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未授权访问事件频发,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图片

在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资产,是推动业务发展、决策制定以及创新的关键驱动力。然而,未授权访问这一隐匿的安全威胁,正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数据的安全,一旦触发,便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和组织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未授权访问安全事件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数据泄露事件,未授权访问漏洞的身影频繁闪现。

宝马未授权访问事件

2024 年,宝马公司因微软 Azure 托管存储服务器配置错误,将存储桶错误设置为公共访问状态,致使大量敏感信息泄露。攻击者无需复杂手段,仅通过简单请求,就能获取宝马全球云服务私钥、生产和开发数据库登录凭证等关键数据。

这些数据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他们便能轻松非法访问和控制相关云服务,窃取更多机密信息。

PowerSchool 安全事件

2025 年,美国教育科技巨头 PowerSchool 也陷入数据泄露的困境。

黑客利用泄露的凭据,成功攻破 Power Source 客户支持门户,并入侵学校信息系统 PowerSchool SIS。由于系统在身份验证环节存在严重漏洞,如空密码、未启用多因素认证等,使得攻击者能够轻易突破,获取未授权访问权限,进而访问核心数据库,获取学生和教师的姓名、地址、社会安全号码、医疗信息等大量敏感数据。

这不仅侵犯了师生的隐私,更可能导致学生和教师面临诈骗、身份盗用等风险,对整个教育行业的数据安全信任体系造成冲击。

迪奥数据泄露事件

2025 年 5 月,法国奢侈品品牌迪奥也遭遇了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

初步调查显示,此次事件源于数据库未授权访问,攻击者可能通过钓鱼攻击或第三方供应商泄露等方式窃取管理员账户,进而执行拖库操作。迪奥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未加密,使得攻击者能够轻易利用这些数据。外泄信息包括大量客户的姓名、性别、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邮寄地址、消费金额及偏好等敏感内容。

这一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迪奥的品牌声誉,还可能导致大量客户流失,面临法律合规风险,如根据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迪奥的延迟通知行为就可能面临合规质疑。

上海某机构数据泄露事件

2025 年上海市网信办在 “亮剑浦江・2025” 专项执法行动中发现的情况,一批医疗服务类互联网企业未依法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如某企业存在多个高危安全漏洞,相关服务器存在多条境外可疑 IP 访问记录,最终导致数据被窃取。大量患者个人信息未加密处于 “裸奔” 状态,像某企业存储的 650 余万条患者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病情、开药信息等在内的个人信息面临泄露风险,严重侵犯患者隐私,甚至可能引发医疗数据滥用、诈骗等问题。

类似的事件绝非个例,据 OWASP 2024 年报告所示,未授权访问已连续三年稳坐十大安全漏洞的头把交椅。

未授权访问核心风险点

而从以上这些事件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未授权访问漏洞的几个核心原因:

1. 配置错误引发的直接暴露

云服务方面,S3 存储桶、Elasticsearch 等服务默认开放公网访问,若企业未及时启用 IAM 权限控制,敏感数据将直接暴露在公网。例如宝马的 Azure 云存储配置失误,就是此类问题的典型案例。中间件漏洞同样不容忽视,Docker API 未授权访问(端口 2375)、MongoDB未授权访问(端口27017)、Redis 未设置密码(端口 6379)等,都可能为攻击者提供入侵系统的便捷通道。

2.  身份验证绕过

凭证泄露是常见问题,弱口令、默认密码或凭证重用现象屡见不鲜,像 Ivanti VPN 设备未修补 CVE-2023-46805 漏洞,就是因使用不安全凭证所致。会话劫持也是攻击者常用手段,通过伪造 Cookie 或会话 ID,冒用合法用户身份。

3. 权限管理失控

垂直越权使低权限用户突破限制访问高权限功能,例如店员绕过店主权限篡改财务数据。水平越权则导致用户能访问同级别的其他账户资源,如订单查询接口未绑定用户 ID,用户可通过修改订单号查看他人订单信息。

4. 第三方应用滥用

大量第三方工具存在无授权访问用户数据的恶劣行为,如支付页面违规植入追踪代码导致信用卡信息泄露。开源组件漏洞同样危险,Ollama 大语言模型平台默认未启用认证,攻击者可随意调用 API,窃取模型资产或篡改配置。

如何应对未授权访问漏洞

未授权访问漏洞作为数据安全的 “头号杀手”,其核心威胁在于攻击者绕过正常认证流程,非法获取系统权限或敏感数据,那么,我们如何从技术手段应对这些安全隐患呢?

(一)动态身份认证体系升级

  1. 多因素认证(MFA)全面落地

    • 强制要求管理后台、VPN、云服务等高风险场景启用 MFA,例如通过 “密码 + 短信验证码 + 硬件令牌” 三重验证。据 Gartner 数据,启用 MFA 可拦截 99.9% 的凭证滥用攻击。

    • 案例:美国国防部要求所有联邦系统部署 MFA 后,未授权访问事件下降 83%。

  2. 零信任架构(ZTA)深度应用

    • 摒弃 “内网默认可信” 假设,采用 “持续验证、最小权限” 原则。例如,员工访问内部系统时,每次请求均需验证设备合规性(如未越狱手机、安装最新补丁的电脑)。

    • 技术实现:通过 SDP(软件定义边界)隐藏服务器真实 IP,结合 AI 行为分析识别异常访问(如凌晨三点异地登录)。

(二)权限治理的精细化管控

  1. RBAC(角色基于访问控制)动态调整

    • 建立 “岗位 - 角色 - 权限” 映射表,定期清理僵尸账号和过度权限。例如,某银行通过自动化工具发现 32% 的离职员工账号未及时禁用。

    • 实施 “权限最小化”:开发人员仅获测试环境权限,生产环境操作需双人审批。

  2. API 接口的全生命周期防护

    • 对 API 进行身份验证(如 OAuth 2.0)、频率限制(如每分钟最多 100 次请求)和敏感数据脱敏(如隐藏身份证中间 8 位)。

    • 使用 API 网关监控异常流量,例如检测到同一 IP 短时间内调用不同用户 ID 的接口时,自动触发阻断。

(三)漏洞管理的闭环机制

  1. 资产测绘与暴露面收敛

    • 利用 fofa、Shodan 等工具扫描公网资产,重点关闭 Redis 未授权端口(6379)、Docker API(2375)等高危服务。某能源企业通过暴露面扫描,发现并修复了 17 个未备案的云存储桶。

  2. 补丁自动化部署与验证

    • 建立漏洞优先级矩阵,针对 CVE-2023-34478(VPN 身份验证绕过)等高危漏洞,48 小时内完成修复。

    • 采用 “灰度发布 + 自动化验证” 模式,避免补丁冲突导致业务中断。

http://www.xdnf.cn/news/13255.html

相关文章:

  • 求解Ax=b
  • Sonic EVM L1:沉睡的雄狮已苏醒
  • Coze工作流-故事语音转文本-语音转文本的应用
  • 从“安全密码”到测试体系:Gitee Test 赋能关键领域软件质量保障
  • LNG 应急储配站液氮利用率的调研
  • IDEA运行VUE项目报错相关
  • 线程同步:确保多线程程序的安全与高效!
  • python Day46 学习(日志Day15复习)
  • NumPy 与 OpenCV 版本兼容性深度解析:底层机制与解决方案
  • 关于 JavaScript 中 new Set() 的详解
  • 免费PDF转图片软件
  • 【Dv3Admin】系统视图登录日志API文件解析
  • C++八股 —— 单例模式
  • TCP/IP 网络编程 | 服务端 客户端的封装
  • spring boot使用HttpServletResponse实现sse后端流式输出消息
  • Ubuntu 安装 Mysql 数据库
  • 『uniapp』消息推送 unipush的对接 支持通知消息内容客户端自定义(保姆级图文)
  • STL 2迭代器
  • rknn toolkit2搭建和推理
  • DL00871-基于深度学习YOLOv11的盲人障碍物目标检测含完整数据集
  • C++11作用域枚举(Scoped Enums):从入门到精通
  • AI书签管理工具开发全记录(十九):嵌入资源处理
  • 自然语言处理——Transformer
  • LTR-381RGB-01RGB+环境光检测应用场景及客户类型主要有哪些?
  • Android15默认授权浮窗权限
  • 驭码CodeRider 2.0全栈开发实战指南:从零构建现代化电商平台
  • 【若依】框架项目部署笔记
  • LabVIEW双光子成像系统技术
  • 力扣热题100 k个一组反转链表题解
  • 由于 z(x,y) 的变化导致的影响(那部分被分给了链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