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平权与出海,Mobileye的双重助力
中阶辅助驾驶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
今年以来,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主机厂纷纷大力开拓辅助驾驶市场。在这其中,中阶辅助驾驶在聚焦终端用户高频用车场景的同时,还兼具成本优势和出色驾驶体验,从而成为了各大车企和一级供应商(Tier1)们的发力重点。
例如,比亚迪面向大众主流市场的“天神之眼C”方案,预计将标配到21款比亚迪车型,目前已经将搭载门槛下探至1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这将迅速提升中阶辅助驾驶的规模效应。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入门级L2及以下辅助驾驶前装搭载已经高达52.44%,但涵盖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高阶辅助驾驶前装搭载率仅为8.62%。在这其中,销量占比最高的10-2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市场,高阶辅助驾驶的前装标配搭载率仅为1.31%,属于明显的市场洼地。
因此,以高速领航辅助驾驶(NOA)为核心的中阶辅助驾驶,成为了当前汽车智能化浪潮真正的主战场。接下来,传统基础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市场将进入升级替换周期,高速NOA有望在10-20万区间车型上实现标配。
不过,中阶辅助驾驶对于成本更加敏感。如何在有限的硬件成本下,实现安全性与功能体验的平衡,仍然是这一市场区间比拼的核心关键。
在上海车展期间,Mobileye的“环绕式ADAS™”方案重磅亮相,强势发力以高速NOA为代表的中阶辅助驾驶市场。据了解,该方案已经拿下了大众汽车集团面向全球市场的量产车型定点。
这就意味着,中阶辅助驾驶市场迎来了一位重磅选手。
01
Mobileye发力中阶辅助驾驶市场
众所周知,虽然基础L2级ADAS方案的成本相对低,但功能碎片化,用户体验感不强,难以满足终端市场对于辅助驾驶系统日益强烈的搭载需求。
而Mobileye“环绕式ADAS™”方案通过单颗EyeQ™6 High系统集成芯片(SoC)实现软硬件垂直整合,不仅能够提供基础的安全功能,还能够在高速公路及特定道路上实现“驾驶员运动脱离/需注视”驾驶和泊车辅助等高端驾乘体验,既满足消费者对高速公路驾驶自动化日益增长的期待,又契合日后更严苛的行业安全法规。
据了解,Mobileye“环绕式ADAS™”方案的标准配置包含1个长距前视摄像头、4个短距泊车摄像头,以及多达5个雷达,同时也可选配长距后视摄像头等额外传感器。因为不堆砌昂贵的传感器硬件,依靠先进的算法,在做到安全可靠的同时,更具性价比优势。
Mobileye“环绕式ADAS™”传感器配置示意图
该方案的核心在于Mobileye依托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软件创新。比如复合人工智能系统(CAIS)可以将端到端感知软件与其他关键技术深度融合,并且将原始传感器数据转化为精准、可执行的理解,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路况。
与此同时,Mobileye软件优先的架构,也赋予了车企更多全新的应用可能。比如,辅助驾驶功能可通过Mobileye的驾驶体验平台(DXP)在安全参数范围内进行优化调校;辅助泊车功能和驾驶员监测系统等软件可以整合在单个ECU中,深度协同车企需求以支持其功能开发;车载显示屏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生成的海量数据流,通过创新且智能的整合方式向驾驶员传递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Mobileye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理念和安全基础框架,可以为主机厂提供基于EyeQ6H芯片的完整解决方案矩阵。基于此,主机厂要实现从“环绕式ADAS™”向更高水平驾驶自动化进阶,只需要添加模块化的组件,无需重新开发,大幅提升系统开发成本和开发效率。
02
出海风口下,Mobileye成“隐形冠军”
随着辅助驾驶在国内市场的热度不断攀升,其背后反映出的对高效、安全驾驶体验的追求,也正在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共同需求。
现阶段,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领先优势,这也成为了中国汽车出海的重要突破口。从各大车企披露的规划来看,绝大多数主机厂已经将智能网联汽车出海作为重要的发展规划,未来三年将是中国车企全方位出海的重要战略窗口期。
不过,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辅助驾驶车辆有着不同的准入法规要求,且交通规则、道路环境、消费者需求等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对于主机厂开拓海外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具备NOA功能的辅助驾驶“出海”,在海外落地时受到了重重阻碍。
比如欧洲市场,对于个人及数据隐私管控极其严格,要求市场在售车型要严格满足强制性准入法规——“通用安全条例(GSR)” ,以及欧洲的数据保护法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对于要出海的中国车企来说,在海外市场找到既能满足安全法规要求、又懂当地市场需求、还具备当地合作伙伴网络的供应商,无疑将更好进入海外市场。
Mobileye二十多年来在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芯片、辅助驾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Mobileye在全球主要市场均构建了成熟的本地团队,可以精准把控全球各地市场的独特需求和挑战,在赋能主机厂出海上拥有诸多的优势。
比如针对欧洲市场,Mobileye早在2023年7月就推出了世界首个车规级的基于纯视觉技术打造的智能车速辅助(ISA)解决方案,并在欧洲经过测试已经获得了验证,可以满足欧盟GSR ISA法规要求。
汽车制造商若已在汽车中整合内置ISA解决方案的Mobileye EyeQ4及更高平台,则只需更新EyeQ的现有软件即可满足新标准,无需添加任何新硬件。
此外,通过训练后,Mobileye ISA系统还可以检测GSR交通标志目录中可能新增的标志,可让车型在上市后14年内仍然符合标准,且这些汽车无需更改版本或进行重新验证或回归测试,即可检测到新标志。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国内大部分智驾厂商的技术研发、商业化落地主要针对的是中国驾驶环境以及市场发展状况。一旦到了海外,将面临着诸多“水土不服”的痛点和难题,其中最大的痛点就是国内厂商到海外之后的地理可扩展性受限。
而Mobileye的路网智能技术广泛覆盖美国和欧盟95%以上的道路,这是国内任何一家供应商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L2级辅助驾驶领域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Mobileye的驾驶自动化汽车测试车队已经在德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20多个城市进行了路测,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很显然,Mobileye凭借在技术成熟度、全球化市场布局、安全合规等方面的优势,无疑将成为中国车企开拓海外市场的最佳合作伙伴。数据显示,Mobileye旗下 EyeQ芯片全球出货量超过2亿,覆盖1100多款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