cur = pQueue->head;if (pQueue->head == pQueue->tail)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elsepQueue->head = pQueue->head->next;free(cur);cur = NULL;pQueue->size--;
}
  • assert(pQueue)断言队列存在assert(pQueue->head != NULL)确保pop时队列内有元素
  • QNode* cur = pQueue->head:不管队列中剩余几个结点,最终都要free头结点,那么cur直接保存头结点的地址,方便进行操作
  • pQueue->head == pQueue->tail仅剩一个结点时:仅需对headtail指针做修改。有多个节点时,pQueue->head = pQueue->head->nexthead指针向后移动。
  • 最终cur内保存了要被删除的结点的地址,直接free(cur)并置NULL
  • popsize应当--

取队头队尾数据

获取队头数据

//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获取队列尾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确保队列非空assert(!QueueEmpty(pQueue));return pQueue->head->data;
}
  • assert(pQueue)确保队列存在,assert(!QueueEmpty(pQueue))确保队列非空,非空队列内才有数据
  • 头部数据return pQueue->head->data,通过头指针head访问队列内第一个结点的数据

获取队尾数据

//获取队列尾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确保队列非空assert(!QueueEmpty(pQueue));return pQueue->tail->data;
}
  • assert(pQueue)确保队列存在,assert(!QueueEmpty(pQueue))确保队列非空,非空队列内才有数据
  • 尾部数据return pQueue->tail->data,通过尾指针tail访问队列内最后一个结点的数据

获取size和判空

获取size

int QueueSize(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return pQueue->size;
}
  • assert(pQueue):断言指针非空,确保Queue结构体存在
  • 直接返回size即可得到元素个数
    • 这里就体现出我们在Queue结构中添加一个size成员的好处,只需在每次Push/Pop后对size进行加减,即可方便的得到队列的size
    • 如果Queue结构内不维护一个size变量的话,由于我们的队列基于单链表实现的,每次获取队列的大小时都只能遍历链表来得到size,遍历的时间复杂度较高。

判空

bool QueueEmpty(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return (pQueue->head == NULL && pQueue->tail == NULL);return pQueue->size == 0;	// size为0时为空
}
  • assert(pQueue):断言指针非空,确保Queue结构体存在
  • pQueue->size == 0pQueue->head == NULL && pQueue->tail == NULL,两个条件均可以标识队列为空

完整代码与功能测试

完整代码如下

#pragma once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stdbool.h>//队列,先进先出,数组的话在头部出数据不方便,因此用链表来实现,单链表
typedef int QDataType;typedef struct QNode {		//链式队列,用单链表实现struct QNode* next;QDataType data;
}QNode;//队列中 用两个指针来指示 队头和队尾,方便入队和出队
typedef struct Queue {QNode* head;QNode* tail;int size;
}Queue;//初始化 与 销毁队列
void QueueInit(Queue* pQueue);
void QueueDestroy(Queue* pQueue);// 队尾入队列    队头出队列
void QueuePush(Queue* pQueue, QDataType data);
void QueuePop(Queue* pQueue);//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获取队列尾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pQueue);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pQueue);//获取队列中有效元素个数	检测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非空返回0
int QueueSize(Queue* pQueue);
bool QueueEmpty(Queue* pQueue);// #include "Queue.h" 多文件编译时,需正确包含头文件//初始化 与 销毁队列
void QueueInit(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pQueue->size = 0;
}
//销毁
void QueueDestroy(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QNode* cur = pQueue->head;while (cur != NULL) {QNode* next = cur->next;free(cur);cur = next;}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pQueue->size = 0;
}// 队尾入队列    队头出队列
void QueuePush(Queue* pQueue, QDataType data) {assert(pQueue);QNode* newNode = (QNode*)malloc(sizeof(QNode));if (newNode == NULL) {perror("malloc failed\n");return;}newNode->data = data;newNode->next = NULL;// 初始化后,head 和 tail 都为NULLif (pQueue->head == NULL) {assert(pQueue->tail == NULL);	// head为NULL时,tail必须也为NULL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ewNode;}else {pQueue->tail->next = newNode;pQueue->tail = newNode;}pQueue->size++;
}
//队列的头删法
void QueuePop(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assert(pQueue->head != NULL);if(pQueue->head->next == NULL){}	//考虑只剩一个结点的情况//if (pQueue->head == pQueue->tail) {	//	free(pQueue->head);//	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else {//	QNode* cur = pQueue->head;//	pQueue->head = pQueue->head->next;//	free(cur);//	cur = NULL;//}//pQueue->size--;//优化版本QNode* cur = pQueue->head;if (pQueue->head == pQueue->tail)pQueue->head = pQueue->tail = NULL;elsepQueue->head = pQueue->head->next;free(cur);cur = NULL;pQueue->size--;
}//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获取队列尾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确保队列非空assert(!QueueEmpty(pQueue));return pQueue->head->data;
}
//获取队列尾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确保队列非空assert(!QueueEmpty(pQueue));return pQueue->tail->data;
}//获取队列中有效元素个数	检测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非空返回0
// 双向链表中,不能用 哨兵位的数据  来存储 链表的长度
// 之前的实现中,结点内存放的数据是int,导致哨兵位内的数据位类型也是int,
int QueueSize(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return pQueue->size;
}
bool QueueEmpty(Queue* pQueue) {assert(pQueue);//return (pQueue->head == NULL && pQueue->tail == NULL);return pQueue->size == 0;	// size为0时为空
}

功能测试

// 需正确包含头文件
#include "Queue.h"void TestQueue() {Queue queue;QueueInit(&queue);QueuePush(&queue, 1);QueuePush(&queue, 2);QueuePush(&queue, 3);QueuePush(&queue, 4);QueuePush(&queue, 6);// 遍历的代码/*while (!QueueEmpty(&queue)) {printf("%d ", QueueFront(&queue));QueuePop(&queue);}*/printf("队尾:%d  有效元素个数:%d\n", QueueBack(&queue), QueueSize(&queue));printf("队头:%d  有效元素个数:%d\n", QueueFront(&queue), QueueSize(&queue));QueuePop(&queue);printf("队尾:%d  有效元素个数:%d\n", QueueBack(&queue), QueueSize(&queue));printf("队头:%d  有效元素个数:%d\n", QueueFront(&queue), QueueSize(&queue));QueuePop(&queue);printf("队尾:%d  有效元素个数:%d\n", QueueBack(&queue), QueueSize(&queue));printf("队头:%d  有效元素个数:%d\n", QueueFront(&queue), QueueSize(&queue));QueuePop(&queue);QueuePop(&queue);printf("队列有效元素个数:%d\n", QueueSize(&queue));while (!QueueEmpty(&queue)) {printf("%d ", QueueFront(&queue));QueuePop(&queue);}QueueDestroy(&queue);
}//函数调用的栈帧  和  数据结构的栈
// 函数调用的栈帧  是操作系统层面对内存区域的划分
// 和  数据结构的栈int main() {TestQueue();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语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完成了队列的完整实现:从结构体设计到核心接口的实现,再到功能验证。关键点包括:

  1. 链式结构的优势:使用单链表实现队列,确保入队(尾插)和出队(头删)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为 O(1)
  2. 双指针的妙用:通过 headtail 指针分别标记队头和队尾,避免了遍历链表的性能损耗。
  3. 健壮性保障:通过断言(assert)确保操作合法性,并结合 size 字段快速判断队列状态。

希望本文能帮助你彻底掌握队列的实现原理,并激发对数据结构更深层次的探索。


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 点赞⭐收藏 支持!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一起进步

分享到此结束啦
一键三连,好运连连!

你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征程尚未结束,让我们在广阔的世界里继续前行! 🚀

http://www.xdnf.cn/news/547003.html

相关文章:

  • 五: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之连续内存分配
  • 机器学习10-随机森林
  • 解决将cpp编译为dll,使用ctype的cdll调用,printf不输出在终端
  • 算法与数据结构:位运算与快速幂
  • 地理信息数据格式.GeoJSON数据格式介绍
  • 无人机避障——深蓝学院浙大Fast-planner学习部分(采用均匀B-Spline和非均匀B-Spline进行轨迹优化和时间重分配)
  • 力扣-盛最多水的容器
  • 网络刷卡器的分类和网口通讯流程
  • hghac集群服务器时间同步(chrony同步)
  • 替换word中的excel
  • 【25软考网工】第七章 (2)UOS Linux文件和目录管理、用户和组管理
  • 音频应用的MediaSession冲突
  • Transfomer学习
  • Java NIO(New I/O)
  • ubuntu kubeasz 部署高可用k8s 集群
  • k8s1.27版本集群部署minio分布式
  • 01 基本介绍及Pod基础
  • 【DCGMI专题1】---DCGMI 在 Ubuntu 22.04 上的深度安装指南与原理分析(含架构图解)
  • 深度学习架构快速入门——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生成对抗网络GAN、Transformer以及编码器-解码器
  • Jenkins:自动化之魂,解锁高效开发的密钥
  • 2025-05-20 模型下载--文本向量化--Faiss检索
  • SQLMesh 内置宏详解:@PIVOT等常用宏的核心用法与示例
  • Qt文件:XML文件
  • 战略游戏--树形dp
  • Java中字符串(String类)的常用方法
  • 如何使用MATLAB NLP工具箱进行文本聚类
  • notepad++
  • 使用 vite-plugin-dynamic-base 实现运行时动态设置上下文路径
  • SetThrowSegvLongjmpSEHFilter错误和myFuncInitialize 崩溃
  • 深度学习框架显存泄漏诊断手册(基于PyTorch的Memory Snapshot对比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