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学习(四)半导体
本节内容参考尚硅谷的电路视频资料。
1.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是一种常温下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其导电性取决于外部条件,如温度、光照、电压等。半导体导电特性可以通过参杂其他元素而控制导电特性。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是可以控制。
比如在纯净的半导体(硅)中参杂硼或磷,形成常见的两种半导体:本征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电子:带负电荷的带电原子。
空穴:对电子有吸引力的共价键位置(比如两个硅元素组合时,当共价键断开时,会形成空穴),可以等价认为空穴是带正电。
1.1 本征半导体:
硅晶体在高温下(其内部共价键断裂,形成电子、空穴对)可以从绝缘体变成导电体,将这类由于其物理特性而变成导电体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本身就有的特性)。
本征激发:本征半导体在外部热能、光能、电场等激励下,使得处于价带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共价键断裂,有自由电子移动),在其内部形成电子+空穴的现象。
虽然有电子产生,但是由于元素内部的质子存在,所以本征半导体是电中性。
1.1 N型半导体:
往本征半导体中参杂磷元素后,半导体中有更多自由电子,使得半导体中的负电荷载流子(导电过程中携带电荷并产生电流的粒子),将这种半导体称为N性半导体(Negative)。
一个磷元素与硅元素形成共价键后,会多一个自由电子,所以当往本征半导体中参杂磷元素中会带来很多的自由电子:
1.2 P型半导体:
往本征半导体中参杂硼元素后,半导体中有更多的空穴(等价于带正电),将这种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Positive)。
一个硼元素与硅元素结合后,使得硅元素中多出一个带正电性的空穴。因此,当往本征半岛体中参杂硼元素后,半导体中有很多空穴:
P性半导体和N性半导体都是电中性。
2. PN结:
对应N性型导体,其内部更多是载流子是电子(少量空穴);
对于P型半导体,其内部更多是空穴(少量电子)。
当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合到一起时,便形成了“PN结”。由于P型半导体带空穴,N型半导体带电子,所以组合后会一个内建电场(电场强度与参杂材料相关)。
2.1 PN结正接时:
当接受电源后,N极负电荷变多,P极吸引负电荷,从而让PN结导通(需抵消内部电场,导通后有导通压降,即内部电场的电压)。
2.2 PN结反接时:
N极电子被电源正极吸引走,P极空虚中被压入电子,对负电荷的吸引力减小,导致内建电场变大,耗尽区也变大,因此无法导通。
二极管便是一中NP结:
当左侧电压高于右侧电压时:
当左侧电压小于右侧电压时:
3. 总结:
P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材料。电流总是由P指向N,所以PN结要导通时,需PN结正偏。常见的二极管、三极管、MOS管都是由半导体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