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云原生概述

一、云原生概念

云原生(Cloud Native) 是一种面向云环境的软件开发和运维方法论,目标是让应用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弹性、可伸缩性和自动化能力。

核心理念

  1. 容器化:应用及其依赖打包在容器中,保证环境一致性。
  2. 动态管理:应用运行环境可动态扩缩、调度和恢复。
  3. 微服务化:将应用拆分成独立服务,每个服务自治、独立部署。
  4. 可观测性:日志、监控、追踪全面可视化。
  5. 自动化:CI/CD、自动部署和弹性伸缩。

一句话理解:云原生就是“让应用天然适应云环境,可自动扩缩、易运维、弹性高、可靠强”。


二、云原生和微服务的关系

特性微服务云原生
架构拆分将应用拆成小服务倾向微服务或服务化
部署方式可以在虚拟机或容器强调容器化和Kubernetes管理
弹性单个服务可独立扩缩自动调度、弹性伸缩由平台管理
DevOps可手动CI/CDCI/CD自动化 + GitOps理念
云依赖可云可本地深度依赖云平台特性(K8s、云存储、消息队列等)

总结

  • 微服务是云原生的架构基础。
  • 云原生是微服务+容器化+平台自动化运维的综合实践。

三、云原生关键技术

1. 容器化

  • Docker:将应用及依赖打包成镜像,保证环境一致。

  • 优势

    • 快速部署
    • 资源隔离
    • 可移植性强

2. 容器编排

  • Kubernetes (K8s)

    • 管理容器生命周期
    • 弹性伸缩、负载均衡
    • 自愈(Pod 异常自动重启)
  • 核心概念

    • Pod:最小调度单位
    • Deployment:定义副本数、更新策略
    • Service: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 ConfigMap / Secret:配置和敏感信息管理

3. 服务网格

  • Istio / Linkerd

    • 管理微服务间通信

    • 提供:

      • 流量控制(灰度、AB 测试)
      • 安全(mTLS)
      • 可观测性(指标、日志、追踪)

4. 云原生存储

  • 分布式存储:Ceph、NFS、云厂商对象存储(S3、OSS)

  • 数据库

    • 云原生数据库(CockroachDB、TiDB、Amazon Aurora)

5. 自动化与 DevOps

  • CI/CD

    • Jenkins / GitHub Actions / GitLab CI
    • 自动构建镜像、自动部署到 Kubernetes
  • GitOps

    • 基于 Git 的声明式运维
    • Flux / ArgoCD

6. 可观测性

  • 日志:ELK Stack
  • 指标:Prometheus + Grafana
  • 链路追踪:Jaeger / Zipkin / SkyWalking

四、云原生 Java 应用实践

  1. 应用容器化
# Dockerfile
FROM eclipse-temurin:17-jdk
COPY target/myapp.jar /app/myapp.jar
ENTRYPOINT ["java","-jar","/app/myapp.jar"]
  1. Kubernetes 部署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name: user-service
spec:replicas: 3selector:matchLabels:app: user-servicetemplate:metadata:labels:app: user-servicespec:containers:- name: user-serviceimage: myrepo/user-service:1.0ports:- containerPort: 8080
  1. 服务发现与配置
  • Spring Cloud + Kubernetes API
  • ConfigMap/Secret 提供配置
  • 通过 K8s Service 访问其他服务,无需 Eureka
  1. 微服务通信
  • 同步:REST / gRPC
  • 异步:Kafka / RabbitMQ
  1. 监控与追踪
  • 集成 Spring Boot Actuator + Prometheus
  • 链路追踪集成 Sleuth + Zipkin

五、云原生优势

  • 弹性伸缩,资源利用率高
  • 自动化部署,降低运维成本
  • 高可用、自愈能力强
  • 可快速扩展、支持多云混合云
  • 易观测,快速排查问题

六、云原生挑战

  1. 学习成本高:K8s、容器、服务网格等技术复杂。
  2. 调试复杂:分布式环境,调试服务链路不容易。
  3. 运维要求高:需要 DevOps 团队和自动化工具。
  4. 安全性:多租户、服务间通信、密钥管理都是难点。
http://www.xdnf.cn/news/18734.html

相关文章:

  • git的工作使用中实际经验
  • 【码蹄杯】2025年本科组省赛第一场
  • 【Linux系统】命名管道与共享内存
  • 硬件笔记(27)---- 恒流源电路原理
  • [Redis进阶]---------持久化
  • 如何查看MySQL 的执行计划?
  • Spring Boot 3为何强制要求Java 17?
  • JavaScript 性能优化实战技术文章大纲
  • Games 101 第四讲 Transformation Cont(视图变换和投影变换)
  • 深入剖析结构体内存对齐
  • 边缘计算服务器EMI滤波器 故障分析与解决思路
  • 【LeetCode 热题 100】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解法一)记忆化搜索
  • C++ 20: Concepts 与Requires
  • 链表-23.合并K个升序链表-力扣(LeetCode)
  • Qt从qmake迁移到cmake的记录
  • Spring Boot 整合网易163邮箱发送邮件实现找回密码功能
  • PHP - 线程安全 - 疑问与答案
  • PyQt6 进阶篇:构建现代化、功能强大的桌面应用
  • uniApp对接实人认证
  • Clustering Enabled Wireless Channel Modeling Using Big Data Algorithms
  • 【前端debug调试】
  • 如何解决pip安装报错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arviz’问题
  • 网站速度慢?安全防护弱?EdgeOne免费套餐一次性解决两大痛点
  • chapter05_从spring.xml读取Bean
  • 完整实验命令解析:从集群搭建到负载均衡配置
  • Java:类及方法常见规约
  • Unity中删除不及时的问题
  • 牛客面经2 京东社招-002
  • PyTorch框架之图像识别模型与训练策略
  • 25.深入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