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获取」《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86-2023)(获取方式看绑定的资源)
01、数据简介
一、年鉴基本定位与发展历程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作为一部权威性极强的能源领域资料典籍,始终以全面、精准反映中国能源建设推进、生产运行、消费态势以及供需平衡状况为核心使命。其编纂工作发轫于 1986 年,最初由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主导主编 。自 2008 年版本起,编纂职责移交至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由中国统计出版社有限公司负责出版发行,面向国内外公开发布,成为各界了解中国能源发展脉络与数据的重要窗口。
二、出版频率调整
为更高效满足广大读者对于中国能源统计数据及时性、精准性的需求,提升数据在能源研究、政策制定、企业决策等场景应用的时效性,从 2004 年开始,《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出版周期进行优化调整,由原本每两年推出一册,变更为每年定期出版一册,确保以更紧密的时间节奏,传递中国能源领域最新数据动态。
三、内容篇章架构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在内容编排上,系统划分为 7 大篇章以及附录部分,构建起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内容体系:
- 综合篇
:对中国能源领域宏观概况、整体发展态势进行梳理,提供能源行业全景式视角,涵盖能源发展总体思路、宏观政策关联等内容,为理解能源行业全局奠定基础 。
- 能源建设篇
:聚焦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详细呈现煤炭矿井建设、油气田开发、电站(涵盖传统火电与新能源电站)建设等项目的数量、规模、进度等数据,以及能源输送管网(如油气管网、输电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反映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硬件支撑建设动态。
- 能源生产篇
:深入剖析各类能源品种的生产情况,包括煤炭的产量、生产区域分布、矿井生产效率;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产区产量贡献;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发电量、生产规模及增长趋势,清晰展现中国能源生产的多元结构与产量变化 。
- 能源消费篇
:围绕能源消费环节,统计不同产业(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不同领域(居民生活、交通运输等)对各类能源的消费量、消费占比,分析能源消费的行业特征、区域差异以及消费结构演变趋势,助力洞察能源消费驱动因素与需求走向 。
- 全国能源平衡表
:以专业、系统的表格形式,梳理全国范围内能源在供应、转换、消费等环节的数量关系,清晰呈现能源从初始供应,经过加工转换(如煤炭洗选、油气炼制、电力转换等),到最终终端消费的全流程数量平衡情况,为精准把握能源流通过程与供需匹配度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
- 地区能源平衡表
:聚焦不同行政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能源平衡状态,统计各地区能源生产、调入、调出、消费等数据,对比分析地区间能源供需差异、能源流动方向与规模,助力了解区域能源自给能力、对外能源依赖程度以及区域能源协同发展态势 。
-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能源数据
:单独统计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能源相关数据,涵盖能源生产(尽管本地能源生产规模有限,但包含垃圾发电等少量能源生产形式)、能源消费(包括工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消费)、能源进口(作为能源输入型地区,详细呈现油气、电力等能源进口来源、规模)等方面,反映港澳地区独特的能源发展格局与数据特点 。
附录部分,补充纳入台湾省能源数据,同时收录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数据,便于开展国际能源数据对比与区域能源研究;还对主要统计指标的定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等进行详细解释,明确各种能源折标煤参考系数,解决数据理解与应用中的概念、标准疑问,保障数据使用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
四、资料来源与特殊说明
(一)资料来源
本书中大部分数据资料,严格基于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报表体系获取,同时与《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协同校验,确保数据来源的权威性与一致性,从根本上保障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根基 。
(二)特殊区域与能源范畴说明
在数据统计范围界定上,全国统计数字遵循既定原则,暂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以契合数据统计的实际管理与采集情况 。能源平衡表核算时,聚焦商品能源范畴,非商品能源(如农村地区自用薪柴、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等未进入商品流通环节的能源)暂不纳入核算;同时,西藏自治区由于地理环境、数据采集条件等因素限制,能源平衡表数据存在暂缺情况 。另外,在 “固定资产投资” 相关指标呈现上,为更清晰反映投资的相对变化趋势与结构特征,部分原本以绝对数呈现的指标,调整为速度(如投资增长率)或比重(如不同能源领域投资占总能源投资比重)等相对性指标 。
五、数据时间范围与特殊情况说明
(一)数据截止时间
书中中国内地能源相关数据,以 2022 年为主要截止时间节点,全面呈现该年度能源生产、消费、平衡等数据成果 。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数据采集周期、统计工作安排等因素,截止到 2021 年,在使用这部分数据时,需关注时间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析 。世界各国及其他地区能源数据,大部分以 2021 年为截止时间,便于开展国际能源数据的横向对比研究,了解全球能源发展同期水平 。
(二)数据计算尾数说明
在数据统计计算过程中,部分指标存在总计数值与分项数值之和不完全相等的情况,这是由于数据在统计汇总时,遵循四舍五入的数学处理规则导致的尾数差异,并非数据统计错误,使用中遇到此类情况,无需作机械调整,可正常参考数据整体趋势与数量关系 。
六、符号使用规范
年鉴各类表格中,针对数据呈现设置特定符号规则,以清晰传递数据状态:当表格中出现 “空格” 标识时,代表该项统计指标的数据,由于数值过小,不足本表设定的最小位数,或因数据调查、采集等原因暂无法获取(数据不详),亦或是本身无该项数据记录;而 “#” 符号,则用于标注表格行或列中的主要项目,突出关键数据项,方便读者快速识别核心信息 。
七、行业分类标准
本书在开展能源相关数据统计、行业分析时,对于行业分类,统一采用 2017 年版最新行业分类标准,确保数据在行业维度的归类、对比、分析具有一致性与规范性,与当下经济统计、行业研究的分类体系有效衔接,提升数据跨领域、跨资料使用的兼容性与准确性 ,保障不同年份、不同资料间行业相关能源数据可比,为深入开展行业能源消费、生产关联研究筑牢分类基础 。
02、数据详情
数据名称:《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86-2023)
数据年份:1986-2023年
03、数据截图
04、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看绑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