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网络基础11 上公网--Internet接入技术

一、Internet接入基础

  1. 接入网定义

    •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CPN/CPE到运营商CO的接入)。

    • 传输介质:电话线(DSL)、光纤(FTTx)、同轴电缆(Cable)、无线电波(WLAN)、电力线(BPL)。

  2. 宽带接入技术分类

    技术类型代表技术适用场景
    有线接入DSL、FTTx(FTTH/FTTB/FTTC)家庭/企业固定接入
    无线接入WLAN/WiMAX/3G/4G/卫星移动场景/偏远地区
    混合接入EOC(以太网同轴)广电网络改造
  3. ChinaNet网络架构


二、接入认证技术

1. PPPoE认证
  • 工作流程

    1. 发现阶段(广播PADI → 单播PADO/PADR → 分配Session ID)。

    2. 会话阶段(PPP协商LCP/认证/NCP → 数据传输)。

  • 协议栈

    • IP → PPP → PPPoE → Ethernet

  • 关键配置

    • 服务端

      bba-group pppoe global virtual-template 1
      ip local pool pppoe-pool 133.7.3.2 133.7.3.254
      interface Virtual-Template1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pppoe-poolppp authentication pap chap
    • 客户端(路由器)

          interface Dialer1 ip address negotiated ppp pap sent-username pppoe password pppoe

2. Portal认证
  • 工作流程

    1. PC通过DHCP获取IP(受限访问Portal服务器)。

    2. 用户提交账号密码至Portal Web页面。

    3. Portal服务器向BAS转发认证信息。

    4. BAS通过RADIUS验证后开放全网访问。


三、NAT技术详解

1. 核心概念
  • 作用:解决IPv4公网地址短缺,实现私网(RFC1918)访问公网。

  • 私有地址段
    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

2. NAT分类
类型特点适用场景
静态NAT一对一IP映射(手工配置)对外提供固定服务的服务器
动态NAT多对多IP映射(地址池动态分配)企业多主机上网
PAT(NAPT)多对一IP+端口转换(overload关键字)家庭/中小企业共享公网IP

         动态NAT:只转换IP地址,没有节省地址。路由器的 NAT地址转换表由内网设备上公网
的数据流触发形成的。
动态PAT:转换IP地址和端口,节省公网IP地址。路由器的 NAT地址转换表由内网设备
上公网的数据流触发形成的。
静态NAT:只转换IP地址,没有节省地址。路由器的 NAT地址转换表由管理员手工固定。
静态PAT:转换IP地址和端口,节省公网IP地址。路由器的 NAT地址转换表由管理员手工固定。

3. NAT工作原理
  • 出方向转换(私→公):

    1. 匹配ACL允许的流量触发NAT。

    2. 源IP/端口替换为公网地址(首包建表,后续查表)。

  • 入方向转换(公→私):

    1. 公网IP匹配NAT表项还原为私网IP。

    2. 路由转发至内网主机。

  • 端口映射配置(对外服务):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0.1.6.139 80 189.7.3.5 80 extendable
4. 高级特性:NAT ALG
  • 作用:解析应用层协议内嵌地址(如FTP控制信令)。

  • 示例
    FTP服务器返回"S=10.0.0.1 P=5001" → NAT转换为公网地址"S=198.76.28.11 P=2002"

5. 厂商实现差异
厂商NAT处理顺序
思科出接口:ACL → NAT
华为/华三出接口:NAT → ACL

四、典型应用案例

案例1:企业固定公网IP

案例2:PPPoE动态IP
  • 需求:动态IP环境提供对外服务。

  • 方案

    1. PAT实现内网共享上网。

    2. 端口映射+动态DNS(如花生壳)绑定域名。


五、关键总结

模块核心要点
接入技术FTTx是主流方向,无线/电力补充覆盖
认证方式PPPoE(主流宽带认证) vs Portal(公共场所认证)
NAT核心价值解决IPv4地址短缺,实现私网访问公网
NAT配置重点区分静态(服务发布)/动态(上网)、注意ALG支持
企业部署建议固定IP用静态NAT+端口映射;动态IP需结合DDNS

附:技术缩略语表

  • CPN:用户驻地网络

  • BAS:宽带接入服务器

  • ALG:应用层网关

  • FTTH:光纤到户

  • PAT:端口地址转换(NAPT)

http://www.xdnf.cn/news/15588.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 eval函数详解 - 用法、风险与安全替代方案
  • NLP——迁移学习
  • SQLite的可视化界面软件的安装
  • 【后端】.NET Core API框架搭建(8) --配置使用RabbitMQ
  • Kotlin属性重写
  • C++ AVL树实现详解:平衡二叉搜索树的原理与代码实现
  • 深度学习之神经网络(二)
  • cell2location复现
  • Clip微调系列:《CLIP-Adapter: Better Vision-Language Models with FeatureAdapters》
  • 深度学习中的注意力机制:原理、应用与实践
  • STM32-RTC内部时钟
  • 力扣 hot100 Day46
  • LVS集群实践
  • 前后端分离项目中的接口设计与调用流程——以高仙机器人集成为例
  • 数字ic后端设计从入门到精通11(含fusion compiler, tcl教学)全定制设计入门
  • 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析模型:从文本数据到模型部署
  • c语言-数据结构-二叉树的遍历
  • [特殊字符] 第1篇:什么是SQL?数据库是啥?我能吃吗?
  • [特殊字符] Electron 中的 `global` 变量
  • 用Amazon Q Developer助力Python快捷软件开发
  • 创建SprngBoot项目的四种方式
  • 网络编程(数据库)
  • oracle服务器定时备份Windows Server
  • 服务攻防-Java组件安全数据处理FastJsonJackSonXStream自动BP插件CVE漏洞
  • vue中后端返回数据流,前端实现导出下载
  • Flutter基础(前端教程①①-底部导航栏)
  • 【动归解题套路框架】【带备忘录的递归】【最优子结构】【自下而上DP table】
  • FunASR Paraformer-zh:高效中文端到端语音识别方案全解
  • Linux运维新手的修炼手扎之第19天
  • 【从零开始学习大模型】什么是MC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