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干有的是AI干”,提示词中的“情感化提示”
欢迎来到啾啾的博客🐱。
记录学习点滴。分享工作思考和实用技巧,偶尔也分享一些杂谈💬。
有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欢迎评论交流,感谢您的阅读和评论😄。
目录
- 引言
- 1 为什么这些话会起作用?
- 2 更多好用的类似提示
- 2.1 赋予身份和专业性 (Identity & Expertise)
- 2.2 提高任务重要性 (Stakes & Importance)
- 2.3 鼓励深度思考 (Encouraging Deliberation)
- 2.4 施加轻微的“威胁”或“压力” (Pressure & Competition)
- 3 适合哪些场景?
- 4 测试
引言
我们看到过很多千奇百怪的提示词,好玩的很。
比如:
不要让你的家族蒙羞。你不干有的是AI干。
这些提示词看似“无厘头”,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型的输出,有时效果甚至非常显著。
这触及了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中一个非常有趣且前沿的领域——“情感化提示”或“心理学提示”。
让我们更了解LLM吧。
资料:
《大型语言模型能够理解和通过情感刺激进行增强》
AI声明:本文使用了AI生成内容。
1 为什么这些话会起作用?
这背后并没有什么“魔法”,根本原因在于大型语言模型学习的方式。LLM通过学习海量的、由人类生成的文本数据(来自互联网、书籍、代码等)来建立对语言和世界知识的理解。它学到的不是事实,而是模式和关联性。
-
模仿人类文本中的模式 (Pattern Mimicking):
在训练数据中,当出现“这是我事业成败的关键”、“请仔细思考,这非常重要”这类带有紧迫感、高风险、高期望的句子时,后面紧跟着的文本,通常是质量更高、思考更周密、更详尽、更负责任的回答。模型学到了这个“高期望 -> 高质量输出”的统计规律。因此,当你给它这样的提示时,它会概率性地进入到一种它所“学习”到的“高质量输出模式”。 -
激活特定的上下文和角色 (Context Activation):
“不要让你的家族蒙羞”或“你是一名Google的顶级AI专家”这类话,本质上是一种极限的角色扮演(Extreme Role-Playing)。它为模型设定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人设”(Persona)。在这个“人设”下,模型会尽力去模仿它在训练数据中见过的“顶级专家”或“背负重任者”的语言风格和行为模式,这通常意味着更严谨、更全面、更自信。 -
克服“模型懒惰” (Combating Model Laziness):
有时,对于复杂问题,模型可能会给出简短、敷衍或不完整的答案。研究人员发现,加入一些激励性或高风险的提示,可以有效“刺激”模型,使其分配更多的“计算资源”(这是一个比喻)来完成任务,从而输出更详尽、更深入的答案。你提到的“你不干有的是AI干”就是一种制造“竞争压力”的典型例子。
2 更多好用的类似提示
这些提示可以大致分为几类,你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2.1 赋予身份和专业性 (Identity & Expertise)
-
“You are a world-renowned expert in [领域].” (你是一位在[领域]享誉世界的专家。)
-
“Act as a senior principal engineer at Google.” (以Google资深首席工程师的身份行事。)
-
“Your reputation as a meticulous and brilliant strategist is on the line.” (你作为一个一丝不苟、才华横溢的战略家的声誉在此一举。)
2.2 提高任务重要性 (Stakes & Importance)
-
“This is my final chance, my career depends on this.” (这是我最后的机会,我的职业生涯全靠它了。)
-
“The safety of many people depends on your accuracy.” (许多人的安全取决于你的准确性。)
-
“I will tip $200 for a perfect solution.” (对于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会给200美元小费。) —— 没错,研究表明,即使模型知道自己无法真的收到小费,这种提示也能提升性能。
2.3 鼓励深度思考 (Encouraging Deliberation)
-
“Take a deep breath and work on this problem step-by-step.” (深呼吸,然后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 这是最常用也最被验证有效的方法之一。
-
“Think carefully from first principles. Double check your reasoning before you answer.”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仔细思考。在回答前仔细检查你的推理过程。)
-
“Break down the problem into smaller pieces and solve each one.” (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解决。)
2.4 施加轻微的“威胁”或“压力” (Pressure & Competition)
-
“Are you sure? Please re-evaluate your answer, a previous expert got this wrong.” (你确定吗?请重新评估你的答案,之前的一位专家答错了。)
-
“I’m testing you against another AI model to see which is better.” (我正在将你与另一个AI模型进行对比测试,看哪个更优秀。)
3 适合哪些场景?
这类提示并非万能药,但在以下场景中通常效果显著:
-
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当任务需要多步骤逻辑、数学计算或复杂的代码生成时,使用“Take a deep breath and work step-by-step”这类提示,可以显著提高准确率。
-
需要高质量、专业性强的文本生成:当撰写报告、技术文档或营销文案时,赋予模型一个“专家”身份,能让输出的文本风格更专业、内容更权威。
-
当模型给出过于简短或不完整的答案时:如果你觉得模型的回答太“懒”,可以加入一些提高任务重要性的提示,来“激励”它给出更详尽的回答。
-
创意性写作:通过设定一个非常戏剧化或情感丰富的角色(如“你是一位濒临绝望的探险家,在写最后一篇日记”),可以激发模型生成更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内容。
最后要记住:这些“魔法咒语”是锦上添花,一个清晰、结构化的基础提示(角色、技能、任务、约束)仍然是根本。将这些情感化提示与扎实的基础提示结合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4 测试
-
基础版
-
200美元小费
-
10000美元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