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校正(PFC):原理、调节及关键波形分析
一、功率因数(PF)核心问题与 PFC 目标
1. 功率因数公式与低 PF 根源
相位差(φ≠0):电流基波与电压不同相(如传统整流电路中电流滞后)。
电流谐波(THDᵢ高):窄脉冲电流含大量高次谐波,导致波形因数降低。
2. PFC 核心目标
通过 “双校正” 提升 PF:
波形校正:将窄脉冲电流整形成正弦波(降低 THDᵢ,波形因数→1)。
相位校正:使电流基波与电压同相位(cosφ→1)。
二、PFC 分类与核心原理对比
表格 1:无源 PFC vs 有源 PFC 对比
特性 | 无源 PFC | 有源 PFC(以 Boost 为例) |
---|---|---|
核心元件 | 电感、电容、二极管(无源器件) | 开关管(MOSFET)、控制芯片、高频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