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用Logseq与cpolar:构建开源笔记的分布式协作系统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安装Docker
    • 2. 简单使用演示
    • 3. 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 4. 配置公网地址
    • 5.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 **结尾**:Logseq与cpolar内网穿透服务的技术融合,不仅是工具链的简单叠加,更是知识管理范式的革新。它让每个团队都能低成本构建专属的"知识协作网络",在保障数据主权的同时,实现思想与洞见的无缝流动。无论是学术研究机构的文献管理,还是企业的项目知识沉淀,这种开源与穿透技术的结合,都提供了"本地掌控"与"全球协作"的双赢选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并安全地与世界分享,或许正是Logseq+cpolar带给我们的最珍贵礼物。🔍💡

前言

在知识管理领域,商业笔记软件的订阅费用和数据隐私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Logseq作为开源笔记工具,通过双向链接和本地存储解决了知识组织和数据主权问题,而与cpolar内网穿透服务的结合,则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构建了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协作系统。这种"开源内核+安全穿透"的创新架构,让用户既能享受Markdown编辑、PDF批注等专业功能,又能实现跨设备、跨网络的无缝协作,重新定义了知识管理工具的协作边界。

本地数据主权的技术优势在学术研究和企业文档管理中尤为突出。Logseq将所有笔记以纯文本格式存储在用户设备,支持Git版本控制和双向链接图谱,确保知识网络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当配合cpolar内网穿透服务后,cpolar构建了从公网到本地Logseq服务的安全通道。

成本效益与生态整合的平衡是中小企业选型的核心考量。Logseq的开源特性消除了软件授权费用,模块化设计允许通过插件扩展功能;cpolar的弹性计费模式则避免了资源浪费,用户可根据团队规模调整访问带宽。这种组合特别适合初创公司和非营利组织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研究笔记,Logseq的本地存储确保了数据永久可访问,而cpolar的穿透服务则让这些知识资产能够随时随地为团队创造价值。

本例中为大家演示的是,如何在Linux系统中使用Docker快速部署,然后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同样非常简单,下面就来进行具体操作。

image-20241218144821491

image-20241218145434393

1. 安装Docker

本例使用Ubuntu 22.04进行演示,使用Docker进行部署,如果没有安装Docker,可以查看这篇教程进行安装:《Docker安装教程——Linux、Windows、MacOS》

打开终端执行这行命令启动容器即可:

sudo docker run -d --rm -p 8010:80 ghcr.io/logseq/logseq-webapp:latest

现在就已经部署完毕了,打开Web浏览器输入localhost:8010,就可以访问到Logseq笔记的web页面了。

2. 简单使用演示

首次登录后为英文界面,我们可以点击右上角设置按钮,先将语言修改为简体中文:

image-20241218145635328

在这里也可以修改主题模式,Accent color等常规设置。而在下面的编辑器设置中,我们可以修改首选文件格式是使用Markdown还是Org。

image-20241218150017722

还有一些其他设置功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行调整。

image-20241218155127163

作为一款超好用的笔记软件,Logseq支持大纲,双向链接,本地存储。想要开始使用笔记,我们首先需要设置本地文件夹用来存储笔记。不同的浏览器因为兼容问题可能识别不到创建按钮,我这里使用的是谷歌浏览器,可以正常显示,点击右上角的添加图谱,跳转后点击Choose a folder ,然后选择本地用来保存笔记的文件夹即可。

image-20241218155412884

完成之后,就可以点击左下角的新建,开始编辑笔记了:

image-20241218155859675

而在刚才创建的本地文件夹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成了3个目录,/journals - 保存你的日记,/logseq - 保存配置,/pages - 保存其他页面。

image-20241218160001256

更多Logseq笔记使用相关的说明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展开侧边栏按钮,然后点击帮助即可看到详细的使用说明:

image-20241218160940587

3. 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Logseq 的开源特性和强大功能让它成为了一个理想的知识管理工具。无论是用于学习笔记整理、项目文档管理还是个人知识库构建,都能带来更高效、更有条理的工作体验。不过我们目前只能在本地局域网内访问刚刚部署的笔记,如果想不在同一局域网内时,也能在外部网络环境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远程访问它来记笔记,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使用cpolar内网穿透工具来实现远程访问的需求。无需公网IP,也不用设置路由器那么麻烦。

下面是安装cpolar步骤: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sudo curl https://get.cpolar.sh | sh

img

安装完成后,执行下方命令查看cpolar服务状态:(如图所示即为正常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cpolar

img

Cpolar安装和成功启动服务后,在浏览器上输入ubuntu主机IP加9200端口即:【http://localhost:9200】访问Cpolar管理界面,使用Cpolar官网注册的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接下来在web 界面配置即可:

image-20240801133735424

4. 配置公网地址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本例使用了: mylogseq ,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http
  • 本地地址:8010
  • 域名类型: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Top

点击创建:

image-20241218161037657

创建成功后,打开左侧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刚刚通过创建隧道生成了两个公网地址,接下来就可以在其他电脑或者移动端设备(异地)上,使用任意一个地址在浏览器中访问即可。

image-20241218161145367

如下图所示,现在就已经成功实现使用公网地址异地远程访问本地部署的 Logseq 笔记随时随地记笔记啦。同样,你需要在当前使用的设备上创建一个本地文件夹,来保存你的笔记。

image-20241218161442276

小结

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在上边的操作过程中使用cpolar生成的HTTP公网地址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如果有长期使用Logseq笔记,或者异地访问与使用其他本地部署的服务的需求,但又不想每天重新配置公网地址,还想让公网地址好看又好记并体验更多功能与更快的带宽,那我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固定的二级子域名方式来配置公网地址。

5.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由于以上使用cpolar所创建的隧道使用的是随机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不利于长期远程访问。因此我们可以为其配置二级子域名,该地址为固定地址,不会随机变化。

注意需要将cpolar套餐升级至基础套餐或以上,且每个套餐对应的带宽不一样。【cpolar.cn已备案】

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地区选择china top,然后设置一个二级子域名名称,我这里演示使用的是cocolog,大家可以自定义。填写备注信息,点击保留。

image-20241218161711350

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二级子域名地址:

image-20241218161750793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隧道logsqe,点击右侧的编辑

image-20241218161912673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配置到隧道中

  • 域名类型:选择二级子域名
  • Sub Domain:填写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
  • 地区: China Top

点击更新

image-20241218161956129

更新完成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此时可以看到随机的公网地址已经发生变化,地址名称也变成了保留和固定的二级子域名名称。

image-20241218162059210

最后,我们使用固定的公网地址在浏览器中访问,可以看到成功访问本地部署的Logseq笔记,这样一个永久不会变化的二级子域名公网网址即设置好了。

image-20241218163841293

以上就是如何在本地Ubuntu系统使用Docker快速部署开源笔记Logseq,并安装cpolar内网穿透工具配置固定不变的二级子域名公网地址,实现随时随地远程远程在线记笔记的全部流程。

结尾:Logseq与cpolar内网穿透服务的技术融合,不仅是工具链的简单叠加,更是知识管理范式的革新。它让每个团队都能低成本构建专属的"知识协作网络",在保障数据主权的同时,实现思想与洞见的无缝流动。无论是学术研究机构的文献管理,还是企业的项目知识沉淀,这种开源与穿透技术的结合,都提供了"本地掌控"与"全球协作"的双赢选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并安全地与世界分享,或许正是Logseq+cpolar带给我们的最珍贵礼物。🔍💡
http://www.xdnf.cn/news/1449973.html

相关文章:

  • openEuler2403安装部署Kafka
  • 【图像处理基石】图像在频域处理和增强时,如何避免频谱混叠?
  • 机电装置: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的全方位解析
  • 大模型RAG项目实战:阿里巴巴GTE向量模型
  • 【算法--链表题5】24.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通俗讲解
  • 【Unity开发】热更新学习——AssetBundle
  • 华清远见25072班I/O学习day4
  • 从端口耗尽危机到性能提升:一次数据库连接问题的深度剖析与解决
  • Ansible 核心功能:循环、过滤器、判断与错误处理全解析
  • Java学习笔记一(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
  • GitLens:VS Code下高效解决代码追溯的Git管理实用插件
  • 【串口过滤工具】串口调试助手LTSerialTool v3.12.0发布
  • Redis 发布订阅模式详解:实现高效实时消息通信
  • TDengine TIMEDIFF() 函数用户使用手册
  • 66认知诊断模型发展与NeuralCD框架笔记
  • FPGA笔试面试常考问题及答案汇总
  • 无穿戴动捕如何深度结合AI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动作评估?
  • DOM常见的操作有哪些?
  • 还在 @AfterEach 里手动 deleteAll()?你早就该试试这个测试数据清理 Starter 了
  • leetcode110. 平衡二叉树
  • mysql常见面试题
  • [光学原理与应用-376]:ZEMAX - 优化 - 概述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天|链表part02
  • SQLint3 模块如何使用
  • PostgreSQL 技术峰会哈尔滨站活动回顾|深度参与 IvorySQL 开源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农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赋能农业专业实践学习
  • 刻意练习实践说明使用手册
  • 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 Java jar 如何防止被反编译?代码写的太烂,害怕被人发现
  • TDD测试驱动开发+Python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