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idian本地笔记工具:构建知识网络关联笔记,支持Markdown与插件生态及知识图谱生成
之前跟你们聊过能一行命令处理音视频的 FFmpeg,今天换个偏向知识管理的方向 —— 给你们安利一个 Github 上的「Obsidian」,它是个本地笔记工具,仓库地址虽然主要在官网(Obsidian - Sharpen your thinking),但 Github 上也有很多用户分享的插件和配置方案(https://github.com/obsidianmd),它能把你的笔记用 “链接” 串起来,像搭积木一样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不管是记学习笔记、整理工作思路,还是写文章大纲,都特别顺手。小索奇上次备考某个证书,用它把零散的知识点写成笔记,再用链接把 “公式推导”“例题解析”“易错点总结” 连起来,复习的时候点一下链接就能跳转到相关内容,比翻厚厚的笔记本高效多了!
你有没有过记笔记时 “知识点散成一团” 的经历?比如学编程时,记了 “Python 列表操作” 的笔记,又记了 “列表推导式” 的用法,还有 “列表与字典转换” 的技巧,这些内容明明相关,却分散在不同的笔记里,复习时想找关联内容得翻遍整个笔记本;或者做项目规划时,写了 “需求文档”“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却没办法快速看到 “某个任务对应的需求点”,只能来回切换文档。但用 Obsidian 就不一样,比如你写 “Python 列表操作” 的笔记时,遇到 “列表推导式”,可以直接用 “[[列表推导式]]” 这样的格式插入链接,等你写完 “列表推导式” 的笔记后,点击这个链接就能直接跳转过去,两个知识点瞬间就关联起来了。小索奇现在记任何笔记,都会主动加关联链接,时间久了,笔记之间形成一张 “知识网”,想找某个内容时,顺着链接就能挖到所有相关信息,再也不用 “大海捞针”。
而且它支持 “本地存储”,所有笔记都以 Markdown 格式存在你自己的电脑里,不用担心平台倒闭导致笔记丢失,也不用怕内容被泄露。比如你在 Obsidian 里写的笔记,会自动存在你选的文件夹里,每个笔记都是独立的.md 文件,用记事本打开也能看,完全不用依赖软件。小索奇有个朋友之前用在线笔记工具,结果平台停服,辛苦写的笔记差点找不回来,后来换成 Obsidian,把笔记存在自己的移动硬盘里,安全感拉满。另外,它还支持离线使用,没网的时候也能写笔记、看笔记,出差路上想整理思路,打开软件就能用,特别方便。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它是不是只能记文字啊?能不能插图片、表格这些?” 当然可以!它完全支持 Markdown 语法,能插图片、画表格、写代码块,甚至能嵌入思维导图。比如你想在笔记里插一张流程图,直接用 Mermaid 语法写:
预览的时候就能看到清晰的流程图,不用再单独打开画图软件。小索奇上次写项目计划,用这个功能在笔记里直接画了任务流程图,团队成员看笔记时一眼就懂了工作流程,不用再额外发流程图文件。
它还有个超实用的 “插件生态”,Github 上有上千个用户开发的免费插件,比如 “Calendar” 插件能帮你按日期整理笔记,“Excalidraw” 插件能在笔记里手绘草图,“Zotero Integration” 插件能关联文献管理工具,你想要的功能几乎都能找到插件实现。小索奇之前想在笔记里加 “单词背诵” 功能,搜了下发现有个 “Spaced Repetition” 插件,能把笔记里的重点内容做成卡片,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醒你复习,用了这个插件,记专业术语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不过要注意,插件不用装太多,选几个常用的就行,装多了反而会让软件变卡。
另外,它还能生成 “知识图谱”,在软件左侧点击 “图谱” 按钮,就能看到你所有笔记之间的关联关系,每个笔记是一个节点,链接是节点之间的线,哪个知识点关联多、哪个知识点比较孤立,一目了然。小索奇每次学完一个章节,都会看一下知识图谱,要是发现某个知识点没和其他内容关联,就会补充链接,慢慢让知识网络更完整,这样记忆也更牢固。
你们平时记笔记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 “知识点散”“找内容难”“担心笔记丢失” 的情况?或者有没有用过其他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在评论区跟小索奇聊聊,其实好的笔记工具不是 “帮你存文字”,而是帮你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让你记住的知识能真正用起来,对吧?
搜索关注【即兴小索奇】,获取更多好用工具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