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哨兵模式

概念

Redis的主从复制模式下,一旦主节点由于故障不能提供服务,需要人工进行主从切换,同时大量的客户端需要被通知切换到新的主节点上,对于上了一定规模的应用来说,这种方案是无法接受的,于是Redis从2.8版本开始提供了Redis Sentinel(哨兵)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对 Redis 的许多概念都有不同的名词解释,所以在介绍 Redis Sentinel 之前,先对几个名词概念进行必要的说明,如图所示。
请添加图片描述

Redis Sentinel是Redis的高可用实现方案,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对提高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是非常有帮助的。
哨兵机制,是通过独立的进程来体现的,和之前redis-server是不同的进程Redis Sentinel不负责存储数据,只是对其他的redis-server进程起到监控的效果。


Redis的主从复制模式可以将主节点的数据改变同步给从节点,这样从节点就可以起到两个作用:

  1. 作为主节点的一个备份,一旦主节点出现故障不可达的情况,从节点可以作为后背“顶”上,并且保证数据尽量不会丢失。
  2. 从节点可以分担主节点上的读压力,让主节点只承担写请求的处理,将所有的读请求负载均衡到各个从节点上。

但是主从复制模式并不是万能的,它同样遗留下几个问题:

  1. 主节点发生故障时,进行主备切换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完全的人工参与,导致故障恢复时间无法保证。
  2. 主节点可以将读压力分散出去,但是写压力/存储压力是无法被分担的,还是受到单机的限制。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高可用问题,即 Redis 哨兵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属于存储分布式的问题,留给 Redis 集群去解决,我们主要讨论第一个问题。

人工恢复主节点故障

在实际的开发中,对于服务器后端开发,监控程序是非常重要的。服务器首先要求有比较高的可用性,要无时无刻运行,但是长期运行下去,总会有一些“意外”,具体啥时候出现意外,我们也不知道。因此需要写一个程序,用程序来盯着服务器端运行状态,这个程序可以叫做监控程序,当出现故障时,可以给程序员进行“报警”,通知程序员服务器出现了问题。
Redis 主节点故障后需要进行的操作如下:

  1. 运维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发现主节点故障宕机。
  2. 运维人员从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从节点执行slaveof no one,使其作为新的主节点。
  3. 运维人员让剩余从节点执行slaveof {newMasterIP} {newMasterPort},从新主节点开始数据同步。
  4. 更新应用放连接的主节点信息到{newMasterIP} {newMasterPort}
  5. 如果原来的主节点恢复,执行slaveof {newMasterIP} {newMasterPort}让其成为一个从节点。
    上述过程可以看到基本需要人工介入,无法被认为架构是高可用的。而这就是Redis Sentinel所要做的。

哨兵

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Redis Sentinel 能⾃动完成故障发现和故障转移,并通知应用方,从而实现真正的⾼可⽤。

Redis Sentinel 是⼀个分布式架构,其中包含若⼲个 Sentinel 节点和 Redis 数据节点,每个Sentinel 节点会对数据节点和其余 Sentinel节点进行监控,当它发现节点不可达时,会对节点做下线表示。如果下线的是主节点,它还会和其他的 Sentinel 节点进行 “协商”,当大多数 Sentinel 节点对主节点不可达这个结论达成共识之后,它们会在内部 “选举” 出⼀个领导节点来完成⾃动故障转移的⼯作,同时将这个变化实时通知给 Redis 应用方。整个过程是完全自动的,不需要⼈⼯介入。整体的架构如图所示:
请添加图片描述

Redis Sentinel相比于主从复制模式是多了若干(建议保持奇数)Sentinel 节点⽤于实现监控数据节点,哨兵节点会定期监控所有节点(包含数据节点和其他哨兵节点)。如图所示这三个哨兵进程会监控现有的redis masterslave,(监控:这些进程之间,会建立TCP长连接,通过这样的长连接,定期发送心跳包),借助上述的监控机制,就可以及时发现某个主机是否挂了,如果是从节点挂了,是没有关系的。针对主节点故障的情况,故障转移流程大致如下:

  1. 主节点故障,从节点同步连接中断,主从复制停止。
  2. 哨兵节点通过定期监控发现主节点出现故障。哨兵节点与其他哨兵节点进行协商,达成多数认同主节点故障的共识。这主要是防止出现故障的不是主节点,而是发现故障的哨兵节点。这是因为网络传输数据时容易出现抖动或者延迟丢包的。
  3. 哨兵节点之间使⽤ Raft 算法选举出⼀个领导⻆⾊,由该节点负责后续的故障转移⼯作。
  4. 哨兵领导者开始执行故障转移:从节点中选择⼀个作为新主节点;让其他从节点同步新主节点;通知应用层转移到新主节点。
    请添加图片描述

redis哨兵节点只有一个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只有一个哨兵节点,如果只有一个的话,它自身也是可能会出现问题的 ,万一这个哨兵节点挂了,后续redis节点也挂了,就无法进行自动恢复过程了;还要一个情况是出现误判的概念也比较高了,因为网络的问题。
通过上⾯的介绍,可以看出 Redis Sentinel 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 监控: Sentinel 节点会定期检测 Redis 数据节点、其余哨兵节点是否可达。
  • 故障转移: 实现从节点晋升(promotion)为主节点并维护后续正确的主从关系。
  • 通知: Sentinel 节点会将故障转移的结果通知给应用方。

安装部署哨兵模式

准备工作

为了演示一个完整的Redis分布式架构,我们使用Docker容器来完成创建。总够要创建6个容器,其中的三个容器作为redis的数据节点(一个主节点,两个从节点),另外三个容器作为redis的哨兵节点。使用docker的原因是大部分都只有一台主机。接下来,就根据步骤来来完成整个分布式系统的创建。

  1. 安装 dockerdocker-compose
# ubuntu
apt install docker-compose# centos
yum install docker-compose
  1. 停⽌之前的 redis-server
# 停⽌ redis-server
service redis-server stop# 停⽌ redis-sentinel 如果已经有的话.
service redis-sentinel stop
  1. 使⽤ docker 获取 redis 镜像。
docker pull redis:5.0.9

如果这步失败的话,说明没有配置过镜像加速器的地址。先打开vim /etc/docker/daemon.json
如果没有这个文件, 就先创建一下, 如果有就直接写入下列代码:

{"registry-mirrors": ["https://docker.m.daocloud.io","https://dockerhub.timeweb.cloud","https://huecker.io"]
}

完成之后,再重新获取redis镜像。

编排redis主从节点

先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创建两个文件夹,redis-data用来存放数据节点,redis-sentinel用来存放哨兵节点。每个目录下面都有docker-compose.yml文件,用于进行容器的编排。这个文件名称是指定的,不能更改。

  • 编写 redis-data/docker-compose.yml文件:
version: '3.7'
services:master: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master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rver --appendonly yesports:- 6379:6379slave1: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lave1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rver --appendonly yes --slaveof redis-master 6379ports:- 6380:6379slave2: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lave2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rver --appendonly yes --slaveof redis-master 6379ports:- 6381:6379

其中6380和6381是在主从复制章节配置过的两个从节点的端口号。

  • 在目录redis-data中执行:
docker-compose up -d

如果启动后发现前面的配置有误, 需要重新操作, 使用 docker-compose down即可停止并删除刚才创建好的容器。

  • 查看运行日志
docker-compose logs

上述操作必须保证⼯作目录在 yml 的同级⽬录中, 才能⼯作。

  • 验证

连接主节点redis-cli -p 6379
请添加图片描述

连接从节点redis-cli -p 6380
请添加图片描述

编排 redis-sentinel 节点

  1. 编写 redis-sentinel/docker-compose.yml。注意: 每个⽬录中只能存在⼀个 docker-compose.yml ⽂件。
version: '3.7'
services:sentinel1: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entinel-1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ntinel /etc/redis/sentinel.confvolumes:- ./sentinel1.conf:/etc/redis/sentinel.confports:- 26379:26379sentinel2: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entinel-2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ntinel /etc/redis/sentinel.confvolumes:- ./sentinel2.conf:/etc/redis/sentinel.confports:- 26380:26379sentinel3: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entinel-3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ntinel /etc/redis/sentinel.confvolumes:- ./sentinel3.conf:/etc/redis/sentinel.confports:- 26381:26379
networks:default:external:name: redis-data_default
  1. 创建配置文件
    创建 sentinel1.conf sentinel2.conf sentinel3.conf。三份⽂件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docker存储卷要用绝对路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主机情况,填入绝对路径。
    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bind 0.0.0.0
port 26379
sentinel monitor redis-master redis-master 6379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redis-master 1000

我们来看一下sentinel monitor内容

sentinel monitor 主节点名 主节点ip 主节点端⼝ 法定票数
  • 主节点名:这是哨兵内部自己起的名字。
  • 主节点IP:部署redis-master的设备IP。此处由于是使用docker,可以直接写docker的容器名,会被自动DNS成对应的容器IP
  • 主节点端口号。
  • 法定票数:哨兵需要判断主节点是否挂了,但是有的时候可以因为特殊情况,比如主节点仍然工作正常,但是哨兵节点自己网络出现了问题,无法访问到主节点了。此时就可能会使该哨兵节点认为主节点下线,出现误判。使用投票的方式来确定主节点是否挂了是更稳妥的做法,需要多个哨兵都认为主节点挂了,票数>=法定票数之后,才会真的认为主节点是真的挂了。
    理解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主节点和哨兵之间通过心跳包来进行沟通。如果心跳包在指定的时间内还没回来, 就视为是节点出现故障。
  1. 启动所有容器docker-compose up -d
    如果启动后发现前⾯的配置有误, 需要重新操作, 使⽤ docker-compose down 即可停止并删除刚才创建好的容器。启动后,打开刚刚写的配置文件:
    请添加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除了刚开始写的内容,又新增了很多内容。

重新选举

⼿动把 redis-master干掉,来模拟主节点挂了。

docker stop redis-master

接着使用docker compose logs,观察哨兵日志信息。
请添加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哨兵发现了主节点 sdown, 进⼀步的由于主节点宕机得票达到 3/2 , 达到法定得票, 于是master 被判定为 odown。

  • 主观下线 (Subjectively Down, SDown): 哨兵感知到主节点没心跳了,判定为主观下线。
  • 客观下线 (Objectively Down, ODown): 多个哨兵达成⼀致意见,才能认为 master 确实下线了。
    进入6379端口的数据节点和进入6381端口的数据节点。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6381成为了主节点,而6379成为看从节点。


⼿动把 redis-master 启动起来docker start redis-master
请添加图片描述

  • Redis 主节点如果宕机, 哨兵会把其中的⼀个从节点, 提拔成主节点。
  • 当之前的 Redis 主节点重启之后, 这个主节点被加⼊到哨兵的监控中, 但是只会被作为从节点使⽤.

选举原理

  1. 主观下线
    redis-master 宕机,,此时 redis-master 和三个哨兵之间的心跳包就没有了。此时, 站在三个哨兵的⻆度来看, redis-master 出现严重故障. 因此三个哨兵均会把 redis-master 判定为主观下线 (SDown)
  2. 客观下线
    此时, 哨兵 sentenal1, sentenal2, sentenal3均会对主节点故障这件事情进行投票。当故障得票数 >= 配置的法定票数之后:
sentinel monitor redis-master 172.22.0.4 6379 2

在这个地⽅配置的 2 , 即为法定票数。
此时意味着 redis-master 故障这个事情被做实了. 此时触发客观下线 (ODown)
3. 选举出哨兵的leader
接下来需要哨兵把剩余的 slave 中挑选出⼀个新的 master. 这个⼯作不需要所有的哨兵都参与. 只需要选出个代表 (称为 leader), 由 leader 负责进⾏ slave 升级到 master 的提拔过程。

这个选举的过程涉及到 Raft 算法:

  • 每个哨兵节点都给其它所有哨兵节点,发起一个拉票请求。
  • 收到拉票请求的节点,会回复一个拉票响应。响应的结果有两种可能,投或者不投。
  • 一轮投票完成之后,发现得票超过半数的节点,自动成为leader。如果出现平票的情况,就重新再投一次即可。这也是为啥建议哨兵节点设置为奇数个的原因。如果是偶数个,则增大了平票的概率,带来不必要的开销。
  • leader节点负责挑选一个slave成为新的master,当其它的sentinel发现新的master出现了,就说明选举结束了。
    简而言之, Raft 算法的核心就是 “先下手为强”. 谁率先发出了拉票请求,谁就有更大的概率成为 leader。这⾥的决定因素成了 “⽹络延时”。网络延时本⾝就带有⼀定随机性.
  1. leader 挑选出合适的 slave 成为新的 master

挑选规则:

  • 比较优先级. 优先级高(数值小的)的上位。优先级是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 slave-priority 或者replica-priority )。
  • 比较 replication offset 谁复制的数据多,高的上位。
  • 比较 run id , 谁的 id 小, 谁上位。

当某个数据节点被选为master后:

  1. leader哨兵指定该节点执行slave no one,成为master
  2. leader哨兵指定剩余节点执行slave of,成为该节点的从节点

总结

上述过程, 都是 “⽆⼈值守” , Redis ⾃动完成的。这样做就解决了主节点宕机之后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些注意事项:

  • 哨兵节点不能只有⼀个。否则哨兵节点挂了也会影响系统可⽤性.
  • 哨兵节点最好是奇数个。方便选举 leader, 得票更容易超过半数.
  • 哨兵节点不负责存储数据。仍然是 redis 主从节点负责存储.
  • 哨兵 + 主从复制解决的问题是 “提⾼可⽤性”, 不能解决 “数据极端情况下写丢失” 的问题.
  • 哨兵 + 主从复制不能提⾼数据的存储容量. 当我们需要存的数据接近或者超过机器的物理内存, 这样的结构就难以胜任了。
http://www.xdnf.cn/news/1079659.html

相关文章:

  • 相机光学(四十八)——渐晕
  • [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的熵
  • Qt宝藏库:20+实用开源项目合集
  • ReentrantLock 原理
  • Euler2203安装.NetCore6.0环境操作步骤
  • 前端单元测试覆盖率工具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 Java中的volatile到底是什么来路
  • RAG实战指南 Day 4:LlamaIndex框架实战指南
  • CentOS系统高效部署fastGPT全攻略
  • 21、MQ常见问题梳理
  • 【论】电力-交通融合网协同优化:迎接电动汽车时代的挑战
  • thinkphp8接管异常处理类
  • 【第三章:神经网络原理详解与Pytorch入门】01.神经网络算法理论详解与实践-(2)神经网络整体结构
  • STM32-第二节-GPIO输入(按键,传感器)
  • C盘爆满元凶!WinSxS组件解密
  • JsonCpp的核心类及核心函数使用汇总
  • Web 服务器架构选择深度解析
  • Linux常见指令以及权限理解
  • Flowable12基础流程实战资金申请------------持续更新中
  • 埃及黑白沙漠:2亿年风蚀岩的“外星登陆现场“
  • 未来之窗冥界调试工具—东方仙盟
  • LTspice仿真10——电容
  • A模块 系统与网络安全 第四门课 弹性交换网络-1
  • 在小程序中实现实时聊天:WebSocket最佳实践
  • Verilog 语法介绍 1-1结构
  • Spring Boot + 本地部署大模型实现:基于 Ollama 的集成实践
  • KMP(Kotlin Multiplatform)改造(Android/iOS)老项目
  • PHP语法基础篇(八):超全局变量
  • 转录组分析流程(零):流程介绍
  • 【二分】-----【Music Note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