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电阻作用
一、电阻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
电阻通过限制电流、分压或提供反馈路径,直接影响电路的稳定性与信号完整性,其核心作用包括:
1. 信号调理与电压分配
- 分压电路:通过串联电阻网络实现ADC(模数转换器)输入电压的线性缩放。
示例:在3.3V系统中,若需将5V传感器信号降至ADC输入范围,使用分压电阻(如10kΩ+20kΩ)可实现精确缩放,避免过压损坏芯片。 - 上拉/下拉电阻:为数字信号线提供默认电平,防止浮空状态。
案例:I²C总线中,4.7kΩ上拉电阻确保SCL/SDA线在空闲时保持高电平,避免总线竞争。
2. 电流限制与保护
- 限流电阻:保护LED等敏感器件免受大电流冲击。
计算:若LED正向压降为2V,工作电流20mA,串联电阻R=(3.3V-2V)/0.02A=65Ω,实际可选68Ω标准值。 - 过流防护:在电源输入端串联电阻限制浪涌电流,防止电源芯片损坏。
3. 反馈与偏置控制
- 运算放大器反馈:通过电阻比值设置放大倍数。
公式:反相放大器增益Av=-Rf/Rin,若Rf=100kΩ,Rin=10kΩ,则增益为-10倍。 - 晶体管偏置:基极分压电阻为BJT提供静态工作点,确保线性放大。
4. 阻抗匹配与EMI抑制
- 终端匹配电阻:高速信号线(如LVDS、USB)末端接50Ω电阻,消除反射干扰。
影响:未匹配时,信号上升沿可能产生过冲/振铃,导致误触发。 - 滤波电阻:与电容组成RC低通滤波器,抑制高频噪声。
设计:截止频率fc=1/(2πRC),如R=1kΩ、C=10nF时,fc≈16kHz,可滤除开关电源噪声。
二、电容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
电容通过存储电荷、滤波或旁路高频噪声,保障电源稳定与信号纯净,其核心作用包括:
1. 电源完整性(PI)与去耦
- 旁路电容:为芯片电源引脚提供局部能量储备,吸收高频开关噪声。
布局:采用0.1μF陶瓷电容(高频响应)与10μF钽电容(低频储能)并联,放置于芯片5mm范围内。 - 储能电容:在瞬态负载突变时(如电机启动),维持电压稳定。
计算:若负载电流突变ΔI=1A,允许压降ΔV=0.1V,则电容C≥ΔI*Δt/ΔV(Δt为响应时间)。
2. 信号滤波与耦合
- RC滤波器:与电阻组成低通/高通滤波器,消除干扰。
示例:音频信号输入端接1kΩ电阻+0.01μF电容,可滤除20kHz以上噪声。 - DC隔离:耦合电容阻断直流分量,仅传输交流信号。
应用:音频放大器输入端接1μF电容,防止偏置电压影响前级电路。
3. 时序控制与延时
- RC延时电路:通过充电时间控制信号延迟。
公式:延时时间τ=RC,如R=100kΩ、C=1μF时,τ=0.1s,可用于按键消抖或上电复位延时。 - 晶振负载电容:匹配晶振谐振频率,确保时钟稳定。
设计:若晶振数据手册要求负载电容CL=15pF,则外部电容C1=C2=2*(CL-Cstray),其中Cstray为PCB杂散电容(通常2~5pF)。
4. 瞬态抑制与保护
- 吸收浪涌能量:TVS二极管并联电容可抑制ESD(静电放电)尖峰。
案例:在USB接口数据线上并联0.1μF电容,配合TVS管,可承受8kV接触放电。 - 谐振抑制:在开关电源输出端并联X/Y电容,滤除共模/差模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