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CPIP之常用协议

一、TCPIP之网络支撑协议

1.ARP

ARP是网络层协议,在同一广播域内,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

  •  1.1 无故ARP

请求型无故ARP

设备在网络中不管是自动获取ip地址还是手动配置ip地址,设备都会发送请求型无故ARP检查这个ip地址是否有重复的。

应答型无故ARP 

--一般是网关设备发。

1.2 代理ARP--已被网关代替

代理ARP(Proxy ARP)工作过程

当主机A(无默认网关配置)尝试与不同子网的主机B通信时,主机A误认为B在同一局域网,遂发起ARP请求查询B的MAC地址。此时,路由器(开启代理ARP功能)拦截该广播请求:

  1. 路由器检查目标IP(B的IP)是否属于其直连的其他子网;

  2. 若是,路由器以自己的MAC地址单播回复ARP响应给主机A;

  3. 主机A将发往B的数据帧封装目的MAC为路由器接口MAC

  4. 路由器收到数据后,按正常路由流程转发至目标子网。
    本质:路由器“欺骗”主机A,代理了跨网段主机的ARP响应职责,使无网关配置的主机能与外网通信。

1.3 RARP

抓包分析

2.ARP表

不同设备展示ARP表的命令。

3.  ICMP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ICMP工作在网络层,封装于IP,协议号1,用于发送错误消息和控制消息。

你可以把 ICMP 当成网络里的 “信使” 或 “反馈员”

  • 当网络里的数据包出问题(比如到不了目标、超时、路径不对),ICMP 会发 “报错信” 告诉源主机哪里错了
  • 需要测试网络通不通(Ping)、查数据包走哪条路(Traceroute),ICMP 会配合发 “探测信” 和 “回应信”。

3.1  ICMP报文类型

分类类型值报文名称功能说明常见细分代码(Code)及含义
差错报告报文3目的不可达(Destination Unreachable)数据包无法送达目标时发送,告知源主机具体原因0:网络不可达
1:主机不可达
3:端口不可达
6:目标网络未知
7:目标主机未知
11超时(Time Exceeded)数据包因 TTL 过期或分片重组超时而被丢弃0:TTL 过期(跳转次数超过限制)
1:分片重组超时(未收到所有分片)
12参数问题(Parameter Problem)IP 报文头部存在错误(如字段无效),无法处理时发送0:IP 头部参数错误(如版本号不正确)
1:缺少必要的选项字段
4源抑制(Source Quench)告知源主机降低发送速率(因接收方缓存已满),现代网络中较少使用无细分代码
5重定向(Redirect)路由器告知源主机更优路由,引导调整数据包发送路径0:网络重定向
1:主机重定向
2:网络和端口重定向
3:主机和端口重定向
查询报文8回显请求(Echo Request)测试目标主机可达性(Ping 命令核心),包含随机数据无细分代码(需接收方回复类型 0 的报文)
0回显应答(Echo Reply)对回显请求的响应,返回请求中的随机数据无细分代码
13时间戳请求(Timestamp Request)用于同步网络时间或测量传输延迟,包含发送时间戳无细分代码(需接收方回复类型 14 的报文)
14时间戳应答(Timestamp Reply)对时间戳请求的响应,包含接收和发送时间戳无细分代码
10路由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主机启动时发现局域网内的路由器,获取网关信息无细分代码(需路由器回复类型 9 的报文)
9路由通告(Router Advertisement)对路由请求的响应,包含路由器 IP 地址等信息无细分代码
17地址掩码请求(Address Mask Request)主机获取所在网络的子网掩码(无 DHCP 时使用)无细分代码(需路由器回复类型 18 的报文)
18地址掩码应答(Address Mask Reply)对地址掩码请求的响应,返回子网掩码信息无细分代码

ICMP协议以及报文讲解(ICMP查询报文、ICMP差错报文)_icmp报文-CSDN博客

3.2 ping命令

3.3Trace Route

1. Traceroute 基本作用与目的

Traceroute 是网络排障、路径分析的常用工具,用于追踪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经过的网络路由( hops,跳数 ),帮我们理清 “数据怎么从本地传到目标,中途经过哪些设备”,排查网络延迟、不通等问题。

2. TTL(生存时间)的关键机制
  • TTL 本质:IP 数据包头部的一个字段(8 位),初始值由操作系统 / 设备设置(如常见 64、128 等),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跳),TTL 值减 1 。
  • 核心逻辑若 TTL 减到 0,数据包还未到达目标,路由器会丢弃该包,并向主机发送 “ICMP TTL 超时” 消息 ,告知 “我是第 X 跳路由器,包在这超时被扔啦” 。
3.此情况涉及两种ICMP类型
  • ICMP TTL 超时:路由器收到 TTL=0 的包时发送,用于 “上报” 路径中的路由跳。
  • ICMP 回显应答:目标主机收到 TTL 未超时、且是自己的包时(如最终 Traceroute 探测包),回复此消息,标志 “到达终点” 。

4.目标不可达类型

三、TCPIP应用协议

1.常见TCP应用协议

2.常见UDP应用协议

1.1 DNS  

Hosts 文件

作用:主机本地的 “小字典”,存主机名和 IP 的对应关系,系统访问网络时,会先查 Hosts 找对应,能实现简单的本地域名解析 。

DNS 域名解析基础

架构与协议采用客户端 / 服务器(C/S)架构,基于 UDP 协议,服务器默认用 53 端口通信 。客户端发域名查询请求,服务器返回 IP,让域名和 IP “挂钩” 。

域名

1.2 FTP

主动模式是服务器主动发起数据连接,在客户端有严格防火墙时连接失败;
被动模式是客户端主动发起数据连接,解决了客户端防火墙的限制, 当服务器也开启防火墙时,服务器支持动态开放端口支持被动FTP连接。

http://www.xdnf.cn/news/1204687.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50.Pow(x,n)
  • RCLAMP2574N.TCT Semtech:超低钳位TVS二极管 0.5pF超低电容+±30kV超强防护
  • FastGPT本地构建工作流高级编排(最新4.11.0)
  • 【云馨AI-大模型】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爆全球AI热潮,技术突破与政策布局引领产业新未来
  • 4、如何生成分布式ID?
  • C++中既重要又困难的部分—类和对象
  • 【历史人物】【韩愈】简历与生平
  • sqlite3学习---基础知识、增删改查和排序和限制、打开执行关闭函数
  • 归雁思维:解锁自然规律与人类智慧的桥梁
  • LLM学习笔记5——InstructGPT
  • Kotlin的datetime库
  • Linux内核驱动开发核心问题全解
  • 四、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指令系统
  • 基于Spring Boot+Vue的吉他社团系统设计和实现(协同过滤算法)
  • 飞鹤困局:增长神话的裂痕
  •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分布式连接”(Distributed Joins)
  • 轻资产革命:连合直租如何用DaaS模式重塑企业资产逻辑
  • 阿里云 【免费试用】MCP 赋能可视化 OLAP 智能体应用
  • 网络安全第14集
  • React与Rudex的合奏
  • KubeSphere理论及实战
  • ros2的package.xml和rosdep
  • 正则表达式 速查速记
  • haproxy原理及实验演示(实现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
  • ubuntu资源共享samba 安装与配置 mac/windows共享ubuntu文件资源
  • 无人机喷洒系统技术要点与难点解析
  • AR眼镜:工业4.0时代高风险作业的安全守护者
  • 【WRF-Chem教程第七期】闪电-NOx 参数化方案详解
  • 自学嵌入式 day36 数据库
  • 前段面试题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