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从0开始学习R语言--Day60--EM插补法

虽然我们常常在数据处理中做数据分布以及异常值的处理,但实际上对于缺失值,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简单地去删除或赋予0值,毕竟很多都是有意义的数据,只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数据面板中显示,直接删除或赋予0这种忽略数据本身意义的做法,会破坏数据的属性,扭曲数据的性质。

一般来说,对于各种缺失的数据,我们都会用EM插补法来填补数据,原理是根据缺失所属的数据列,粗略估计一个数据后,计算等于这个值的概率,然后重复这个过程指到数值不再发生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列参考来回归一个数据。

以下是一个例子:

# 加载必要的包
install.packages('mice',type = 'binary')
library(mice)    # 提供EM插补功能
library(mvtnorm) # 用于生成多元正态分布数据
library(norm)    # 提供EM算法实现# 1. 生成模拟数据集
set.seed(123)
n <- 200  # 样本量
p <- 5    # 变量数# 生成完整的多元正态分布数据
mu <- c(5, 10, 15, 20, 25)  # 均值向量
sigma <- matrix(c(    # 协方差矩阵4, 2, 1, 0.5, 0.1,2, 9, 3, 1, 0.5,1, 3, 16, 4, 1,0.5, 1, 4, 25, 5,0.1, 0.5, 1, 5, 36
), ncol = p)complete_data <- rmvnorm(n, mean = mu, sigma = sigma)
colnames(complete_data) <- paste0("X", 1:p)# 2. 人为制造缺失值 (MCAR机制)
missing_data <- complete_data
for (j in 1:p) {# 每个变量随机缺失20%missing_indices <- sample(1:n, size = n * 0.2)missing_data[missing_indices, j] <- NA
}# 查看缺失模式
summary(missing_data)
md.pattern(missing_data)# 3. 使用norm包进行EM插补
# 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s <- prelim.norm(missing_data)  # 预处理
thetahat <- em.norm(s)          # EM算法估计参数# 获取插补后的数据集
em_imputed <- imp.norm(s, thetahat, missing_data)# 查看插补后的完整数据集
head(em_imputed)# 4. 使用mice包进行EM插补 (更简单的方法)
em_mice <- mice(missing_data, method = "norm", m = 1, maxit = 50)
complete_mice <- complete(em_mice)# 比较原始数据和插补数据
par(mfrow = c(2, 3))
for (i in 1:p) {plot(density(complete_data[, i], na.rm = TRUE), main = paste("X", i), col = "blue")lines(density(complete_mice[, i], na.rm = TRUE), col = "red")legend("topright", legend = c("Original", "Imputed"), col = c("blue", "red"), lty = 1)
}# 5. 评估插补质量
# 计算均方误差 (仅对缺失部分)
mse <- numeric(p)
for (i in 1:p) {missing_ind <- is.na(missing_data[, i])mse[i] <- mean((complete_data[missing_ind, i] - complete_mice[missing_ind, i])^2)
}
print(paste("MSE for each variable:", paste(round(mse, 3), collapse = ", ")))

输出:

从整体来看,插补前后的曲线重合的地方很多,表明能够较好地修复数据,尤其是插补后没有看到有新的峰值或极端值。注意,如果缺失的值是一整年,同年份没有参考数据的话,就不能用EM,这种情况下的插补本质是一种预测了,要用函数的方法来做。

http://www.xdnf.cn/news/16624.html

相关文章:

  • 深入解析IPMI FRU规范:分区结构与字段标识详解
  • CMakelists.txt 实现多级目录编译
  • Kafka 3.9.1的KRaft模式部署
  • 【Spring Boot 快速入门】二、请求与响应
  • Java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 稳定币催化下,Web3 支付赛道将迎来哪些爆发?
  • 二十一、动植物类(自然生态)
  • CodeBuddy的安装教程
  • 神经网络的基本骨架-nn.Module的使用和卷积操作
  • 燃气管网运行工考试练习题
  • 如何提升 TCP 传输数据的性能?详解
  • 【Java Web实战】从零到一打造企业级网上购书网站系统 | 完整开发实录(一)
  • Windows 系统分辨率切换** 与 **Qt4 无边框窗口管理机制** 的交互
  • haproxy实列
  • 【深度学习优化算法】10:Adam算法
  • DDD领域驱动中瘦模型与富态模型的核心区别
  • SpringCloude快速入门
  • 2025最新Mybatis-plus教程(三)
  • java的break能加标签,return可以加标签吗
  • Java#包管理器来时的路
  • 常见认证机制详解
  • Python爬虫入门:从零开始抓取网页数据
  • LeetCode|Day27|70. 爬楼梯|Python刷题笔记
  • print(“\033[31m红\033[32m绿\033[34m蓝\033[0m默认色“)
  • Java学习-------外观模式
  • [spring6: Mvc-异步请求]-源码分析
  • LINUX727 磁盘管理回顾1;配置文件回顾
  • 机械学习初识--什么是机械学习--机械学习有什么重要算法
  • 习题综合练习
  • 数据结构基础内容(第二篇:线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