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镜像原理与镜像制作优化
目录
一.镜像分层原理
二.镜像构建相关指令及注意事项
三.镜像制作实例
四.镜像优化策略
五.相关面试题
一.镜像分层原理
二.镜像构建相关指令及注意事项
FROM : 定义基础镜像
RUN :后续跟一段命令(会产生新的镜像层-》意味着镜像体积又大了)
ENV : 申明环境变量
ADD :将宿主机中的文件复制到镜像层中,如为压缩包,则还会解压。
COPY :将宿主机中的文件复制到镜像层中。
EXPOSE : 申明容器监听的端口号,如果不写的话,之后使用docker run -p 也无法将容器映射出来被外界访问
CMD/ENTRYPOINT: 共同点是都代表了容器运行时执行的第一个指令/任务
ARG : 容器运行时需要执行的指令(不是第一个执行)
WORKDIR : 设置当前以及之后指令的工作路径
VOLUME: 挂在卷(在创建镜像时,就可以自定义挂载点,运行为容器后,会创建匿名/命名卷)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