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PT5的Test-time compute(测试时计算)是什么?

🔹定义

Test-time compute(测试时计算) 指的是:
推理阶段(inference/test time),模型可以根据任务的复杂度 动态分配更多或更少的计算资源,而不是像传统模型那样对所有输入一视同仁地消耗同样的算力。

简单说:

  • 以前:模型接收一句话 → 固定调用一整套网络层(算力固定)。
  • 现在:模型接收一句话 → 判断难度 → 选择多走几步推理 / 启动更大的子模型 / 重复思考几次。

🔹举例

  1. 简单问题
    输入:2+2=?
    → 轻量模型一次推理即可,耗费极少算力。

  2. 复杂问题
    输入:请分析中国、美国和欧盟在AI治理上的政策差异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 模型会调用更深的推理路径(多轮思考、调用大模型),甚至生成中间步骤,再输出最终答案。

这就像人类做题:

  • 简单算术 → 秒答
  • 高数/论文 → 多写草稿、多推导几步

🔹实现方式

目前业界常见的 test-time compute 技术包括:

  1. Mixture of Experts(专家混合)

    • 模型里有很多子模型(专家),输入时只激活少部分专家,按需调用。
    • GPT-5 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2. 动态深度(Dynamic Depth)

    • 有的样本只过少数层,有的样本走完整层网络。
  3. 多步推理(Multi-step Reasoning)

    • 模型在遇到复杂问题时,会“想多几步”,即生成中间推理链路再得出答案。
  4. 自适应计算(Adaptive Computation)

    • 根据任务动态调整推理时的计算预算,例如少样本学习 vs 复杂推理。

🔹优势

  • 计算效率高:简单问题用小算力,复杂问题才用大算力。
  • 效果更好:遇到复杂任务时模型可以“多花时间思考”,提高准确率。
  • 资源可控:企业可以根据任务场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

🔹挑战

  • 实现复杂:需要额外的路由机制,决定“何时用多少算力”。
  • 延迟不确定:用户可能得到快答(简单问题)或慢答(复杂问题)。
  • 能耗增加:整体上,复杂任务的能耗比固定推理更高(GPT-5 已表现出高能耗问题)。

一句话总结
Test-time compute 就是让大模型在推理阶段“遇强则强”,根据任务难度动态增加或减少算力投入,从而兼顾效率与准确性。

http://www.xdnf.cn/news/1366291.html

相关文章:

  • Legion Y7000P IRX9 DriveList
  • HTTP 与 HTTPS 深度解析:从原理到实际应用
  • 链表OJ习题(1)
  • 1. 并发产生背景 并发解决原理
  • pytest 并发执行用例(基于受限的测试资源)
  • 现代C++工具链实战:CMake + Conan + vcpkg依赖管理
  • week4-[一维数组]数码个数
  • k8s笔记02概述
  • C++|UDP通讯使用总结
  • HTML应用指南:利用GET请求获取MSN 天气数据并可视化
  • [系统架构设计师]应用数学(二十一)
  • list容器的使用
  • GNN:用MPNN(消息传递神经网络)落地最短路径问题模型训练全流程
  • 用 GSAP + ScrollTrigger 打造沉浸式视频滚动动画
  • 【Day 33】Linux-Mysql日志
  • DDR3入门系列(二)------DDR3硬件电路及Xilinx MIG IP核介绍
  • linux 正则表达式学习
  • 使用 gemini 来分析 github 项目
  • 安卓11 12系统修改定制化_____修改固件 默认给指定内置应用系统级权限
  • 大模型的思考方式
  • Java全栈开发实战:从Spring Boot到Vue3的项目实践
  • ZKmall开源商城多端兼容实践:鸿蒙、iOS、安卓全平台适配的技术路径
  • 8.25作业
  • [MH22D3开发笔记]2. SPI,QSPI速度究竟能跑多快,双屏系统的理想选择
  • Linux笔记9——shell编程基础-3
  • Tesseract OCR之页面布局分析
  • Linux系统的网络管理(一)
  • c# 读取xml文件内的数据
  • 网络编程-HTTP
  • zookeeper-zno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