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从零开始学习大模型】什么是MCP协议

目录

MCP介绍

传统接口对接的典型流程与举例

MCP的作用


MCP介绍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即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一种由 Anthropic 发布的开放协议。它旨在为大语言模型提供一种标准化方式,以访问外部的上下文数据源与工具。

在 Trae 中,MCP 充当了连接外部工具与智能体之间的桥梁,让 Trae 能够调用各种外部接口,为开发带来诸多便利。具体如下:

  • 实现原理:MCP 采用客户端 - 服务器架构。Trae 中的智能体作为 MCP 客户端,可以向 MCP Server 发起请求。MCP Server 则负责处理请求,它能够将数据库等外部资源作为数据实体暴露给 AI 模型,然后根据请求调用相应资源,完成任务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调用方式:打开 Trae IDE,点击右上角的设置图标,选择 “MCP” 进入配置页面。可通过 MCP 市场添加官方提供的 MCP Server,部分配置简单的只需要提供对应的信息,如配置 GitHub MCP Server 只需输入 GitHub 的 Access Token。也可以手动配置 MCP Server,将服务器介绍页面中的 JSON 配置内容粘贴至输入框,并将 env 信息替换为真实信息,配置完成后选择 “Builder with MCP” 智能体,即可通过 AI 助手调用数据库等外部服务。
  • 优势体现:通过 MCP 协议,Trae 无需重新开发复杂的接口对接程序,就能与多种数据库系统进行交互,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技术难度。同时,开发者可以直接在 Trae 环境中获取数据库数据并处理,无需在不同工具和平台之间切换,提高了开发效率,让开发过程更加流畅和高效。

传统的接口对接是指不同系统(如应用程序、数据库、第三方服务等)之间通过自定义或标准化的接口规则,实现数据交互和功能调用的过程。它是后端开发的核心工作之一,因为后端的主要职责就是处理数据流转、系统集成和业务逻辑,而接口对接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手段。

传统接口对接的典型流程与举例

以 “应用程序调用数据库获取用户信息” 为例,传统接口对接的步骤通常是:

  1. 确定接口类型与协议
    数据库本身提供底层接口(如 MySQL 的 C API、Oracle 的 OCI),但应用程序一般不会直接调用,而是通过中间层(如后端服务)封装成更易用的接口。

    • 协议:常用 HTTP/HTTPS(RESTful API)、TCP(自定义协议)等。
    • 数据格式:常用 JSON、XML、CSV 等。
  2. 开发接口层(后端代码实现)
    后端开发者需要编写代码,连接数据库并封装查询逻辑,对外提供统一接口。
    例如,用 Java(Spring Boot)开发一个查询用户信息的接口:

    // 1. 配置数据库连接(通过JDBC或ORM框架如MyBatis)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DataSourceConfig {@Beanpublic DataSource dataSource() {// 配置数据库URL、用户名、密码等DruidDataSource dataSource = new DruidDataSource();dataSource.set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user_db");dataSource.setUsername("root");dataSource.setPassword("123456");return dataSource;}
    }// 2. 编写接口逻辑(查询用户信息)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Autowired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定义HTTP接口:通过用户ID查询信息@GetMapping("/api/user/{id}")public ResponseEntity<User> getUserById(@PathVariable Long id) {User user = userService.findById(id); // 调用服务层查询数据库if (user == null) {return ResponseEntity.notFound().build();}return ResponseEntity.ok(user);}
    }
    
  3. 处理数据转换与校验
    后端需要将数据库返回的原始数据(如 MySQL 的查询结果集)转换为接口约定的格式(如 JSON),同时进行参数校验(如判断用户 ID 是否合法)、权限验证(如检查调用者是否有权限查询该用户)等。
    例如,将数据库查询结果转换为 JSON:

    // 接口返回的JSON格式
    {"id": 1001,"username": "zhangsan","email": "zhangsan@example.com"
    }
    

  4. 调试与维护接口

    • 开发完成后,需要用工具(如 Postman)测试接口是否正常返回数据。
    • 若数据库地址变更、字段新增,需修改后端代码中的连接配置或查询逻辑,重新部署服务才能生效。

MCP的作用

传统接口对接中,不同外部系统(如 MySQL、PostgreSQL、GitHub、支付接口等)的交互方式各不相同:

  • 数据库需要写 SQL、处理 JDBC 连接;
  • 第三方 API 需要遵循其特定的参数格式、认证方式(如 OAuth2.0);
  • 工具类服务(如日志分析工具)可能有自定义协议。

而 MCP 协议通过统一的规范定义了 “智能体如何请求外部系统”“外部系统如何返回结果” 的流程,相当于为所有外部系统提供了一个 “通用翻译器”。开发者无需为每个系统单独编写对接代码,只需通过 MCP 协议的标准接口即可调用,大幅减少重复劳动。

http://www.xdnf.cn/news/15558.html

相关文章:

  • PostGres超过最大连接数报错
  • 多级缓存架构与热点探测系统核心技术解析
  • AI时代基础入门
  • 测试学习之——Pytest Day2
  • 深入理解 Kafka 核心:主题、分区与副本的协同机制
  • Scalefusion 与 EasyControl 对比:轻量级方案与全功能 IoT MDM 的深度碰撞
  • spring容器的bean是单例还是多例的?线程安全吗?
  • AI编程神器 Claude Code 安装及使用体验
  • SQLSERVER清理日志
  • 【28】MFC入门到精通——MFC串口 Combobox 控件实现串口号
  •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OOP)详解:通俗易懂的全面指南
  • HTTP vs HTTPS
  • Linux驱动基础:阻塞、休眠、poll、异步通知
  • 探究Netty 4.2.x版本
  • 增程式汽车底盘设计cad【9张】三维图+设计说明书
  • 单列集合顶层接口Collection
  • 医疗AI“全栈原生态“系统设计路径分析
  • 【游戏引擎之路】登神长阶(十八):3天制作Galgame引擎《Galplayer》——无敌之道心
  • 用AI做带货视频评论分析进阶提分【Datawhale AI 夏令营】
  • LLM大语言模型不适合统计算数,可以让大模型根据数据自己建表、插入数据、编写查询sql统计
  • 加速度传感器的用途与应用
  • es启动问题解决
  • 【C#】实体类定义的是long和值识别到的是Int64,实体类反射容易出现Object does not match target type
  • 高性能架构模式——高性能NoSQL
  • 【MySQL基础】MySQL事务详解:原理、特性与实战应用
  • 用PyTorch手写透视变换
  • 嵌入式学习-PyTorch(5)-day22
  • Towards Low Light Enhancement with RAW Images 论文阅读
  • ASP.NET Core Hosting Bundle
  • Debian 12中利用dpkg命令安装MariaDB 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