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希尔的三阶段助人理论:探索、领悟和行动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需求增加,但传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存在时空限制、资源紧张等困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有所应用,能突破时空限制,但传统聊天机器人在共情陪伴、解决方案针对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考虑安全、伦理等规范议题。
- 人机协同工作模式核心原理
- 共情陪伴大模型保障有效性:结合GLM系列大语言模型基座和希尔的三阶段助人理论,开发定制化智能体。模型具备丰富功能,能精准适配学生需求,结合助人理论提供精准情感支持与心理调节,通过构建情绪支持对话系统,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实现情绪调节和心理支持。
- 危机预警和价值准则确保安全性:通过监控学生情绪状态、检测价值观言论、识别自杀自伤风险倾向等方式,“小清”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支持,保障服务安全。
- 人机协同保证服务多样性:招募学生组建“清心伙伴”朋辈互助团队,与“小清”配合。构建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