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全碳化硅功率模块开关瞬态特性及损耗研究

摘 要:为了加快全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实际工程应用,针对全碳化硅模块开通关断过程中电压电流变化 率、栅极电压耦合、开通损耗和关断损耗开展了分析,并与传统IGBT 功率模块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全碳化硅 功率模块双脉冲试验的基础之上,研究了不同电压电流等级下开关瞬态特性和开关损耗,提取试验参数,获得 了电压电流应力大小,为全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工程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全碳化硅功率模块;双脉冲测试;开关瞬态特性;开关损耗

中图分类号:TM 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540(2019)05-0100-07

   


随着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碳化硅 (SiC)、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逐渐走向商业化应用1-3]。科锐(CREE)、罗(RHOM)、英飞凌(Infineon)等半导体公司相继推出了全SiC功率模块,电压等级达到1200~1700   V,导通电流达到300~400 A。与传统硅(Si)  SiC材料耐压等级更高、开关频率更快、导通电阻更低、开关损耗更小[46],在显著提 升系统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减小散热器、滤波器等 设备的体积,提高装置的功率密度,满足设备小型 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SiC 功率器件开关频率较高,意味着在开关 过程中电压、电流变化率(du/dt di/dt)       更大,而 SiC 功率器件其自身参数分散性大、栅极开启电 压低、反向关断电压低[78],因此,较大 du/dt di/dt 容易引起栅极振荡,影响功率器件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功率器件,危及设备安全。为  了有效推进SiC 功率器件的工程应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9-14]分析了驱动回路参数、共源极电感、功率器件寄生参数、功率器件输入电容、功率回路杂散电感等对SiC  MOSFET开关瞬态过程的影响,简述了SiC分立器件的开关特性测试方法,研究了控制脉冲、驱动脉冲及电磁能量脉冲三者之间的形态属性关系。文献[15]分析了栅极驱动电压振荡引起漏源电压、漏源电流振荡的问题。文献[16]针对SiC   MOSFET功率模块开展了栅极振荡方面的研究,并简单论述了抑制措施,但未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献 [17]对 SiC  MOSFETSi   MOSFET/IGBT的动态和静态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从SiC MOSFET建模、驱动电路设计、电磁干(EMI)抑制及拓扑与控制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概述。文献[18]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功率器件寄生电容、寄生电感对SiCMOSFET分立器件开关特性的影响。文献 [19]基于驱动回路参数,建立了SiC MOSFET立器件的开关行为模型,分析了驱动回路参数对电压电流变化率、开关过程损耗、电压电流过冲等的影响。文献[20]以双向有源电路(DAB)进行分析,对比了同等功率等级下SiIGBTSi   CoolMOSSiC MOSFET 的开关瞬态特性,但其测试所采用的都为分立器件,电流仅为4~10A,功率约为2kW。文献[21]分析了SiC分立器件漏极、源极寄生电感对电压电流过冲、开关过程振荡等的影响。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针对SiC器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SiC 分立器件,电压电流普遍较小,功率等级低,而对于全SiC功率模块开关特性及开关损耗的研究较少,缺乏工程应用所关注的开关特性、开关损耗及器件应力等关键数据。因此,为了推动全SiC模块在大功率领域的应用,迫切需要研究其开关瞬态特性及损耗,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

本文首先理论研究了开通关断过程中电压电 流变化率du/dt 、di/dt 及其与栅极的耦合效应,并 分析了全SiC 功率模块的开通损耗E  及关断损 耗Ef, 同时,与传统 Si IGBT 功率模块的开关特 性进行简要对比分析。搭建双脉冲测试平台,在

双脉冲试验的基础之上,分析在不同电压电流等 级下全SiC 功率模块的开关瞬态特性及其开关损 耗,提取开通关断过程中电压电流参数,分析其电 压电流应力大小,为全SiC 功率模块的推广应用 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SiC 功率模块开关特性分析

为了有效测试全SiC 功率模块开关特性,从 包含功率模块栅极寄生电感的双脉冲测试电路出 发,开展功率模块开关特性理论分析。图1所示 为全SiC 功率模块双脉冲测试电路,以下管为例 进行说明,上管与此类似。其中,V为电源,C。为 支撑电容,U₁ 为上管栅极电压(测试下管时,其为 负电压,保证上管处于截止状态),U₂下管栅极 驱动电压(全SiC 功率模块驱动电压为-4~20 V),L₀ 为负载电感,Rg₁为栅极驱动电阻Lg为栅

极驱动引线电感。M₁为功率模块下管,其中包括 栅极寄生电感L。、栅极寄生电阻R 漏源电容 C 、栅源电容C 、栅漏电容(米勒电容)C

图片

全SiC 功率模块在使用过程中 du/dt 、di/dt  及开关损耗至关重要,关系到驱动电路、叠成母 排、散热器等设备组件的设计,也是电气设备EMI 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下文将分别从开通和关断 两个方面针对du/dt 、di/dt 及开关损耗开展理论 分析。

1.1  开通过程理论分析

由于实际元器件存在响应时间,所以电压电 流不能产生突变。全SiC 功率模块的开通过程如 图2所示。开通时,由于米勒电容的存在,栅极会与母线电压产生耦合作用,栅极电压会先上升到 米勒平台附近,当米勒电容充电过程结束后,栅极与母线电压产生耦合作用,栅极电压会先上升到 米勒平台附近,当米勒电容充电过程结束后,栅极

电压继续上升到正常电压值。

图片

在米勒电容C 充电的过程中,栅极电压几乎维持在米勒电压Um附近,可近似表示为[9]

图片

在栅极电压ug 上升至栅极阈值电压 U 后, 栅极电流ig开始对栅源电压C  充电,漏源电流ia   可近似为

图片

根据式(5)~式(7),可知开通过程的电流变化率为

图片

1.2  关断过程理论分析

关断过程与开通过程类似,也存在较大的电 压电流变化率。全 SiC 功率模块关断过程如图3 所示。

图片

在栅极电压 u  下降至米勒电压附近的过程 中,栅极电流ig对米勒电容 C 放电,与开通过程 分析相似,此时栅极电压为关断驱动电压Upp,则 关断时的漏源电压变化率du/dt为

图片

1.3  开关损耗计算

与传统 Si IGBT功率模块相比,开关损耗更低,主要分为开通损耗E 和     E。  开通 (关断)损耗主要是由于开通(关断)过程中漏源电 压不会立即下降到零(上升到稳态电压),漏源电流 也不会立即上升到负载电流(下降到零),都存在一 定的上升下降时间,造成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存在 重叠区域,由此产生开关损耗。开关过程越长,则 开关损耗越大。开关损耗可以按式(14)计算:

图片

其中:在开通时,t₁ 为栅源电压上升到高电位10% 的时刻,t 为漏源电压下降至母线电压10%(或漏 源电流上升至导通电流90%)的时刻;在关断时t₁  为栅源电压降至其高电位90%的时刻,t₂ 为漏源 电压上升至母线电压90%(或漏源电流下降至导 通电流10%)的时刻。


由于采集的电压电流为离散量,所以开通关 断损耗又可以表示为

图片

式中:N—— 开关过程中采样点数,N=(t₂-t₁)S, 为示波器采样率。

当采样率足够高时,能满足实际测量精度,由 此可得开关过程总损耗为

图片

2    IGBT   模块对比分析

从上述全 SiC功率模块开关瞬态特性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在不考虑漏极、源极引线电感和寄生电感的情况下,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变化du/dtdi/dt主要与CCigLg有关,同时还与栅极驱动电压UccUpp有关。根据功率模块数据手册提供的输出电容C输入电容Ciss转移电容C,    结合三者与功率模块极间电容之间存在的关系(C=C,C=C+C,Ci=

Cg+C),     转化可得相应的极间电容。全 SiC  率模块和 Si IGBT功率模块基本参数[22]对比如  1   

图片

从表1看出,全SiC 功率模块的栅漏电容C

仅为SiIGBT 功率模块极间电容C的1/7~1/10,栅源电容CSiIGBT极间电容C的4/5~2/5;同时还可以看到全SiC功率模块的栅极开启电压约为2.5V,SiIGBT功率模块栅极开启电压为5~7V,相差2~3倍;全SiC功率模块栅极驱动电压范围一般为-4~20 V,SiIGBT功率模块驱动电压范围一般为-15~15V。因此,结合上述开通关断过程的理论分析,由式(4)、式(9)、式(11)、式(13)可知,全SiC功率模块开通关断过程电压电流变化率比传统SiIGBT 功率模块更大,而且由于全 SiC功率模块栅极阈值电压更低,因此更容易受到杂散电感、栅极电容的耦合干扰,造成开通关断过程振荡加剧。从表1还可以发现全SiC功率模块与传统SiIGBT比,开通延迟时间td、开通上升时间t,、关迟时间tdo、关断下降时间t都更短,这意味着开通关断重叠区大大减小,开关损耗减小,但也带来了较高的电压电流变化率。为此,下文基于双脉冲试验平台对全SiC功率模块开关瞬态特性及开关损耗开展研究,为全SiC功率模块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SiC 功率模块试验分析

3.1         

图4所示为双脉冲试验平台实物图。其测试 电路的原理图见图1,其中测试所用负载电感为 70μH,  测试所用的全 SiC 功率模块为CREE 公司 所生产的 CAS300M12BM2。为了确保测试过程 精确可靠,测试过程采用高采样率/高带宽数字示 波器和高带宽电压电流探头,详细参数如表2所 示,驱动脉冲信号由DSP28335 产生,经过脉冲板 电平转换后发送到功率模块驱动电路板,实现全 SiC功率模块开通与关断。

图片

3.2                     

为了有效评估全SiC 功率模块开关特性,分

别在电压等级200~800 V、电流等级100~300 A 条件下开展测试,分析在不同电压、电流等级下的 电压电流变化率。图5所示为7种测试条件下的 开 关 特 性 曲 线 。

从图5可以看出,全SiC 功率模块在开通关 断阶段电压振荡较小,而电流振荡较大,主要是由 于全SiC 功率模块栅极阈值电压U. 较低,开关过 程中由于米勒电容的耦合作用,导致栅极电压产 生波动,从而使得开通关断过程中漏源电流产生较

大振荡。从图5还能看出,随着电压等级的增高, 关断电流尖峰呈现增大趋势,开通电流振荡加剧, 降 低  SiC    功 率 模 块 开  关 断  程 的 可   

图片

针对上述不同电压电流等级全 SiC 功率模块 开关特性曲线,提取其电压电流变化率du/dt  di/dt。图6所示为导通电流100 A, 漏源电压变 化时的功率模块电压电流变化率。图7所示为 600 和800 电压等级下,漏源电流变化时功 率模块电压电流变化率。

图片

从图6可以看出,在导通电流保持100  变的情况下,随着漏源电压u. 不断增大,开通和 关断过程中电压变化率du/dt  不断增大,而电流 变化率di/dt  基本维持不变。同时还可以看出, 在门极驱动电阻相同的情况下,其开通过程的电 流变化率几乎是关断过程电流变化率的两倍,这主 要是 由于全SiC功 率模块反 向 关断 电压更低(-5V),而正向驱动电压较高 (20V),与电压电流变化率的理论分析吻合 。

图片

 7600V800条件下,随着漏源电流增大,其开通关断过程的电。 由感不可避免因此其开通关断过程中电压变化率可 以与 图6

3.3  关损耗分析

分析全 SiC块开关频率增大装置功率密度根据上述开关损耗的理论分析,提取试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可以计算其开关损耗不同电压电流等级下的开关如 图8

图片

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电流不断增大,开  50% 。程相较于关断过程更快,电压电流重叠区域更小,8(a)可以看出,在100A/600V时,总开关损耗为7.8mJ从 图8(b)看出,在200 A/600V时,总开关损耗为20mJ,而对应等级的IGBT40mJ上;从图8(c) 可以看出,在300A/800V条件下,其开关损耗也仅为51.3mJIGBT相比大大减小。

SiC 功率模块反向恢复时间短,几乎不存在拖 尾电流,开关损耗大大减小,有效降低了功率模块 热应力,降低了散热器设计要求,有效提升了系统 整体效能。

3.4  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 过高的电压电流尖峰会产生较大的电压电流应力,加速功率模块损坏,降低器件寿命;同时,过高的振荡幅值会影响器件电压 电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功率模块的电压电流应力中 电前导通电压、电流之比,比值越大则器件所承受的应力越大,其表达式为

图片

从图9(a) 可以看出,在开通过程中电压应力1,通 电着 电

关断过程的电压应力值从1 .20减小至1.05。从图 9(b)可以看出,随着电压增加,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电流应力不断增加,关断过程电流应力已经达到约1.78。原因是在开通过程中随着电压增加,栅极电容充电过程加快,造成开通过程中电流 幅值增加,增大了电流应力。在关断过程中,由于实际电路中叠层母排的杂散电感不可忽略,造成漏源电流产生较大电流过冲,增大了器件应力。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全SiC模块电压电流应力,避免降低模块寿命或发生损坏。

4    

本文针对全SiC 功率模块的开关瞬态特性及开关损耗开展了分析研究,主要对开通关断过程中电压电流变化率du/dtdi/dt和开通关断损耗EmE.开展了探究;与IGBT模块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全SiC功率模块在应用中主要面对的问题。基于双脉冲测试电路,测试了不同电压电流等级下全SiC 功du/dt、di/dt、E、E,并 开展了定量分析,通过提取试验参数,获得了功率模块电压电流应力,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 1 )  SiC  功率模块在开通关断过程中的 du/dtdi/dt较大,而栅极电容较小,容易通过栅 极电容的耦合作用造成开关过程振荡,特别是开 通关断电流,其振荡更加明显。实际应用过程中 应当合理设计驱动电路,降低电压电流振荡。

( 2 ) SiC 功率模块与IGBT 功率模块相比, 开通关断损耗更小,可有效降低功率模块热损耗  及降低散热器设计难度,提升了开关频率和系统  功率密度。

( 3 ) SiC 功率模块在关断过程中电流应力 较大,将对器件形成较大冲击。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应当合理布置主电路结构,优化叠层母排设 计,尽可能降低杂散电感对功率模块开通关断过 程的影响,发挥全SiC 功率模块自身特性,有效提 升系统整体性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   赵争鸣,施博辰,朱义诚.对电力电子学的再认 识——历史、现状及发展[J].    电工技术学报,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全碳化硅功率模块开关瞬态特性及损耗研究.pdf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RY3P138iDxwFtWYPyS8fg 提取码: iie7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http://www.xdnf.cn/news/7967.html

相关文章:

  • Java学习教程(附电子书资料50+册)
  • 多模态大模型
  • 将YOLO训练进程放至后台的方法-nohup
  • Oracle BUFFER CACHE内存不足的优化思路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13章:项目资源管理 - 38个经典题目及详解
  • SEO关键词优化与长尾词布局
  • Powershell及命令行文章合集(不定期更新)
  • [Docker排查] 镜像拉取/容器启动/网络不通?Docker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 ERP 与 WMS 对接深度解析:双视角下的业务与技术协同
  • Linux系统之----文件及缓冲区
  • 实验4 插入数据
  • ETL工具部署的5个注意事项
  • 风车聊天室nodejs环境即可无需数据库
  • 适合初学者的 Blender和怎么下载 Blender格式模型
  • 项目优先级不清,如何合理分配资源?
  • Baumer工业相机堡盟工业相机的工业视觉如何进行药板缺陷检测
  • LeetCode数组-移除元素
  • 力扣热题——零数组变换 ||
  • C++(26): 标准库 <iterator>
  • 使用亮数据代理IP+Python爬虫批量爬取招聘信息训练面试类AI智能体(实战指南)
  • 百度地图的地铁图API所有城市的城市名和citycode的对照关系列表
  • 城市停车场光伏-储能-充电系统耦合机制与效益分析
  • Babylon.js学习之路《七、用户交互:鼠标点击、拖拽与射线检测》
  • 嵌入式八股,空闲任务
  • OpenFeign
  • 人工智能100问☞第28问:什么是过拟合与欠拟合?
  • PCB设计实践(二十四)PCB设计时如何避免EMI
  • mmaction2——tools文件夹下
  • MySQL 5.7 实战:JSON 字段提取、Base64 解码与引号问题全解析
  • Spring循环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