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基础入门
文章目录
- 基础概念介绍
- 大模型工作流程
- 调用大模型参数
- 提示词工程
- Agent
- Agent是什么
- Agent流程图
- 自己创建一个Agent
- 添加记忆
- 添加工具
- 其他Agent框架
基础概念介绍
人工智能概念简介:
现在的大模型都是通过深度学习这种算法学习出来的
大模型工作流程
1.分词
对输入的句子进行分词,比如我想去北京, 拆分成【我,想,去,北京】 (分词有不同的拆分策略,比如一个字一个字,或者说根据常用词语等)
拆分出来的单个的词都对应一个token, 每一个token又对应一个token id,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一个token id列表。
2.根据给定的文本预测下一个token
根据第一步我们得到了一个token列表,第二步其实就是开始生成,根据最大概率原则生成下一个token。再把新生成的token加入到列表中,如此循环往复,这个过程叫做自回归。直至输出特殊token(如句号对应的token)或者长度达到阈值。
这个概率是怎么预测的呢? 是通过Transformer预测的。
调用大模型参数
temperature(温度):
语义相似度,一般是0-1,当为0的时候,同一个问题的回复的相似度是最高的,也更贴合人类的回复。
为1的时候是最低的,这个时候回复就倾向于不同的结果,会更具有发散性,但并不是很直接准确。
提示词工程
提示词决定了大模型给我们怎样的反馈,答案正确与否, 所以提示词很关键
怎样用提示词?
1.明确目标: 你希望大模型为你做什么
2.对于复杂任务,自己拆分步骤,引导大模型
3.明确上下文,给出自己的背景信息
Agent
Agent是什么
大模型可以接受输入,可以分析&推理,但是缺无法进行规划,思考,无法调用外部工具,资源去解决问题,也无法拥有人类的记忆能力。
AI Agent是基于LLM(大语言模型)的能够自主理解,规划,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
更直白的理解就是基于LLM的代理人,本质上还是涌现LLM的能力,Agent的大脑还是LLM.
Agent的设计是为了解决大模型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涉及多个任务或者说外部数据的情况。
Agent流程图
Planning(规划) :
智能体会对任务进行拆分, 并规划任务执行流程,同时对执行过程进行反思和思考,从而决定是否继续执行任务或者是结束任务
Memory(记忆):
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指的是外部知识库,通常用向量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搜索。 长期存在
短期记忆指的是一次任务的上下文, 任务结束清空
Tools(工具库):
为智能体配备的工具API, 比如:数据库搜索,代码执行器, 计算器等等。
Action(执行):
最后就是执行,根据规划和记忆进行执行,这个过程中可能调用外部的API.
自己创建一个Agent
其实已经有开源的Agent框架了,比如说LangChain,我们只需要调用接口即可。
添加记忆
添加工具
其他Agent框架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均会及时回复呀.
我是bling,未来不会太差,只要我们不要太懒就行, 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