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企业级WEB应用服务器TOMCAT
一.tomcat的功能介绍
Tomcat 服务器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Tomcat具有处理HTML页面的功能,它还是一个Servlet和JSP容器起始于SUN公司的一个Servlet的参考实现项目 Java Web Server,开发者是James Duncan Davidson, 在1999年,将项目贡献给了apache软件基金会(ASF),和ASF现有的项目 JServ 合并,并开源成为顶级 项目 Tomcat 仅仅实现了Java EE规范中与Servlet、JSP相关的类库,是JavaEE不完整实现。 1999年发布初始版本是Tomcat 3.0,实现了Servlet 2.2 和 JSP 1.1规范。 Tomcat 4.x发布时,内建了Catalina(Servlet容器)和 Jasper(JSP engine)等
Tomcat已更新到9.0.x版本,但主流版本为8.x和7.x
1.1 安装tomcat
查看java版本
java运行的环境目录
java的运行环境
解压并安装tomcat
1.2 tomcat的文件结构和组成
目录结构
查看tomcat相关目录和文件
1.3 生成tomcat的启动文件
配置文件:/usr/local/tomcat/conf/tomcat.conf
设置环境文件:/usr/local/tomcat/conf/tomcat.conf
完成后启动tomcat服务
二.结合反向代理实现tomcat部署
2.1 常见部署方式介绍
1.standalone模式,Tomcat单独运行,直接接受用户的请求,不推荐。
2.反向代理,单机运行,提供了一个Nginx作为反向代理,可以做到静态由nginx提供响应,动态jsp代理给Tomcat
LNMT:Linux + Nginx + MySQL + Tomcat
LAMT:Linux + Apache(Httpd)+ MySQL + Tomcat 前置一台Nginx,给多台Tomcat实例做3.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调度,Tomcat上部署的纯动态页面更适合
LNMT:Linux + Nginx + MySQL + Tomcat
4.多级代理
LNNMT:Linux + Nginx + Nginx + MySQL + Tomcat
2.2 利用nginx实现反向代理
利用nginx反向代理功能,实现图中的代理功能,将用户请求全部转发至指定的同一个tomcat主机 利用nginx指令proxy_pass 可以向后端服务器转发请求报文,并且在转发时会保留客户端的请求报文中的host首部
配置文件:/usr/local/nginx/conf.d/vhosts.conf
重启服务后检测(需关闭火墙)
2.3 实现tomcat中的负载均衡
动态服务器的问题,往往就是并发能力太弱,往往需要多台动态服务器一起提供服务。如何把并发的压 力分摊,这就需要调度,采用一定的调度策略,将请求分发给不同的服务器,这就是Load Balance负载 均衡。
当单机Tomcat,演化出多机多级部署的时候,一个问题便凸显出来,这就是Session。而这个问题的由 来,都是由于HTTP协议在设计之初没有想到未来的发展。
2.3.1 HTTP的无状态,有连接和短连接
1.无状态:指的是服务器端无法知道2次请求之间的联系,即使是前后2次请求来自同一个浏览器,也 没有任何数据能够判断出是同一个浏览器的请求。后来可以通过cookie、session机制来判断。
浏览器端第一次HTTP请求服务器端时,在服务器端使用session这种技术,就可以在服务器端 产生一个随机值即SessionID发给浏览器端,浏览器端收到后会保持这个SessionID在Cookie当 中,这个Cookie值一般不能持久存储,浏览器关闭就消失。浏览器在每一次提交HTTP请求的 时候会把这个SessionID传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就可以通过比对知道是谁了
Session通常会保存在服务器端内存中,如果没有持久化,则易丢失
Session会定时过期。过期后浏览器如果再访问,服务端发现没有此ID,将给浏览器端重新发新的SessionID
更换浏览器也将重新获得新的SessionID
2.有连接:是因为它基于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需要3次握手、4次断开。
3.短连接:Http 1.1之前,都是一个请求一个连接,而Tcp的连接创建销毁成本高,对服务器有很大的 影响。所以,自Http 1.1开始,支持keep-alive,默认也开启,一个连接打开后,会保持一段时间 (可设置),浏览器再访问该服务器就使用这个Tcp连接,减轻了服务器压力,提高了效率。
服务器端如果故障,即使Session被持久化了,但是服务没有恢复前都不能使用这些SessionID。
如果使用HAProxy或者Nginx等做负载均衡器,调度到了不同的Tomcat上,那么也会出现找不到 SessionID的情况。
2.3.2 tomcat负载均衡实现
更新服务并测试
三.Memcached
3.1 Memcached简介
Memcached 只支持能序列化的数据类型,不支持持久化,基于Key-Value的内存缓存系统memcached 虽然没有像redis所具备的数据持久化功能,比如RDB和AOF都没有,但是可以通过做集群同步的方式, 让各memcached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同步,从而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即保证各memcached的数据是一样 的,即使有任何一台 memcached 发生故障,只要集群中有一台 memcached 可用就不会出现数据丢 失,当其他memcached 重新加入到集群的时候,可以自动从有数据的memcached 当中自动获取数据并提供服务。
Memcached 借助了操作系统的 libevent 工具做高效的读写。libevent是个程序库,它将Linux的epoll、 BSD类操作系统的kqueue等事件处理功能封装成统一的接口。即使对服务器的连接数增加,也能发挥高 性能。memcached使用这个libevent库,因此能在Linux、BSD、Solaris等操作系统上发挥其高性能
Memcached 支持最大的内存存储对象为1M,超过1M的数据可以使用客户端压缩或拆分报包放到多个 key中,比较大的数据在进行读取的时候需要消耗的时间比较长,memcached 最适合保存用户的 session实现session共享
Memcached存储数据时, Memcached会去申请1MB的内存, 把该块内存称为一个slab, 也称为一个page
Memcached 支持多种开发语言,包括:JAVA,C,Python,PHP,C#,Ruby,Perl等
Memcached 官网:http://memcached.org/
3.2 memcached的安装与启动
3.3 memcached的操作命令
五种基本 memcached 命令执行最简单的操作。这些命令和操作包括:
set
add
replace
get
delete
#前三个命令是用于操作存储在 memcached 中的键值对的标准修改命令,都使用如下所示的语法: command <key> <flags> <expiration time> <bytes>
<value>
#参数说明如下:
command set/add/replace key
key 用于查找缓存值
flags 可以包括键值对的整型参数,客户机使用它存储关于键值对的额外信息
expiration time 在缓存中保存键值对的时间长度(以秒为单位,0 表示永远)
bytes 在缓存中存储的字节数
value 存储的值(始终位于第二行)
#增加key,过期时间为秒,bytes为存储数据的字节数
add key flags exptime bytes
示例(下图以增加为例):
四.session共享服务器
4.1 msm 介绍
msm(memcached session manager)提供将Tomcat的session保持到memcached可以实现高可用。 项目早期托管在google code,目前在Github
github网站链接: https://github.com/magro/memcached-session-manager
支持Tomcat的 6.x、7.x、8.x、9.x
1.Tomcat的Session管理类,Tomcat版本不同
memcached-session-manager-2.3.2.jar
memcached-session-manager-tc9-2.3.2.jar
2.Session数据的序列化、反序列化类
官方推荐kyro
在webapp中WEB-INF/lib/下
3.驱动类
memcached(spymemcached.jar)
Redis(jedis.jar)
4.2 安装
安装后需重启服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