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光学原理与应用-353]:ZEMAX - 设置 - 可视化工具:2D视图、3D视图、实体模型三者的区别,以及如何设置光线的数量

在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中,2D视图、3D视图和实体模型是三种不同的可视化工具,分别用于从不同维度展示光学系统的结构、布局和物理特性。它们的核心区别体现在维度、功能、应用场景及信息呈现方式上,以下是详细对比:

一、维度与信息呈现

特性2D视图3D视图实体模型
维度二维平面投影(如X-Y、X-Z平面)三维立体空间(可旋转、缩放)三维实体化模型(含物理属性)
信息层次仅显示几何轮廓和相对位置展示空间布局和光线传播路径模拟真实物理特性(如材料、表面处理)
数据依赖基于镜头数据编辑器(LDE)的参数基于LDE参数 + 光线追迹结果基于LDE参数 + 材料数据库 + 机械结构

二、功能与应用场景

1. 2D视图:快速布局与参数验证
  • 功能
    • 以平面投影形式展示光学系统的侧面或俯视图,支持标注关键参数(如曲率半径、厚度、直径)。
    • 可叠加光线追迹结果(如近轴光线、实际光线),验证系统布局是否合理。
  • 应用场景
    • 初步设计阶段:快速检查透镜排列顺序、间距和孔径匹配。
    • 公差分析:通过标注公差范围(如厚度公差TTHI),评估制造可行性。
    • 示例
      • 在双胶合透镜设计中,用2D视图确认两片透镜的曲率半径和胶合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在反射镜系统中,用2D视图检查光路折叠角度是否满足机械安装空间限制。
2. 3D视图:空间关系与光线传播可视化
  • 功能
    • 以交互式3D模型展示光学系统的空间布局,支持旋转、缩放和平移操作。
    • 可叠加光线追迹结果(如实际光线、鬼像分析),直观显示光线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
  • 应用场景
    • 复杂系统设计:如手机镜头、显微镜物镜,需验证多透镜组的空间对齐和光线覆盖范围。
    • 杂散光分析:通过3D视图观察鬼像或散射光的传播路径,优化系统结构以减少杂散光。
    • 示例
      • 在卡塞格林望远镜设计中,用3D视图确认主镜和副镜的相对位置及光线反射路径。
      • 在激光振镜系统中,用3D视图检查光束在非球面透镜上的入射角度和聚焦位置。
3. 实体模型:物理特性与制造仿真
  • 功能
    • 光学系统转换为实体化模型,包含材料属性(如折射率、阿贝数)、表面处理(如镀膜、磨边)和机械结构(如螺纹、卡槽)。
    • 支持导出为STEP/IGES格式,用于机械加工或装配仿真。
  • 应用场景
    • 制造准备:与CAD软件(如SolidWorks)集成,验证光学元件与机械结构的兼容性。
    • 成本估算:通过实体模型计算材料用量和加工工时,优化设计以降低成本。
    • 示例
      • 在手机镜头设计中,用实体模型检查透镜组的机械公差(如偏心、倾斜)是否满足装配要求。
      • 在医疗内窥镜设计中,用实体模型模拟镜头与导光束的集成方式,确保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三、操作与交互性

工具操作方式交互性输出格式
2D视图固定平面投影,支持缩放和标注静态展示,无旋转功能图片(PNG/JPG)、矢量图(SVG)
3D视图鼠标交互(旋转/缩放/平移)动态展示,支持光线追迹叠加图片、3D PDF、交互式HTML
实体模型参数化建模 + 材料/机械属性分配支持有限元分析(FEA)和装配仿真STEP、IGES、STL(3D打印)

四、典型案例对比

案例1:手机镜头设计
  • 2D视图
    • 展示5片透镜的排列顺序、厚度和孔径,确认总长(TOTR)<5mm。
    • 标注各透镜的圆锥系数(Conic)和非球面系数,验证像差校正效果。
  • 3D视图
    • 旋转模型观察光束在透镜组中的传播路径,检查边缘光线是否被遮挡。
    • 叠加鬼像分析结果,优化镀膜方案以减少反射杂光。
  • 实体模型
    • 导出STEP文件至SolidWorks,检查透镜组的机械公差(如偏心≤0.01mm)。
    • 模拟装配过程,验证螺纹接口和卡槽的匹配性。
案例2:反射式望远镜设计
  • 2D视图
    • 展示主镜和副镜的曲率半径、间距及光路折叠角度,确认符合设计焦距。
    • 标注副镜的圆锥系数(K<−1),验证其为双曲面形状。
  • 3D视图
    • 旋转模型观察光线从主镜反射到副镜,再聚焦到焦平面的路径。
    • 检查副镜边缘是否遮挡主镜反射的光线。
  • 实体模型
    • 分配铝材料属性(反射率>90%),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光能损失。
    • 导出IGES文件至CNC机床,加工主镜和副镜的曲面。

五、选择建议

  • 初步设计:优先使用2D视图快速验证布局和参数。
  • 复杂系统优化:结合3D视图和光线追迹分析空间关系和杂散光。
  • 制造准备:通过实体模型导出机械文件,确保设计与生产无缝衔接。

六、附录

6.1 设置光学的数量

6.2 起始面与终止面

在光学系统设计中,起始面(Start Surface)终止面(Stop Surface)定义光线追迹范围、分析像差及优化系统的关键概念。它们不仅影响光线传播的边界,还直接关联到系统的性能评估。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与实际应用解析:

1、定义与核心功能

特性起始面终止面
定义光线追迹的起始位置,通常为物面或系统入口光线追迹的终止位置,通常为像面或系统出口
核心功能确定光线入射条件(如物距、孔径)定义系统输出边界(如像面位置、探测器尺寸)
数学意义光线追迹的初始参数(如 u,v,w 方向余弦)光线追迹的终止条件(如是否到达像面)

2、关键区别与对比

1. 位置与作用
  • 起始面
    • 位于系统最前端,可能是实物面(如光源)、虚拟物面(如无限远物点)或光阑面(如孔径光阑)。
    • 示例:在显微镜系统中,起始面为样品表面;在望远镜系统中,起始面为无限远物点。
  • 终止面
    • 位于系统最后端,通常是像面(如CCD传感器)、探测器或出射光瞳。
    • 示例:在手机镜头系统中,终止面为图像传感器表面;在激光系统中,终止面为工作面(如切割点)。
2. 参数控制
  • 起始面参数
    • 物距(Object Distance):定义物体到起始面的距离(正值为实物,负值为虚物)。
    • 孔径类型(Aperture Type):控制入射光线的边界(如圆形、矩形、环形孔径)。
    • 波长(Wavelength):设定光线追迹的光源波长(如可见光、红外光)。
  • 终止面参数
    • 像面位置(Image Plane):定义光线聚焦的平面位置。
    • 探测器尺寸(Detector Size):限制可接收光线的区域(如CCD的像素尺寸)。
    • 像差分析范围(Field Height):定义视场范围(如全视场、半视场)。
3. 光线追迹逻辑
  • 起始面到终止面
    • 光线从起始面出发,依次通过系统中的每个光学面(如透镜、反射镜),最终到达终止面。
    • 示例:在卡塞格林望远镜中,光线从无限远物点(起始面)经主镜反射、副镜反射后,聚焦到像面(终止面)。
  • 终止面反馈
    • 若光线未到达终止面(如被遮挡或发散),则视为无效光线,不参与像差分析。
    • 示例:在激光切割系统中,若光线未聚焦到工作面(终止面),则切割效果失效。
http://www.xdnf.cn/news/19357.html

相关文章:

  • 财务的三张报表:现金流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 Spring/Spring MVC/iBATIS 应用 HTTP 到 HTTPS 迁移技术方案
  • 基于i.MX6ULL的RAM Disk驱动开发
  • 【开题答辩全过程】以 付费自习室系统小程序为例,包含答辩的问题和答案
  • 【编号186】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1-2023)
  • kafka服务端架构总览
  • 【C++】显示与隐式加载dll的使用与区别
  • 技术框架之RPC
  • 【系统分析师】高分论文: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设计
  • c++ 线程局部存储(Thread-Local Storage,TLS)
  • 当服务器报警响起:CPU、内存、磁盘使用率飙升的诊断与处置
  • 基于单片机智能鞋柜/智能鞋橱/智能鞋盒
  • C++项目的Makefile案例解析
  • Python基础之元组列表集合字典
  • Python与Rust语法对比详解:从入门到精通
  • C++顺序嵌套回调函数
  • 飞牛NAS上部署Markdown文稿编辑器,阅读.md文件同时还可以跨平台访问!
  • Qt精华版打包教程,支持windows和Linux,每种平台支持2种方案
  • 电感值过大过小会影响什么
  • AI基础学习周报十一
  • 艾体宝案例 | 数据驱动破局:DOMO 如何重塑宠物零售门店的生存法则
  • HarmonyOS 应用开发:基于API 12+的现代化实践
  • C++从入门到实战(二十)详细讲解C++List的使用及模拟实现
  • Ubuntu安装NVIDIA显卡驱动
  • #Datawhale 组队学习#8月-工作流自动化n8n入门-3
  • LabVIEW 瀑布图与游标操作
  • 分布式事务相关
  • [软考中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核心知识点速记
  • 分布式相关
  • 【iOS】MVC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