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穿拖鞋的汉子,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
老规矩,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
做到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一是去掉多余,凡事找规律,基础是诚信;二是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三是“一张纸制度”,也就是无论多么复杂的工作内容,要在一张纸上描述清楚;四是要坚决反对虎头蛇尾,反对繁文缛节,反对老好人主义。
不觉间来到八月,横坐在电脑前,敲击点文字,对自己也算一个时间的记忆,多年后再次点击,也期待那时会像触发记忆的闸口,让现在的这点岁月传递至那时那刻。

一、软件定义汽车的驱动
1、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驱动力:重塑汽车产业未来格局
在当今科技飞速迭代、产业深度变革的时代浪潮中,“软件定义汽车”已不再是一句前瞻性的口号,而是正以磅礴之势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格局。在这场深刻的变革里,软件能力宛如汽车企业破浪前行的强劲引擎,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未来的业务能力与工程开发能力,成为引领汽车产业迈向智能化、网联化新时代的核心驱动力。

2、软件能力:拓展业务边界的魔法钥匙
传统汽车企业的业务模式主要聚焦于硬件制造与销售,产品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机械性能、外观设计等物理层面。然而,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软件能力正逐渐成为汽车产品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企业拓展业务边界提供了无限可能。
以智能座舱为例,先进的软件系统能够打造出沉浸式、个性化的驾乘体验。通过集成语音识别、手势控制、人脸识别等多种交互方式,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车辆各项功能的操控,仿佛置身于一个智能移动生活空间。汽车企业可以基于这些软件功能,开展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如在线娱乐、智能导航、远程办公等,将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的生活和娱乐终端。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变,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价值体验,也为汽车企业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软件能力还助力汽车企业构建起与用户深度连接的桥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企业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偏好等数据,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和产品推荐。同时,基于软件的远程更新(OTA)技术,汽车企业可以及时为用户推送新的功能和优化体验,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粘性。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将使汽车企业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创新发展。
3、软件能力:提升工程开发效率的加速器
在汽车工程开发领域,软件能力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汽车工程开发过程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设计、测试、验证等环节,涉及大量的硬件原型制作和实地测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周期较长。而软件能力的引入,为汽车工程开发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方面,软件仿真技术在汽车工程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建立精确的数字模型,工程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模拟测试,如动力性能、制动性能、碰撞安全性等。这种虚拟测试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实物原型的制作数量,降低开发成本,还能够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中,软件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电池的充放电策略,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另一方面,软件定义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汽车工程开发的协同化和标准化。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下,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壁垒,沟通协作效率低下。而基于软件平台的开发模式,打破了部门之间的界限,实现了设计、研发、测试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同时,软件定义的开发模式还推动了汽车行业标准的统一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