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红外遥控与NEC编码协议详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风扇遥控器,几乎都离不开“红外遥控”这项技术。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用,但你知道里面是怎么通信的吗?本篇文章将带你了解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重点解析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红外编码协议——NEC协议,并以专业术语+大白话双重方式进行讲解,帮助你真正理解“遥控器发射的那些看不见的光”到底干了什么。


一、红外遥控简介

📘 专业术语版:

红外遥控(Infrared Remote Control)是一种通过红外线(波长为700nm~1000nm)传输控制信号的无线通信方式。遥控器通过红外发射管(通常是一个LED)发送调制后的光信号,接收端通过红外接收器(例如VS1838B)接收并解调出控制信息。

🧠 大白话版:

红外遥控就像打“灯语”一样,把看不见的红外光当成“手电筒”,把控制信号编码成“闪一闪”的节奏,通过“亮灭快慢”来传达不同的指令给家电。


二、红外遥控的核心:调制与编码

红外遥控不仅仅是“闪一下”那么简单,它里面藏着“节奏”和“语言”。

🔧 调制(PWM)是怎么回事?

红外信号通常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常见调制频率为38kHz,也就是说,它在“发光”和“灭光”之间快速切换,一秒钟闪烁约38,000次。

📘 专业术语版:

PWM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调制到特定载波频率上(如38kHz),以便于接收端通过带通滤波器(窄带接收头)识别和解调特定频率的信号,提高抗干扰性。

🧠 大白话版:

直接“闪红外光”容易被周围的光干扰,所以我们不直接“点亮”,而是用“特定节奏的闪”来传话,就像打摩斯密码,不是单独点一下,而是“滴滴答答”地连续点。


三、NEC协议:红外遥控最流行的“语言”

NEC协议是由日本NEC公司提出的一种红外通信协议,因其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被广泛用于各种家电控制。

🧱 信号结构

一帧NEC信号的结构如下:

 

lua

复制编辑

|----引导码----|----地址码----|----地址反码----|----命令码----|----命令反码----|

  • 引导码:9ms高电平+4.5ms低电平,用于让接收端“醒过来”。

  • 地址码(8位):表示设备地址。

  • 地址反码(8位):地址取反,用于校验。

  • 命令码(8位):表示要执行的命令(例如“音量+”)。

  • 命令反码(8位):命令取反,用于校验。

⏱ 编码方式:脉冲长度决定“0”还是“1”

  • 逻辑0 = 562.5μs高电平 + 562.5μs低电平

  • 逻辑1 = 562.5μs高电平 + 1687.5μs低电平

🧠 大白话翻译:

遥控器发信号其实就是打“节奏”。

  • 打个短拍:代表 0

  • 打个长拍:代表 1

然后一共发了32位的节奏:前面说“你是谁”(地址码)、然后说“你想干嘛”(命令码)。为了防止搞错,还会重复说一次反话(反码)来检查。


四、一个NEC协议数据的例子

假设遥控器发送如下命令:

  • 地址码:0x20(十进制为32)

  • 命令码:0xA1(十进制为161)

那么实际发出的32位是:

 

复制编辑

地址码: 00100000 地址反码:11011111 命令码: 10100001 命令反码:01011110

遥控器把这串“高低电平节奏”调制在38kHz红外波上发出去,接收器收到之后,解码就能知道:这家伙按的是“音量+”。


五、为什么NEC协议这么受欢迎?

  • 结构简单:定长32位,接收解码容易

  • 抗干扰强:使用引导码和重复码,稳定性好

  • 硬件支持广泛:许多单片机(如STM32、Arduino)有现成库支持

  • 通用性强:一个遥控器可以控制多个设备,只要地址不同即可


六、应用场景

  • 智能家居遥控(智能灯、窗帘、风扇)

  • 电视、机顶盒、音响等消费电子

  • 教育类单片机项目:红外控制小车、红外开关灯


七、总结一下

概念专业术语大白话解释
红外遥控利用红外线传输控制指令用“看不见的光”打节奏传话
PWM调制脉冲宽度调制,提高抗干扰性按特定频率快速闪灯
NEC协议一种标准红外编码方式发32个“短拍/长拍”节奏
地址+命令表示“控制谁+让它干啥”“你干活,打开灯!”


📌 结语

红外遥控虽然技术诞生几十年,但因其简洁、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依然在智能硬件领域焕发活力。尤其是NEC协议,以它稳定的结构和广泛的支持,成为嵌入式开发者的“好搭档”。希望这篇文章让你不仅能“用起来”,更能“理解它”。

http://www.xdnf.cn/news/340255.html

相关文章:

  • Axure原型中引入Echarts动态图表的实现方案(100%成功)
  • 短视频矩阵系统批量剪辑模式开发详解,支持OEM
  • Minor GC与Full GC分别在什么时候发生?
  • 高速供电,一步到位——以太联-Intellinet 9口2.5G PoE++非管理型交换机_562140:网络升级的理想之选
  • centos搭建dokcer和vulhub
  • 如何使用Java从PDF文件中提取图像(教程)
  • femap许可监控工具推荐
  • K8S常见问题汇总
  • Docker 常用命令
  • 【人工智能】低代码与AI技术未来趋势分析
  • 大模型的应用中A2A(Agent2Agent)架构的部署过程,A2A架构实现不同机器人之间的高效通信与协作
  • uniapp项目打包的微信小程序,设置uni-popup type=“bottom“时,底部有空隙
  • 〖 Linux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精讲(2)
  • DSP28335 串口中断收发及FIFO使用
  • QT实现曲线图缩放、拖拽以及框选放大
  • 10.进程控制(下)
  • PyTorch 入门与核心概念详解:从基础到实战问题解决
  •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八)
  • (leetcode) 力扣100 7.接雨水(两种非官解,三种官解,对官解进一步解释)
  • MCP vs Function Call:AI交互的USB-C革命
  • Amazon Redshift 使用场景解析与最佳实践
  • 快速上手Pytorch Lighting框架 | 深度学习入门
  • 华为HCIP-AI认证考试版本更新通知
  • 自定义Widget开发:自定义布局实现
  • Redis 重回开源怀抱:开源精神的回归与未来展望
  • 终极终端体验:Warp 使用完全指南
  • 事务(transaction)-中
  • Opencv进阶操作:图像拼接
  • 【金仓数据库征文】金仓数据库:创新驱动,引领数据库行业新未来
  • 电容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