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Nacos 集群节点是如何管理的?节点加入和退出的流程是怎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来详细分析下Nacos 集群节点的管理机制,以及节点加入和退出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Nacos 2.x 版本相较于 1.x 在集群协议和节点管理上有了重大改进,采用了基于 gRPC 的长连接和内置的 Distro 协议 以及 JRaft 协议,效率和一致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以下主要基于 Nacos 2.x 的机制进行说明:

Nacos 集群节点管理核心机制

Nacos 集群的管理依赖于以下几个核心机制:

  1. 节点发现 (Node Discovery):

    • 初始发现: 当一个 Nacos 节点首次启动时,它需要知道集群中其他节点的存在。通过一个静态配置文件cluster.confcluster.conf.example )来实现。这个文件列出了集群中所有(或部分)节点的 IP 地址和端口。
    • 动态维护: 一旦节点成功加入集群,集群内部会维护一个动态的、实时更新的成员列表。后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会通知到集群内的所有健康节点。
  2. 成员关系维护 (Membership Management):

    • JRaft 协议: Nacos 2.x 使用 JRaft(一个 Raft 算法的 Java 实现)来管理集群的元数据,其中包括了集群成员列表。Raft 协议是一个强一致性协议,通过选举 Leader 和日志复制来保证所有节点中的成员列表可见。
    • Leader 角色: Raft 集群中会有一个 Leader 节点,负责处理成员变更请求(节点加入或退出)。
    • 心跳机制 (Heartbeat): 节点之间通过 gRPC 长连接维持心跳。这不仅用于 Raft 协议本身(Leader 向 Follower 发送心跳,Follower 向 Leader 确认),也用于快速检测节点的存活状态。如果一个节点长时间没有响应心跳,会被认为失联或宕机。
  3. 数据同步 (Data Synchronization):

    • Distro 协议: 对于服务注册信息、配置信息等业务数据,Nacos 2.x 主要使用自研的 Distro 协议进行节点间同步。Distro 协议是一种 AP(可用性、分区容错性)协议,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并且针对服务发现和配置管理的场景做了优化,效率较高。
    • JRaft 协议 (元数据): 配置相关的元数据(如配置历史、聚合数据等)或一些需要强一致性的内部状态,可能会通过 JRaft 进行同步。

节点加入集群流程 (Node Join)

一个新节点加入 Nacos 集群大致经历以下步骤:

  1. 读取配置: 新节点启动时,首先读取 conf/cluster.conf 文件,获取初始的集群节点列表。
  2. 尝试连接: 节点会尝试通过 gRPC 连接 cluster.conf 中列出的其他节点。
  3. 身份验证与注册请求:
    • 连接成功后,新节点会向已连接的节点表明自己的身份(IP、端口、节点 ID 等)。
    • 它会向集群(通常是 Leader 节点,或者通过其他节点转发给 Leader)发送加入集群的请求。
  4. Raft 成员变更:
    • Leader 收到加入请求后,会发起一个 Raft 提案(Proposal),提议将新节点添加到集群成员列表中。
    • 这个提案需要在 Raft 集群中超过半数的节点(Quorum)达成共识(通过日志复制和确认)。
  5. 成员列表更新: 一旦提案被接受并通过共识,所有节点都会更新自己的成员列表,将新节点包含在内。
  6. 状态同步:
    • 新节点加入后,会开始从其他节点(通常是 Leader 或就近节点)拉取全量或增量的业务数据(服务实例列表、配置信息等),通过 Distro 协议或其他同步机制进行同步。
    • 新节点开始参与集群的心跳机制,并准备好对外提供服务或接收其他节点的同步信息。
  7. 对外服务: 当新节点完成数据同步并状态稳定后,它就可以处理来自客户端或其他节点的请求了。

节点退出集群流程 (Node Exit)

节点退出分为两种情况:

A. 优雅退出 (Graceful Shutdown)

  1. 发起退出信号: 当管理员通过命令或 API 正常关闭一个 Nacos 节点时,该节点会触发优雅退出的流程。它会主动通知集群(通常是 Leader)自己即将下线。
  2. Raft 成员变更: Leader 收到退出信号后,发起一个 Raft 提案,提议将该节点从成员列表中移除。
  3. 达成共识: Raft 集群就该提案达成共识。
  4. 成员列表更新: 所有节点更新成员列表,移除该节点。
  5. 连接断开: 其他节点会断开与退出节点的 gRPC 连接。
  6. 资源释放: 退出节点完成必要的资源清理工作后,正式关闭进程。
    • 数据迁移 (可选): 在某些设计中(尤其是有状态部分),可能会触发数据迁移逻辑,将该节点负责的数据(如 Raft 日志、某些分片数据)迁移到其他节点,但这更多取决于具体的实现细节和数据分片策略。Nacos 的核心数据(注册信息、配置)是多副本存储的,通常不需要显式迁移。

B. 异常退出 (Failure / Crash)

  1. 心跳超时: 节点由于宕机、网络隔离等原因异常退出时,无法再发送或响应心跳。
  2. 失败检测: 集群中的其他节点(尤其是 Leader)通过心跳机制检测到该节点失联(超过预设的超时时间)。
  3. 标记为不健康: Leader 或其他节点会将失联节点标记为不健康状态。
  4. Raft 成员变更 (自动): 在持续一段时间无法恢复连接后,Leader 会自动发起 Raft 提案,提议将该失联节点从集群成员列表中移除。
  5. 达成共识: Raft 集群达成共识。
  6. 成员列表更新: 所有节点更新成员列表,移除该节点。
  7. 连接清理: 其他节点清理与失败节点的连接资源。

总结:

Nacos 2.x 的集群节点管理是一个结合了静态配置启动基于 Raft 的强一致性成员管理高效 AP 数据同步 (Distro) 以及基于 gRPC 的长连接心跳的复杂系统。节点的加入和退出都通过 Raft 协议保证集群成员视图的一致性,而健康检查则依赖于 gRPC 的心跳机制。这种设计使得 Nacos 集群在高可用、可伸缩性和数据一致性方面表现得更加健壮和高效。

http://www.xdnf.cn/news/159391.html

相关文章:

  • 免费送源码:Java+ssm+HTML 三分糖——甜品店网站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毕业设计原创定制
  • 2025春季NC:3.1TheTrapeziumRule
  • 哈希表的线性探测C语言实现
  • 嵌入式学习笔记 - HAL_xxx_MspInit(xxx);函数
  • 生成式AI全栈入侵:当GPT-4开始自动编写你的Next.js路由时,人类开发者该如何重新定义存在价值?
  • 梯度下降法
  • MySQL 调优
  • 使用 IntersectionObserver 实现懒加载提升网页性能的高效方案
  • Make + OpenOCD 完成STM32构建+烧录
  • [论文解析]Mip-Splatting: Alias-free 3D Gaussian Splatting
  • 探索 AI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新使命:数字化修复与传承
  • Unity中文件上传以及下载,获取下载文件大小的解决方案
  • 1--Python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
  • Postman脚本处理各种数据的变量
  • 常见的六种大语言模型微调框架
  • Go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 html初识
  • 求解,如何控制三相无刷电机?欢迎到访评论
  • 【家政平台开发(81)】让家政服务“绿”起来:平台绿色环保服务推广指南
  • 【Castle-X机器人】五、物联网模块配置与调试
  • 【源码+文档+调试讲解】基于springboot的健身房管理系统
  • 怎样理解ceph?
  • vue3获取麦克风权限通过websocket进行通话
  • 【AI提示词】财务顾问
  • 《TCP/IP详解 卷1:协议》之第七、八章:Ping Traceroute
  • WPF 上位机开发模板
  • Python爬虫-爬取汽车之家各品牌月销量榜数据
  • 如何快速轻松地恢复未保存的 Word 文档:简短指南
  • SLAM学习系列——ORB-SLAM3安装(Ubuntu20-ROS/Noetic)
  • Linux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