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软考中级习题与解答——第二章_程序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2)

例题11

例题12

1、知识点总结

2、选项分析

A. 可用正则式 a*b* 表示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正则表达式 a*b* 表示“零个或多个 a”后面跟着“零个或多个 b”。它能匹配 aaabb,ab,aaabbbb 等 a 和 b 的数量不相等的字符串。而语言 L 严格要求 a 和 b 的数量必须相等。因此,a*b* 描述的语言集合远大于 L

B. 不能用正则式表示,但可用不确定的有限自动机识别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克莱尼定理 (Kleene's Theorem),正则表达式、确定的有限自动机 (DFA) 和不确定的有限自动机 (NFA) 在表达能力上是完全等价的。如果一个语言不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那么它也绝对不能被任何有限自动机(无论是DFA还是NFA)所识别。

C. 可用正则式 aᵐbᵐ 表示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aᵐbᵐ 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则表达式。正则表达式的语法中不包含这种用来表示“计数和回溯引用”的变量 m。标准的正则表达式只能表达有限次的重复(如 a{5})或者不确定但无关联的重复(如 a*)。它无法表达“b 的数量必须等于前面 a 的数量”这种依赖关系。

D. 不能用正则式表示,但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表示

  •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 为什么不能用正则式表示? 正则表达式的计算模型是有限自动机。有限自动机的核心特征是它只有有限的内存(即它的状态)。要识别 aᵐbᵐ,自动机必须在读取 a 的时候“记住” a 的数量,然后在读取 b 的时候进行“核对销账”。如果 m 可以是任意大的数字,那么有限个状态是绝对无法记住任意数量的 a 的。这就是正则语言的泵引理 所要证明的核心。

  • 为什么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表示? 上下文无关文法 (Context-Free Grammar, CFG) 的计算模型是下推自动机,它比有限自动机多了一个无限容量的栈 (Stack)。这个栈完美地解决了“计数”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上下文无关文法来定义语言 

3、最终答案:D


例题13

1、知识点总结

这道题考察的是上下文无关文法 (Context-Free Grammar, CFG) 所定义的语言 (Language) 的精确概念。

根据形式语言的标准定义,一个文法 G 所产生的语言 L(G) 是指:从开始符号 S 出发,经过零次或多次产生式的推导,所能得到的所有完全由终结符组成的字符串的集合。

2、选项分析

A. 从 S 出发推导出的包含 V 和 T 中所有符号的串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V 本身就包含了 T (V = N ∪ T),所以说“包含V和T中所有符号”是冗余的。更重要的是,语言的最终句子不能包含非终结符 (N 中的符号)。推导过程中的中间字符串可以包含非终结符,但一旦推导结束,得到的就是语言中的一个句子,它必须只由终结符构成。

B. 从 S 出发推导出的只包含 V 中所有符号的串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V 包含了非终结符 N。语言的定义明确排除了含有非终结符的串。

C. 从 S 出发推导出的只包含 T 中所有符号的串

  •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这完全符合语言 L(G) 的标准定义。推导必须从 S 开始,并且最终得到的字符串里只能包含终结符集合 T 中的符号。

D. T 中所有符号组成的串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这描述的是所有可能由终结符组成的字符串的集合(通常表示为 T*,即 T 的克莱尼闭包),但它没有考虑文法规则 (P) 的约束。一个字符串即使全部由终结符构成,如果它不能从开始符号 S 通过产生式推导出来,那么它就不属于该文法所定义的语言。

3、最终答案:C


例题14

1、知识点总结

DFA 到正则表达式的转换:

  • 核心思想: 识别出从初始状态出发,并最终能回到接受状态的所有路径模式。
  • 常用方法:
  • 状态排除法 (State Elimination): 这是一个通用的算法,通过逐步消除非初始/终结状态,并用正则表达式来标记状态间的路径,最终得到一个从初始状态到终结状态的单一正则表达式。
  • 观察和推导 (本题使用): 对于状态较少的简单 DFA,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分析路径来构建正则表达式。关键是识别出“自循环”和“往返循环”的基本模式,然后思考如何组合它们。

正则表达式的等价性:

  • (A|B)* = (A*B*)* = (A*|B*)*
  • (A*B)*A* = A*(BA*)* (Arden's Rule)
  • R(S|T) = RS | RT (分配律)
  • 理解这些代数规则有助于简化和判断正则表达式的等价性。在本题中,我们推导出的 (1 | 01*0)* 与选项 D (1*(01*0)*)* 是等价的,因为 1*(01*0)* 的重复,实际上就覆盖了 1 和 01*0 的任意组合。

分析 DFA 的语言:

  • 语言: DFA 所能接受的所有字符串的集合。
  • 分析技巧:确定初始状态和接受状态。找出在接受状态下的自循环,这通常对应正则表达式中的 *。找出从一个接受状态出发,经过其他状态再回到接受状态的“回路”,这是构成正则表达式的核心模块。将这些模块用连接、或 (|)、闭包 (*) 组合起来。
  • 把 * 看作是一个魔法咒语,意思是“前面的东西,来0次或任意多次都行”。它代表重复任意次(包括0次)。看到 A*,就读作“0个或多个A”。

  • 把 | 看作是菜单上的分割线,表示“或者”、“二选一”。它代表选择。看到 A|B,就读作“A 或者 B”。

2、选项分析

组合路径:

一个被接受的完整字符串,可以由这两种路径任意组合而成。

  • 可以只走路径一(只输入 1):1*

  • 可以只走路径二(输入一个 01*0 块):01*0

  • 可以先走一段路径一,再走一段路径二:1*(01*0)

  • 可以先走路径二,再走路径一:(01*0)1*

  • 可以多次重复走路径二:(01*0)(01*0)... -> (01*0)*

  • 可以任意地、以任意顺序组合这两种路径。

一个通用的正则表达式来表示“由 A 和 B 两种模式任意组合形成的字符串”是 (A|B)*。然而,在这里,1* 模式可以出现在 01*0 模式的“内部”和“外部”。

3、最终答案:D


例题15

1、选项分析

这道题考察的是确定性有限自动机(DFA)的最小化这一核心概念。DFA 最小化的目标是找到一个状态数最少的、且与原 DFA 等价的新 DFA。这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并合并等价状态

两个状态等价(或称“可以合并”)的条件:
两个状态 p 和 q 是等价的,当且仅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同质性: 状态 p 和 q 要么都是接受状态,要么都不是接受状态

  • 转移一致性: 对于字母表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符号 c,从 p 和 q 出发经过 c 转换后,到达的新状态也必须是等价的

2、最终答案:B


例题16

1、知识点总结

特性传值调用 (Call by Value)引用调用 (Call by Reference)
传递内容实参的值的副本实参的内存地址
形参与实参关系两个独立的变量形参是实参的别名,指向同一块内存
函数内修改效果不影响函数外部的实参直接修改函数外部的实参
数据流单向(调用方 -> 函数)双向(可以相互影响)
内存开销需要为形参分配新内存,复制数据有开销效率高,只传递一个地址,不复制数据
语言实现C, Java (基本类型), Python (不可变对象)C++ (使用 &), C# (使用 ref), Pascal

2、选项分析

Case 1: f2(a) 采用引用调用

在引用调用方式下,f2 的形参 y 会成为 f1 中实参 a 的一个别名 (Alias)。它们指向同一块内存地址。因此,在 f2 内部对 y 的修改,会直接影响到 f1 中的 a。

Case 2: f2(a) 采用传值调用

在传值调用方式下,f2 的形参 y 会得到实参 a 的一个副本。y 和 a 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存储在不同的内存地址。因此,在 f2 内部对 y 的修改,不会影响到 f1 中的 a。

3、最终答案:B


例题17

1、知识点总结

while 循环:先判断循环条件,若条件为真则执行循环体,否则不执行循环体。循环体执行次数可能为 0 次或多次,循环条件判断次数为 “循环体执行次数 + 1(最后一次判断条件为假时)”。

do - while 循环: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循环条件,循环体至少执行 1 次。循环条件判断次数等于循环体执行次数(每次执行完循环体都要判断条件)。

2、选项分析

  • 选项 A:while 能实现的功能,do - while 也能实现,只是执行逻辑(先判断还是先执行)不同,并非功能有差异,所以 A 错误。
  • 选项 B:循环条件相同时,两者执行效率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主要差异是执行逻辑(先判断还是先执行),而非效率,所以 B 错误
  • 选项 C:对于 while 循环,假设循环体执行了 n 次,那么循环条件判断了 (n + 1) 次(最后一次判断条件为假,不执行循环体),所以循环体执行次数比循环条件判断次数少 1;对于 do - while 循环,循环体执行了 n 次,循环条件也判断了 n 次(每次执行完循环体都判断),所以循环体执行次数等于循环条件判断次数,C 正确。
  • 选项 D:do - while 循环体执行次数等于循环条件判断次数,并非 “多 1”,所以 D 错误。

3、最终答案:C


例题18

1、知识点总结

核心规则:一个字符串被DFA接受,当且仅当从初始状态开始,按顺序读取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字符,并根据转移函数进行状态转换,当所有字符都读取完毕后,DFA最终停留的状态是一个接受状态

2、选项分析

本道题应该是有误,应该是能被该DFC接受的是什么 

3、最终答案:C


例题19

1、知识点总结

这道题主要考察编程语言中一个非常基础且核心的概念:变量的作用域 (Scope)。作用域决定了一个变量可以在程序的哪个部分被访问和修改。

全局变量 (Global Variables):

  • 定义: 在所有函数体之外定义的变量。

  • 生命周期: 从程序开始运行直到程序结束。

  • 作用域: 在整个程序的所有地方都是可见和可访问的(除非被同名的局部变量覆盖)。

  • 题目中的全局变量: 题目明确指出 “设某程序中定义了全局整型变量 x 和 y”。

局部变量 (Local Variables):

  • 定义: 在函数体内部定义的变量。

  • 生命周期: 从定义它的那一行代码开始,到它所在的函数执行结束为止。每次调用函数时,都会为局部变量重新分配内存;函数返回后,其内存被释放。

  • 作用域: 仅在定义它的那个函数内部可见和可访问。

函数参数 (Function Parameters):

  • 定义: 在函数声明的括号内定义的变量,用于接收调用者传入的值。

  • 作用域: 和局部变量一样,函数参数只在该函数内部有效。它们在函数被调用时创建,在函数返回时销毁。

作用域覆盖/隐藏 (Scope Shadowing):

  • 规则: 如果在一个内部作用域(如函数内)定义了一个与外部作用域(如全局)同名的变量,那么在这个内部作用域中,局部变量会“覆盖”或“隐藏”全局变量

  • 效果: 在该函数内部,任何对这个变量名的引用,都将指向这个新定义的局部变量,而不是全局变量。全局变量在该函数内部将变得不可见。

2、最终答案:C


例题20

1、选项分析

A. 算法的时间、空间复杂性与实现该算法所采用的程序设计语言相关

  • 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辨析。算法的复杂性(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用来衡量算法本身效率的数学度量,它描述的是随着输入规模(n)的增长,算法所需执行的操作次数(时间)或占用内存空间(空间)的增长趋势。它是一个抽象的、理论上的概念,用大O表示法(如O(n), O(n²), O(log n))来体现。

  • 结论: 算法的复杂性与具体的编程语言无关。一个O(n²)的冒泡排序算法,无论用C语言、Java还是Python实现,它的时间复杂度依然是O(n²)。虽然不同语言实现的具体运行时间会有差异(比如C语言通常比Python快),但这不改变其复杂度的量级。因此,这个叙述是错误的。

B.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支持对一个对象的成员变量进行直接访问

  • 分析: 这个叙述的关键在于“不支持”。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封装 (Encapsulation),即隐藏对象的内部状态,只通过公共的方法(getter/setter)来暴露。这是为了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C. 与汇编语言相比,采用脚本语言编程可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

  • 分析: 这考查的是不同层次语言的执行效率。

    • 汇编语言 (Assembly Language): 是最接近机器码的低级语言。它直接操作硬件寄存器和内存地址,几乎没有任何抽象层,因此编译后生成的机器码效率极高

    • 脚本语言 (Scripting Language): 如Python, JavaScript, Ruby等,是高级语言,通常是解释执行的(或者带有即时编译 JIT)。它们有大量的抽象层(如动态类型、垃圾回收),这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但也带来了显著的运行效率开销。

  • 结论: 汇编语言的运行效率远远高于脚本语言。因此,这个叙述说脚本语言效率更高,是完全错误的。

D.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支持过程化的程序设计,只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分析: 这个叙述同样过于绝对化。

    • 过程化程序设计 (Procedural Programming): 以过程(或函数)为中心,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和函数调用来解决。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 以对象为中心,强调数据和操作数据的行为封装在一起。

  • 关系: 面向对象语言是在过程化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是兼容的,而不是互斥的。几乎所有的面向对象语言(如Java, C++, Python)都完美支持过程化编程。

    • 你可以在一个Java类的main方法里,完全不创建任何自定义对象,只调用一系列静态方法来完成一个任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化程序。

    • C++更是直接从C语言(一个纯粹的过程化语言)发展而来,完全兼容其过程化范式。

  • 结论: “不支持过程化”和“只支持面向对象”的说法是错误的。面向对象语言通常是多范式 (multi-paradigm) 语言,它们支持面向对象,同时也支持过程化,甚至函数式编程

2、最终答案:B


http://www.xdnf.cn/news/1449991.html

相关文章:

  • 用Logseq与cpolar:构建开源笔记的分布式协作系统
  • openEuler2403安装部署Kafka
  • 【图像处理基石】图像在频域处理和增强时,如何避免频谱混叠?
  • 机电装置: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的全方位解析
  • 大模型RAG项目实战:阿里巴巴GTE向量模型
  • 【算法--链表题5】24.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通俗讲解
  • 【Unity开发】热更新学习——AssetBundle
  • 华清远见25072班I/O学习day4
  • 从端口耗尽危机到性能提升:一次数据库连接问题的深度剖析与解决
  • Ansible 核心功能:循环、过滤器、判断与错误处理全解析
  • Java学习笔记一(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
  • GitLens:VS Code下高效解决代码追溯的Git管理实用插件
  • 【串口过滤工具】串口调试助手LTSerialTool v3.12.0发布
  • Redis 发布订阅模式详解:实现高效实时消息通信
  • TDengine TIMEDIFF() 函数用户使用手册
  • 66认知诊断模型发展与NeuralCD框架笔记
  • FPGA笔试面试常考问题及答案汇总
  • 无穿戴动捕如何深度结合AI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动作评估?
  • DOM常见的操作有哪些?
  • 还在 @AfterEach 里手动 deleteAll()?你早就该试试这个测试数据清理 Starter 了
  • leetcode110. 平衡二叉树
  • mysql常见面试题
  • [光学原理与应用-376]:ZEMAX - 优化 - 概述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天|链表part02
  • SQLint3 模块如何使用
  • PostgreSQL 技术峰会哈尔滨站活动回顾|深度参与 IvorySQL 开源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农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赋能农业专业实践学习
  • 刻意练习实践说明使用手册
  • 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 Java jar 如何防止被反编译?代码写的太烂,害怕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