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坦类促智药物的异同
吡拉西坦及其主要同类药物的深度研究报告
以下表格总结了本报告所讨论的主要拉西坦类药物的关键特性,以便进行直接比较。
表1:主要拉西坦类药物特性比较
特性 | 吡拉西坦 (Piracetam) | 阿尼西坦 (Aniracetam) | 奥拉西坦 (Oxiracetam) | 普拉西坦 (Pramiracetam) | 苯基吡拉西坦 (Phenylpiracetam) | 左乙拉西坦 (Levetiracetam) |
主要用途 | 促智/认知增强, 肌阵挛 | 促智/抗焦虑 | 促智/认知增强 | 促智/认知增强 | 促智/兴奋剂 | 抗惊厥药 |
关键作用机制 | 细胞膜流动性, AMPA调节 (弱), 线粒体功能, 血管效应 {2} | AMPA调节, 胆碱能调节, 抗焦虑 {1} | AMPA调节, 神经保护 (抗炎) {2} | 高亲和力胆碱摄取 (HACU) 激活 {88} |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 (DRI/NDRI), AMPA调节 {1} | SV2A配体 {1} |
口服生物利用度 (%) | ~100 {7} | 快速首过代谢,母体药物低 {48} (具体数值未统一) | 56-82 {61} | 未明确提供 (普拉西坦) | ~100 {115} | ~100 {124} |
消除半衰期 (h) | 血浆: 4-5, 脑脊液: ~8.5 {7} | 母体药物: ~0.5, 主要代谢物更长 {48} | ~8 (健康成人), 肾功能不全时延长 {23} | 4.5-6.5 {87} | 3-5 {115} | 6-8 (成人) {124} |
主要代谢途径 | 极少/无代谢 {7} | 广泛肝脏水解 {48} | 极少/无代谢 {23} | 未明确提供 (普拉西坦) | 无代谢 {115} | 乙酰胺基团酶促水解 (非CYP) {128} |
尿中原型排泄 (%) | ~90 {7} | 母体药物极低 {48} | ~84 {23} | 未明确提供 (普拉西坦) | ~40 (尿液), ~60 (胆汁/汗液) {115} | ~66 {124} |
典型成人日剂量 | 认知: 1.2-4.8g; 肌阵挛: 可达20-24g {4} | 600-1500mg {43} | 1600mg (例如,800mg BID) {62} | 500mg (基于商业产品) {90} (临床剂量需更多数据) | 100-300mg {116} | 癫痫: 500mg-3g (起始/维持剂量因个体和剂型而异) {131} |
监管状态摘要 | 美:未批准; 欧/日:处方药; 中:批准 {4} | 美:未批准; 部分欧:处方药; 日:退市 {48} | 美:未批准; 意/中:批准 {5} | 美:未批准; 部分欧:处方药 {93} | 美:未批准; 俄:处方药; WADA禁用 {51} | 广泛批准为抗癫痫药 {11} |
主要常见副作用 | 运动过度, 神经质, 胃肠不适 {6} | 头痛, 胃肠不适, 焦虑 {43} | 通常耐受良好, 副作用少 {61} | 通常耐受良好 {87} | 失眠, 激动 (因兴奋特性) {50} | 嗜睡, 头晕, 易怒 {124} |
主要严重副作用/禁忌 | 出血风险 (抗血小板); 脑出血禁用 {6} | 肝酶相互作用可能 {43} | 肾功能不全需谨慎 {23} | 资料有限 (普拉西坦) | 兴奋剂滥用可能; WADA禁用 {115} | 行为异常, DRESS综合征 {124} |
1. 拉西坦类促智药物导论
1.1 拉西坦类药物的定义:核心化学结构与起源(GABA衍生物)
拉西坦类(Racetams)药物是一类合成化合物,其共同的化学特征是拥有一个吡咯烷酮(pyrrolidone)核心结构 {1}。许多此类药物,特别是其原型吡拉西坦(Piracetam),具有一个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2-oxo-1-pyrrolidine acetamide)的结构 {1}。
从历史上看,拉西坦类药物被认为是γ-氨基丁酸(GABA)的环状衍生物 {1}。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存在这种结构上的衍生关系,拉西坦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通常与直接的GABA能激动或调节作用有显著区别 {2}。
此类药物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64年,由罗马尼亚科学家Corneliu E. Giurgea博士开发出吡拉西坦 {2}。吡拉西坦的问世不仅引入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更催生了“促智药”(nootropic)这一药物概念。在文献中,“拉西坦类”有时也与“吡咯烷酮类”互用 {1}。此外,一些在结构上不严格符合2-吡咯烷酮环的化合物(如努培特Noopept、aloracetam、molracetam),由于其声称的相似功效或应用目的,也常被归入广义的拉西坦家族 {5}。
这种对核心化学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吡咯烷酮环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化学支架,通过在其上进行不同的化学修饰,衍生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虽然最初与GABA的结构联系为这类药物的命名和早期概念化提供了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拉西坦类药物都通过直接的GABA能机制发挥作用。事实上,许多成员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系统(特别是AMPA受体)或胆碱能系统来发挥其主要药理作用 {1},而像左乙拉西坦这样的抗惊厥药物则通过与突触囊泡蛋白SV2A结合这一独特机制起效 {1}。这种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表明,吡咯烷酮核心结构能够通过不同的化学取代基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种靶点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从认知增强到抗惊厥等不同的主要治疗效果。这种结构的多功能性也提示,基于拉西坦骨架的药物发现仍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可能产生具有新颖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化合物。
1.2 促智药概念:历史背景与演变
“促智药”(Nootropic)一词由Giurgea博士在开发吡拉西坦后创造,源于希腊语“noos”(意为心智)和“tropein”(意为朝向){5},旨在描述一类新型的精神活性药物。
根据最初的定义,促智药是指能够增强高级认知功能(如记忆、学习和注意力)的物质,尤其是在大脑功能受损(如缺氧、衰老)的情况下。其关键特征在于,它们在发挥认知增强作用的同时,不应引起镇静、兴奋或其他典型的精神药物副作用,并且具有极低的毒性 {4}。吡拉西坦是第一个被标记为促智药的化合物 {4}。在其问世后,已有超过20种类似的物质被合成出来,主要目标是改善认知能力或治疗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5}.
促智药概念的演变反映了科学探索、市场趋势以及公众对认知提升的持续追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Giurgea博士最初为吡拉西坦提出的促智药标准非常严格,强调了认知增强、神经保护、跨半球信息传递的促进、皮层下皮层控制的增强,且无常见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和低毒性 {10}。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公众兴趣的增加,许多新的化合物,包括一些拉西坦类药物和所谓的“拉西坦样”物质,也被冠以“促智药”的标签 {5}。这些后续化合物在满足所有原始标准的证据严格性方面存在差异。如今,“促智药”一词在流行文化和膳食补充剂供应商中被广泛使用,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健康个体中认知增强效果缺乏高质量临床验证的物质 {11}。这种语义上的扩展要求科学界和消费者都采取批判性的态度。明确区分那些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符合Giurgea最初标准的促智效应与广泛的营销声明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涉及健康、未受损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这也对药物研发和监管提出了挑战,即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确保声称具有促智作用的产品的安全性和真实有效性。
1.3 本报告涵盖的主要拉西坦类药物概述:吡拉西坦、阿尼西坦、奥拉西坦、普拉西坦、苯基吡拉西坦和左乙拉西坦
本报告将重点评述作为拉西坦类药物原型的吡拉西坦,并对其余几种主要的拉西坦类药物进行比较分析,这些药物包括:阿尼西坦(Aniracetam)、奥拉西坦(Oxiracetam)、普拉西坦(Pramiracetam)、苯基吡拉西坦(Phenylpiracetam,兼具促智与兴奋特性)以及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主要作为抗惊厥药)。
这些特定的拉西坦类药物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们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拥有各不相同的药理学特性,并且在全球不同地区的监管批准状况也存在差异,从而能够代表该药物类别的活性谱。
Malykh与Sadaie在2010年的一篇综述中,将拉西坦类药物分为三个主要亚组 {5}:
- 亚组1 (SG1): 具有潜在认知增强作用的化合物,包括吡拉西坦、阿尼西坦、奥拉西坦、普拉西坦和苯基吡拉西坦。
- 亚组2 (SG2): 表现出抗癫痫或抗惊厥活性的化合物,如左乙拉西坦和布瓦西坦(Brivaracetam)。
- 亚组3 (SG3): 疗效未知或未经充分验证的化合物(例如,coluracetam, fasoracetam)。 本报告将主要聚焦于SG1和SG2中特性明确的成员。
这种分类方式突显了拉西坦家族内部的一个重要分化:一支主要关注认知效应(SG1),另一支则侧重于抗惊厥特性(SG2)。尽管它们都源于共同的吡咯烷酮化学结构,但这种分化表明,对核心结构的不同修饰导致了不同的下游药理学通路和主要的治疗应用。例如,SG1类药物(吡拉西坦、阿尼西坦、奥拉西坦、普拉西坦、苯基吡拉西坦)主要因其认知增强潜力而被研究 {5},其作用机制常涉及AMPA受体、胆碱能系统或细胞膜效应 {1}。相比之下,SG2类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布瓦西坦)主要是抗惊厥剂 {5},其中左乙拉西坦的关键作用机制是与SV2A结合 {1}。理解这种分化对于靶向药物开发和恰当的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例如,避免在没有特定证据的情况下,将主要用于抗惊厥的拉西坦类药物用于促智目的。这一精心挑选的药物列表,有助于全面探索拉西坦家族内部的化学多样性和药理学多功能性,从而深入理解从一般性认知增强到特异性、强效抗惊厥作用的转变,是如何通过对共同吡咯烷酮骨架的修饰而实现的。
2. 吡拉西坦:原型拉西坦类药物
2.1 作用机制:当前理解
尽管吡拉西坦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拉西坦类药物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6}。现有证据表明,吡拉西坦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神经元和血管功能,从而在不引起镇静或过度兴奋的情况下改善认知功能 {6}。
- 细胞膜流动性/稳定性: 吡拉西坦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被认为与其对细胞膜,特别是磷脂双分子层极性头部的相互作用有关。它能够调节细胞膜的特性和流动性,这种效应在老化或受损的细胞膜中尤为显著,可能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细胞膜功能,包括物质转运和受体结合 {4}。这种对细胞膜的普遍性修复作用,可能是其在功能受损状态下产生广泛、非特异性益处的基础。
- 神经递质系统:
- 谷氨酸能系统: 吡拉西坦是AMPA受体的弱阳性变构调节剂 {1},但这一作用对其临床效果的贡献程度尚存争议 {6}。它对NMDA受体或Kainate受体无直接显著影响,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NMDA受体的密度 {16}。
- 胆碱能系统: 部分研究提示吡拉西坦可能通过毒蕈碱型胆碱能(ACh)受体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 {2},或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传递的效率 {10}。
- GABA系统: 尽管吡拉西坦是GABA的环状衍生物,但它似乎并不显著影响GABA在大脑中的代谢或GABA受体的功能 {4}。
- 线粒体功能: 吡拉西坦可能改善线粒体功能,尤其是在老化或应激条件下。这可能通过增强线粒体膜特性、增加ATP产生和改善葡萄糖利用来实现 {15}。有报道称其能增加细胞色素b5的合成,并提高线粒体膜对克雷布斯循环中间产物的通透性 {6}。
- 离子通道: 有假说认为吡拉西坦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如Na+、K+)或离子载体,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6}。研究发现它能抑制N型钙通道(CAV2.2),且抑制浓度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可达到 {6}。
- 血管效应: 吡拉西坦能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少血小板聚集,并减弱红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粘附,从而可能改善微循环 {6}。
这种多方面、通常在功能受损时更为显著的作用机制,表明吡拉西坦更像是一种大脑功能的广泛“正常化”或“修复性”药物,而非高度特异性的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 {14}。这种对细胞膜流动性和线粒体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在受损状态下的作用,提示它可能作为一种“细胞功能恢复剂”而非仅仅是特定神经递质通路的调节剂。这一特性或许能解释其相对广泛的、非靶向性的益处,以及与其他高度特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相比,通常具有更好的耐受性。然而,这也可能限制了其在健康个体中寻求超常认知增强效果的潜力,并提示其在神经保护领域的应用可能比单纯的“促智”效应更为广泛。
2.2 药代动力学特征:吸收、分布(包括血脑屏障通透性)、代谢(极少)、排泄和半衰期
- 吸收 (Absorption): 吡拉西坦口服后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7}。血浆峰浓度(Cmax)在给药后1至1.5小时内达到 {7}。食物的摄入可能会延迟达到峰浓度的时间(Tmax),但通常不影响总吸收程度 {7}。
- 分布 (Distribution): 吡拉西坦能广泛分布于身体大部分组织,但脂肪组织除外 {7}。其表观分布容积(Vd)约为0.6-0.7 L/kg {7}。一个关键特性是它能够穿过血脑屏障(BBB)和胎盘屏障 {7},这对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可以达到显著水平 {7}。吡拉西坦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7}。
- 代谢 (Metabolism): 吡拉西坦在体内的代谢程度极低 {7}。目前尚未发现其有显著的活性或非活性代谢产物 {20}。
- 排泄 (Excretion): 吡拉西坦主要通过肾脏以原形药物的形式排泄 {7}。大约80-100%的总给药剂量最终会从尿液中回收,其中约90%为未改变的吡拉西坦 {7}。仅有极小部分(约1-2%)可能通过粪便排泄 {18}。
- 半衰期 (Half-life): 在年轻健康成年人中,吡拉西坦的血浆消除半衰期约为4-5小时 {7}。其在脑脊液中的半衰期相对较长,约为8.5小时 {7}。在老年人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由于肾脏清除率下降,其半衰期可能会显著延长 {20 (奥拉西坦的数据,但原理适用), 16}。
吡拉西坦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高生物利用度、极少的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使其剂量方案相对简单,但也高度依赖于个体的肾功能。其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是其发挥中枢效应的药代动力学基础。肾脏对吡拉西坦原形药物的排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另一方面,它使得肾功能成为决定药物安全性和剂量的关键因素。任何程度的肾功能不全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肾功能的评估以及在必要时(尤其是在老年人或已知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中)进行剂量调整,是确保吡拉西坦安全使用的核心环节。
2.3 主要代谢途径:主要以原型药物排泄
如前所述,吡拉西坦在人体内几乎不发生代谢转化 {7}。因此,传统意义上关于主要代谢途径(如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的讨论,对于吡拉西坦而言并不十分适用。其消除主要依赖于肾脏将原形药物直接滤过并排泄至尿液中。
这种缺乏显著代谢的特性,减少了其与许多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常见的、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介导的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然而,这也意味着肾功能状态对吡拉西坦的清除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肾功能不全将直接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和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增加毒副作用的风险,因此必须相应调整剂量 {20}。
2.4 临床应用:推荐剂量与给药频率(针对认知适应症和肌阵挛)
吡拉西坦的临床应用剂量因适应症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 认知障碍/痴呆症:
- 用于此类适应症的剂量范围通常为每日1.2克至4.8克,常分2-3次给药 {4 (奥拉西坦的剂量,但可作为认知增强剂的一般参考), 25}。部分研究中使用的剂量可高达每日8克 {16}。
-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吡拉西坦能够改善认知功能下降个体的总体认知状况 {25}。然而,2001年的一项Cochrane综述认为,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吡拉西坦用于治疗痴呆或认知障碍 {4}。尽管如此,2005年的一项回顾发现,对于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受试者,吡拉西坦显示出一定的益处 {19}。而2012年更新的Cochrane综述(基于2001年的版本)再次得出结论,已发表的证据不支持使用吡拉西坦治疗痴呆或认知障碍,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质量和发表偏倚方面的问题 {27}。
- 肌阵挛 (皮层起源):
- 治疗肌阵挛通常需要更高的剂量,起始剂量约为每日3.2-7.2克,根据疗效可逐渐增加至每日20-24克,同样分2-3次给药 {4}。
- 在英国,吡拉西坦被处方用于治疗肌阵挛,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4}。长期研究显示其对肌阵挛具有持续疗效 {29}。
- 其他用途 (超说明书/研究性):
- 儿童阅读障碍:每日40-100毫克/公斤体重 {4}。
- 眩晕 {6}。
- 镰状细胞贫血症(因其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6}。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认知保护 {28}。
- 儿童屏气发作:每日40-100毫克/公斤体重 {4}。
- 给药途径: 吡拉西坦通常口服给药,但也存在静脉注射剂型(例如,中国批准的吡拉西坦注射液,用于记忆减退等,每日4-8克,静脉滴注){21}。口服片剂应以液体送服,每日剂量分2-3次服用 {20}。
吡拉西坦的剂量根据适应症有很大调整,肌阵挛的治疗剂量远高于认知改善的剂量。关于其认知增强效果的证据,尤其是在健康个体或已确诊痴呆症患者中的效果,目前仍存在争议且结论不一。其对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如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抗血小板聚集)可能对其在脑血管相关认知障碍中的观察到的一些益处有重要贡献,而不仅仅是直接的神经元促智效应 {6}。这意味着在某些认知功能下降与血管受损并存的情况下,吡拉西坦可能通过双重机制发挥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出血性疾病中禁用吡拉西坦,以及与抗凝药物合用时需特别谨慎。
2.5 监管概况:在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EMA及国家批准)及其他相关地区的批准状态
吡拉西坦的监管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差异显著,反映了不同国家药品监管机构对其各种适应症风险效益评估的不同结论。
- 中国 (NMPA):
- 吡拉西坦在中国是已批准的药物。例如,吡拉西坦注射液(规格5ml:1g)被批准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以及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收载了该品种 {21}。
- 口服制剂(如0.8g片剂,每日2-3次)也已获批,用于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 {24}。
- 美国 (FDA):
- 吡拉西坦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任何医疗用途 {4}。
- FDA已明确指出,吡拉西坦不符合膳食补充剂成分的定义,因此不允许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 {6}。FDA已向将吡拉西坦作为补充剂销售的公司发出警告信 {11}。
- 吡拉西坦曾一度获得治疗肌阵挛的孤儿药资格认定,但该资格后被撤销或废止,且未被FDA批准用于此孤儿药适应症 {33}。
- 在美国,吡拉西坦仅可合法地用于研究目的 {6}。
- 欧盟 (EMA及国家批准):
- 吡拉西坦在许多欧洲国家作为药品销售 {6}。
- 在英国,吡拉西坦(例如,商品名Nootropil)是一种处方药(POM),主要用于成人皮层起源性肌阵挛的治疗,通常与其他抗肌阵挛疗法联用 {4}。它也被超说明书用于其他情况 {4}。
-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维护着一份包含吡拉西坦的欧盟参考日期(EURD)列表,用于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的提交,这表明其在一些欧盟成员国获得了授权 {35}。
- 自1971年起,吡拉西坦已在法国获批用于治疗眩晕及与衰老相关的病症 {30}。
- 在捷克共和国,吡拉西坦无需处方即可获得 {6}。在匈牙利,它曾是处方药,但现在作为非处方药(OTC)销售(商品名Memoril Mite){6}。
- 其他地区:
- 日本 (PMDA): 吡拉西坦在日本被批准为处方药 {6}。其Nikkaji(日本化学物质辞書)编号为J8.946J {9}。
- 加拿大: 吡拉西坦在加拿大未被列入管制药品清单,没有药品识别号(DIN),因此不能销售,但个人可为自用目的进口 {6}。
- 新西兰: 吡拉西坦在新西兰被列为处方药 {5}。
这种在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差异,特别是在美国(未批准,禁止作为补充剂销售)与许多欧洲国家/日本(特定适应症的处方药)之间的鲜明对比,凸显了不同监管机构对历史悠久、认知功能声称方面临床试验数据混杂的药物的风险效益评估存在不同理念和解读。这种监管分歧不仅给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带来困惑,也助长了吡拉西坦等物质的灰色市场。同时,这也突显了在基于历史用途和证据不一的情况下,监管具有所谓认知益处的物质所面临的挑战。
2.6 安全性概况:常见与严重不良反应,禁忌症
- 常见不良反应: 吡拉西坦通常耐受性良好 {10}。
- 神经系统: 运动过度(常见)、神经质、激动、易怒、焦虑、嗜睡(不常见)、失眠、头痛、头晕、震颤 {6}。
- 精神方面: 抑郁(不常见)、意识模糊、幻觉、情绪不稳定 {6}。
- 胃肠道: 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胃部不适 {21}。
- 其他: 体重增加(常见)、乏力(不常见)、皮疹 {6}。
- 严重不良反应:
- 出血性疾病/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吡拉西坦能减少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浓度 {6},这是一个关键的安全性问题。
-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未知){21}。
- 癫痫: 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加重癫痫或增加癫痫发作频率 {21}。
- 禁忌症:
- 对吡拉西坦或其他吡咯烷酮衍生物过敏/超敏 {20}。
- 脑出血 {6}。
- 严重肾功能损害(例如,肌酐清除率 < 20 mL/min){20}。
- 严重肝功能损害 {21 (中国药品说明书), 21 (中国药品说明书)}。注意:英国的SmPC {20} 未将严重肝损害列为禁忌症,但建议谨慎使用。
- 亨廷顿舞蹈病(可能加重症状){21 (中国药品说明书), 21 (中国药品说明书), 20}。
- 妊娠期和哺乳期 {21 (中国药品说明书), 21 (中国药品说明书)}。英国SmPC建议除非明确必要,否则不应使用 {20}。
- 新生儿(中国批准的注射剂型禁用){21}。
- 注意事项:
- 有出血性疾病、正在接受大手术或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慎用 {20}。
- 轻至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慎用(需减少剂量){20}。
- 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可能需要减少剂量){21 (中国药品说明书), 21 (中国药品说明书)}。
- 避免突然停药,尤其对于癫痫患者 {4}。
-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调整剂量 {20}。
- 可能影响驾驶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4}。
- 毒性: 急性毒性极低;大鼠口服LD50为5.6 g/kg,小鼠为20 g/kg {6}。
尽管吡拉西坦通常耐受性良好,但其主要的安全性担忧集中在其抗血小板效应以及在肾功能不全时需要调整剂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虽然通常较轻微,但对某些个体可能造成困扰。
2.7 主要药物相互作用
- 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 (例如华法林、阿司匹林): 吡拉西坦因其自身的抗血小板活性,可能增强这些药物的效应,从而增加出血风险 {21}。与华法林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21}。
- 具体列出的具有中度相互作用(药效学协同增强抗血小板效应)的药物包括: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双嘧达莫、依替巴肽、普拉格雷、噻氯匹定、替罗非班 {31}。
- 甲状腺激素 (T3+T4): 有报道称,与甲状腺激素联合用药可能引起意识模糊、易怒和睡眠障碍 {20}。
- 具体列出的具有轻度相互作用的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碘塞罗宁、甲状腺干粉 {31}。
- 抗癫痫药物 (AEDs): 一般而言,吡拉西坦(即使在每日20克的高剂量下)不会显著改变常见AEDs(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的血清浓度 {20}。
- 酒精: 同时饮用酒精并未改变吡拉西坦的血清浓度,口服1.6克吡拉西坦后酒精浓度也未改变 {20}。
- 安定类药物 (Neuroleptics): 吡拉西坦可能通过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来增强安定类药物的总体作用 {40}。
- 阿米替林 (Amitriptyline): 在小鼠实验中,吡拉西坦能够拮抗阿米替林诱导的抑制性回避行为损害 {41}。
-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由于吡拉西坦代谢极少(约90%以原形药物形式从尿中排泄),且在典型浓度下不显著抑制CYP450酶系,因此导致吡拉西坦药代动力学改变的药物相互作用潜力预计较低 {21}。
临床上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与出血风险相关。与甲状腺激素的相互作用虽然基于有限的报告,但也应引起注意。吡拉西坦与抗癫痫药普遍缺乏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这在其作为肌阵挛辅助治疗时是一个有利的特性。
3. 其他主要拉西坦类药物的比较分析
3.1 阿尼西坦 (Aniracetam)
- 独特的化学特性及其差异:
- 阿尼西坦,化学名为1-[(4-甲氧基苯甲酰基)]-2-吡咯烷酮 {5},与吡拉西坦相比具有更高的脂溶性。
- 这种增强的脂溶性被认为有助于其更有效地穿透血脑屏障,并导致其具有与吡拉西坦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例如更快的代谢速率 {42 (一般原理), 43 (脂溶性)}。脂溶性是决定药物如何与生物膜相互作用、其吸收、分布(尤其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对代谢敏感性的关键因素。
- 作用机制 (包括抗焦虑效应、AMPA受体调节):
- 与吡拉西坦相似,阿尼西坦也是AMPA受体的阳性变构调节剂 {1},它能减缓AMPA受体的失活和脱敏过程 {44}。
- 阿尼西坦能够调节胆碱能活性,可能间接增强多巴胺能神经传递 {43}。
- 它对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显示出一定的亲和力 {1}。
- 阿尼西坦表现出抗焦虑效应,这可能与其和多巴胺及血清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或通过调节胆碱能和谷氨酸能系统有关 {43}。
- 有研究提示,阿尼西坦可能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并正向调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从而可能阻止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产生 {46}。
- 阿尼西坦的抗焦虑特性是其一个显著特征,这在吡拉西坦的描述中通常不被强调。其对AMPA受体的调节作用似乎是其所述机制的核心。
- 药代动力学 (广泛代谢,主要代谢产物如N-茴香酰-GABA,半衰期):
- 阿尼西坦口服后会经历迅速且广泛的首过肝脏代谢 {48}。
- 其主要代谢产物包括:N-茴香酰-γ-氨基丁酸(N-anisoyl-GABA,占70-80%)、2-吡咯烷酮和对甲氧基苯甲酸(p-anisic acid,占20-30%){46}。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对药物的整体效应有所贡献 {48}。
- 母体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很短,约为0.5小时 {48}。然而,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N-茴香酰-GABA的血浆浓度远高于阿尼西坦本身,且持续时间更长 {48}。
- 阿尼西坦是脂溶性的,与含脂肪的食物同服可增强其吸收 {43}。
- 阿尼西坦的广泛代谢和短半衰期与吡拉西坦形成鲜明对比。其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是评估其整体效果时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
- 剂量、监管状态、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 剂量: 标准剂量范围为每日600至1500毫克,分2-3次服用 {43}。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中使用了每日1500毫克的剂量 {49}。常与胆碱补充剂(如Alpha-GPC或胞磷胆碱)联合使用 {43}。
- 监管状态:
- 美国 (FDA): 未被批准为药物或膳食补充剂;被视为未经批准的“新药” {48}。常出现在标签不合规的膳食补充剂中销售 {48}。在美国的一起案件中,被告因非法分销阿尼西坦等未经批准的药物而被判刑 {51}。
- 欧洲 (EMA/国家): 在一些欧洲国家作为处方药销售(例如,希腊的Memodrin、Referan;意大利的Ampamet),用于治疗精神功能障碍 {48}。但根据一篇综述,阿尼西坦已不再用于临床 {13}。
- 中国 (NMPA): 在提供的资料中未找到具体的批准信息 {53}。
- 日本 (PMDA): 曾被处方用于脑梗死后的情绪障碍(商品名Draganon),但因临床研究失败而退出市场 {57}。
- 澳大利亚: 列为第四类管制药品(仅限处方){48}。
- 副作用: 通常副作用轻微 {44}。可能包括头痛(可通过补充胆碱缓解)、胃肠道不适(恶心、痉挛、腹泻)、焦虑/烦躁不安(尤其在高剂量时)、情绪波动、易怒、头晕、失眠 {43}。过敏反应罕见 {59}。
- 相互作用:
- 可能与影响肝脏药物代谢酶(如CYP450酶系)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药代动力学 {43}。
- 与其他拉西坦类药物类似,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苯二氮䓬类、抗精神病药、阿片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中枢抑制的风险或程度 {60}。
- 可能增加抗凝剂(如醋硝香豆素、华法林)的不良反应风险 {60}。
- 阿尼西坦的监管状况不一,在一些欧洲国家获得批准,但在美国未获批准,并在日本退市。其副作用谱相对温和,但由于其代谢特性,存在肝酶相互作用的潜力。
3.2 奥拉西坦 (Oxiracetam)
- 相对效力与促智效应比较:
- 奥拉西坦被认为是一种促智药 {1}。一些研究表明其效力可能高于吡拉西坦,尽管具体的比较效力数据在现有资料中并未详细说明,仅在分类中将其列为SG1类促智药 {2 (提及奥拉西坦是AMPA受体激动剂), 5 (列为SG1)}。
- 据报道,奥拉西坦能够改善轻至中度痴呆患者的逻辑执行能力、注意力、集中力、记忆力和空间定向力 {61}。(S)-奥拉西坦在某些模型中被认为是缓解认知障碍的活性对映体 {61}。
- 奥拉西坦常与吡拉西坦和阿尼西坦一同被归类为“经典”促智药,但有迹象表明其在某些认知领域可能具有更高的效力。
- 作用机制 (例如,对神经传递、神经保护的影响):
- 与吡拉西坦和阿尼西坦类似,奥拉西坦也是AMPA受体的阳性变构调节剂 {2}。
- 它能够增强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传递,这种效应可被NMDA受体拮抗剂所阻断,表明其与谷氨酸能系统存在相互作用 {64}。
- 奥拉西坦可能通过减轻微胶质细胞活化、减少Aβ诱导的炎症反应(下调IL-1β、IL-6、TNF-α、NO的产生),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65}。
- 它还可能通过改变凋亡/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来减轻学习和记忆障碍 {66}。
- 奥拉西坦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并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皮层和海马区 {65}。
- 奥拉西坦与其它促智型拉西坦药物共享AMPA受体调节机制,但也显示出与炎症和细胞凋亡相关的独特神经保护机制,这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尤为重要。
-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主要以原型排泄、半衰期):
- 奥拉西坦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56-82% {61}。
- 血浆峰浓度在单次口服800mg或2000mg剂量后1-3小时内达到 {23}。
- 主要通过肾脏清除,约84%以原型药物形式经尿液排泄 {23}。静脉注射剂量的90%以上在48小时内以原型从尿中回收 {67}。这一点与吡拉西坦相似。
- 健康个体的半衰期约为8小时 {61}。老年人单次给药后的半衰期可能为3-6小时 {23},但总体而言,由于老年人肾功能生理性下降,其清除率较低 {23}。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半衰期为10-68小时 {61}。
- 能够穿透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可达到血液浓度的约5.3% {61}。在透明隔、海马区和大脑皮层的浓度较高 {61}。
- 与吡拉西坦相似,奥拉西坦主要以原型药物经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对其清除至关重要。其半衰期略长于吡拉西坦的血浆半衰期。
- 剂量、监管状态、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 剂量: 临床研究中用于治疗痴呆症的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800mg(即每日1600mg){62}。
- 监管状态:
- 美国 (FDA): 未被批准用于医疗用途 {50}。在一些认知增强补充剂的产品标签上列出,但有时检测不到,或与其他未经批准的药物一同检出 {50}。
- 欧洲 (EMA/国家): 在意大利作为药品销售(如Neupan, Neuractiv, Neuromet),用于治疗精神功能障碍 {5}。其ATC代码N06BX07表明它在一些欧洲药典体系中得到认可 {69}。一些市场报告列出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为其市场 {70}。
- 中国 (NMP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6月发布公告,对奥拉西坦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了修订,内容涉及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表明其已在中国获批 {72 (B22为一般新闻,但可佐证)}。
- 日本 (PMDA): 在提供的资料中未找到具体的批准信息 {75}。
- 澳大利亚: 列为第四类管制药品(仅限处方){61}。
- 副作用: 通常报道为安全性良好,副作用少,即使在高剂量长期使用时也是如此 {61}。在痴呆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副作用或严重不良事件 {62}。一项综述指出,奥拉西坦在不良药物反应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81}。然而,一般拉西坦类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兴奋、失眠、胃肠道不适)也可能发生。
- 相互作用:
- 与卡马西平或丙戊酸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奥拉西坦的半衰期,导致需要比其他情况下更频繁地给予奥拉西坦。奥拉西坦对这些抗癫痫药的血清浓度未观察到影响 {82}。
- 能够拮抗NMDA受体拮抗剂AP-5诱导的被动回避行为障碍,表明其与NMDA受体系统存在相互作用 {83}。
- 如果奥拉西坦具有镇静特性(尽管通常被描述为轻度兴奋剂),则可能存在一般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相互作用 {84 (DrugBank列出了许多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相互作用,可能作为类别效应的预防措施)}。
- 奥拉西坦在痴呆症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相对良好的安全性。其在中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批准状况与在美国的未批准状况形成对比。与某些抗癫痫药的相互作用(影响其自身半衰期)值得注意。
3.3 普拉西坦 (Pramiracetam)
- 独特性质 (例如,高脂溶性、长半衰期):
- 普拉西坦以其相对于吡拉西坦更高的脂溶性而闻名,这可能有助于增强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和效力 {85 (异噁唑作为N-乙酰赖氨酸模拟物具有高脂溶性效率), 86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脂溶性的一般性讨论)}。
- 它具有相对较长的消除半衰期,为4.5-6.5小时 {87}。
- 更高的脂溶性和更长的半衰期可能意味着给药频率可以降低,并且可能在CNS中达到更高的累积浓度或更长的作用持续时间。
- 作用机制 (例如,高亲和力胆碱摄取):
- 据报道,普拉西坦能刺激海马区的高亲和力胆碱摄取(HACU){88}。这间接调节了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乙酰胆碱对记忆功能至关重要。
- 它还可能增加或恢复脑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促进细胞信号传导 {88}。
- 与许多其他拉西坦类药物不同,普拉西坦似乎不会强烈改变觉醒状态或情绪状态,这归因于其对血清素、GABA和多巴胺产生/释放的影响有限 {88}。
- HACU机制是普拉西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直接将普拉西坦与增强胆碱能功能联系起来,这是记忆和认知的关键通路。
- 药代动力学 (吸收、代谢、半衰期):
- 吸收: 口服给药后2-3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 {87}。
- 分布: 表观分布容积为1.82-2.94 L/kg {87}。
- 代谢: 现有资料未提供普拉西坦自身的详细代谢途径。吡拉西坦(相关化合物)主要不被代谢 {7}。布瓦西坦(另一种拉西坦类药物)则被广泛生物转化 {89}。需要更多关于普拉西坦代谢的具体数据。
- 排泄: 平均肾脏清除率为1.83-3.00 mL/min/kg {87}。平均总身体清除率为4.45-4.85 mL/min/kg {87}。
- 半衰期: 谐波平均消除半衰期为4.5-6.5小时,且与剂量无关 {87}。
- 普拉西坦的半衰期比阿尼西坦长,与吡拉西坦的血浆半衰期相当或略长。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似乎与剂量无关。
- 剂量、监管状态、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 剂量:
- 认知增强:一种商业产品建议每粒胶囊含500mg {90}。在一项阿尔茨海默病试验中使用了高达4000mg的剂量,但未显示明确益处 {91}。相关化合物吡拉西坦的一般成人剂量为1.2-4.8克/天 {4}。相关促智药努培特的剂量为10-30mg {92}。需要更多来自临床试验的关于普拉西坦治疗认知障碍的人体剂量数据。
- 一项关于电休克治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中使用了硫酸普拉西坦 {93}。
- 监管状态:
- 美国 (FDA): 未获FDA批准。硫酸普拉西坦曾获得用于ECT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孤儿药资格,但该资格已被撤销/废止 {93}。
- 欧洲 (EMA/国家): 在一些欧洲国家以Pramistar等商品名销售(例如,意大利、立陶宛、拉脱维亚、罗马尼亚){94}。EMA列出了其在各国获得授权的产品 {94}。
- 中国 (NMPA): 在提供的资料中未找到具体的批准信息 {56}。
- 日本 (PMDA): 在提供的资料中未找到具体的批准信息 {76}。
- 副作用:
- 研究中通常耐受性良好 {87}。
- 相关化合物吡拉西坦的副作用包括焦虑、失眠、嗜睡、激动、胃肠道问题 {27}。普拉西坦本身被指出不会强烈改变情绪状态 {88}。一篇综述列出了一般拉西坦类药物的副作用 {37}。
- 相互作用:
- 关于普拉西坦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信息有限。相关药物吡拉西坦与抗凝剂和甲状腺激素有相互作用 {10}。由于普拉西坦对胆碱摄取的影响,与其他胆碱能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可能的,但未详细说明。可能适用一般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相互作用预防措施。DrugBank列出了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普瑞巴林 {113} 或托吡酯 {114})的许多潜在相互作用,但这些并非普拉西坦的相互作用。
- 普拉西坦在一些欧洲国家有售,但在美国未获批准。其较长的半衰期和HACU机制是其关键区别特征。需要更多关于其在人体中的特定副作用谱和相互作用的数据。
- 剂量:
3.4 苯基吡拉西坦 (Phenylpiracetam / Fonturacetam)
- 结构独特性 (苯环) 及其影响:
- 苯基吡拉西坦是吡拉西坦的4-苯基取代类似物 {1},其化学结构中包含一个β-苯乙胺部分 {115}。
- 苯环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的脂溶性,这可能增强了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导致其相较于吡拉西坦具有更高的效力(据称比吡拉西坦强30-60倍)和兴奋特性 {5}。
- 它以外消旋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包括(R)-和(S)-对映体,其中(R)-苯基吡拉西坦(MRZ-9547)尤其具有活性 {1}。
- 苯环的加入是一个关键的结构修饰,它使苯基吡拉西坦的药理特性向兴奋剂方向转变,从而与吡拉西坦显著区别开来。
- 作用机制 (兴奋特性,多巴胺再摄取抑制):
- (R)-苯基吡拉西坦是一种选择性的、非典型的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DRI),同时也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但对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的亲和力低于多巴胺转运体(DAT){1}。这种对DAT的抑制作用是其兴奋效应的关键机制。
- 它也被描述为AMPA受体的增强剂,并能与α₄β₂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115}。有研究称其可能增加NMDA、GABA和血清素受体的密度(尽管直接的GABA能作用通常不是拉西坦类药物的特征){116}。
- 能增加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 {32 (公司声明)}。
- 此外,苯基吡拉西坦还表现出抗惊厥作用,并能改善缺血脑区的局部血流 {115}。
- 在常见的拉西坦类药物中,苯基吡拉西坦因其通过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而产生的显著兴奋特性而独树一帜,同时它也具备促智作用。
-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排泄、半衰期):
- 据报道,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115}。
- 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 {115}。
- 据称不被代谢,以原型药物形式排泄:约40%经尿液排泄,约60%经胆汁和汗液排泄 {116 (一家供应商提及粉末形式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尿液排泄,与维基百科信息冲突), 115}。
- 人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为3-5小时 {116 (短半衰期), 115}。
- 其药代动力学特点是吸收迅速和半衰期相对较短。以原型药物排泄的特性与吡拉西坦相似。
- 剂量、监管状态 (包括WADA的考虑)、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 剂量: 典型剂量为每日100-300毫克,通常从100毫克开始。可分两次服用。由于其兴奋作用,通常在早晨或下午早些时候服用 {116}。在俄罗斯有100毫克的片剂 {115}。
- 监管状态:
- 美国 (FDA): 未经批准的“新药” {6 (吡拉西坦,苯基吡拉西坦是其类似物), 51 (在非法分销案件中提及包括苯基吡拉西坦在内的拉西坦类药物), 115}。其在膳食补充剂中的使用是非法的 {51}。
- 欧洲 (EMA/国家): 在俄罗斯(商品名Phenotropil, Actitropil, Nanotropil)和一些其他东欧国家作为处方药销售 {1}。在EMA EURD列表摘要中未找到 {35}。
- 中国 (NMPA): 在提供的资料中未找到具体的批准信息 {53}。
- 日本 (PMDA): 在提供的资料中未找到具体的批准信息 {120}。
- 澳大利亚: 列为第四类管制药品(仅限处方){115}。
- WADA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因其兴奋剂特性,在竞技体育中被禁用 {5 (别名Fonturacetam), 115}。
- 副作用: 由于其兴奋特性,可能导致失眠、激动 {50}。其他潜在的拉西坦样副作用可能包括:头痛、焦虑、抑郁、运动过度、体重增加、虚弱 {6 (吡拉西坦), 37 (吡拉西坦一般副作用), 13 (吡拉西坦一般副作用)}。现有资料中关于苯基吡拉西坦特定临床副作用的数据有限,主要集中在其兴奋剂相关的顾虑上。
- 相互作用: 特异性数据有限。可能与其他兴奋剂(产生叠加效应)或影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它也具有吡拉西坦的抗血小板效应,则标准的拉西坦类药物相互作用预防措施(如与抗凝剂)可能适用,但这需要证实。
- 苯基吡拉西坦的兴奋特性及其因此被WADA禁用使其与众不同。其供应主要局限于东欧国家的处方药,在美国则未获批准。
3.5 左乙拉西坦 (Levetiracetam)
- 主要临床用途 (抗惊厥) 及其与促智型拉西坦的区别:
- 左乙拉西坦主要是一种抗癫痫药物(AED),用于治疗局灶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8}。
- 虽然在结构上属于拉西坦类(是吡拉西坦的α-乙基类似物){126},但其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明确指向抗惊厥作用,而非主要的促智效果 {4}。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或为次要效应 {13}。
- 作为抗惊厥药,其效力远强于吡拉西坦 {4}。
- 左乙拉西坦代表了拉西坦家族中的SG2(抗癫痫)分支,突显了结构修饰如何导致截然不同的主要治疗用途。
- 作用机制 (SV2A配体):
- 在AEDs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它能高亲和力地与突触囊泡糖蛋白2A(SV2A)结合 {1}。SV2A参与囊泡胞吐过程和突触传递的调节。
- 这种结合被认为能够减少突触前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尤其是在癫痫发作特征性的超同步化神经元放电期间 {123}。
- 它还可能间接影响GABA能神经传递,并调节N型钙通道和延迟整流钾电流 {8}。
- SV2A结合机制是左乙拉西坦区别于主要通过调节AMPA或胆碱能系统发挥作用的促智型拉西坦类药物的一个高度特异性特征。
- 药代动力学 (吸收、代谢、排泄、半衰期):
- 吸收: 口服吸收迅速且几乎完全(生物利用度约100%){124}。Tmax约1.3小时。食物会延迟Tmax,但不影响吸收程度 {124}。
-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0%){124}。Vd约0.5-0.7 L/kg {124}。
- 代谢: 代谢程度极低。主要代谢途径(占剂量的24%)是其乙酰胺基团的酶促水解,产生一种无活性的羧酸代谢物(L057),此过程不依赖于肝脏CYP酶(可能主要由血液/其他组织中的B型酯酶驱动){124}。还鉴定出两种涉及吡咯烷酮环修饰的次要代谢物(分别占总剂量的1.6%和0.9%){128}。
- 排泄: 约66%以原型药物形式经尿液排泄。L057代谢物也通过肾脏排泄 {124}。肾脏清除率依赖于肌酐清除率。
- 半衰期: 成人6-8小时;儿童5-7小时;老年人10-11小时 {124}。
- 与吡拉西坦比较: 两者均具有高生物利用度和主要以原型药物经肾脏排泄的特点,但左乙拉西坦有一个更明确(尽管仍是少量)的通过水解的代谢途径。两者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低。半衰期范围相似。
- 其有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高生物利用度、极少代谢、低蛋白结合率、药物相互作用少)使其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抗癫痫药物 {123}。肾功能对给药剂量至关重要。
- 剂量 (用于癫痫)、监管状态、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 剂量 (癫痫):
- 成人及≥12-16岁儿童: 起始剂量250-500mg,每日两次,逐渐调整至1500mg每日两次(通常每日最大剂量3000mg){124}。缓释剂型:1000mg每日一次,最高可达3000mg/天 {132}。
- 儿童 (1个月 - 11/12岁): 剂量因体重和年龄而异,例如,起始剂量7-10mg/kg每日两次,逐渐调整至21-30mg/kg每日两次 {124}。
- 监管状态:
- 美国 (FDA): 被批准用于局灶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原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辅助治疗 {11}。商品名包括Keppra, Keppra XR, Elepsia XR, Spritam {133}。
- 欧洲 (EMA/国家): 被批准用于治疗局灶性癫痫(单药或辅助治疗)以及作为强直-阵挛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的附加治疗 {124}。
- 中国 (NMPA): 左乙拉西坦缓释颗粒于2025年1月获批,用于≥12岁患者局灶性发作的辅助治疗 {53}。左乙拉西坦片剂(0.25g, 0.5g)也已获批 {125}。在临床试验中用作对照药物 {134}。
- 日本 (PMDA): 已获批。药品说明书记载了>4岁儿童的儿科用法用量;针对1个月-4岁儿童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135}。未作为生物类似药列出 {136}。
- 副作用:
- 常见: 嗜睡/困倦、头晕、头痛、乏力/疲劳、鼻咽炎、神经质、易怒、攻击性、激动、食欲不振 {133 (吡拉西坦常见副作用,但左乙拉西坦有其特定谱), 124}。
- 严重:
- 行为异常和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如抑郁、精神病、自杀意念){124}。
- 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DRESS综合征)- 罕见但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133}。
- 协调障碍(共济失调){124}。
- 血液学异常(罕见)。
- 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药性癫痫发作 {124}。
- 相互作用: 由于代谢极少且蛋白结合率低,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较少 {123}。可能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产生药效学相互作用(镇静作用相加)。有报道称与卡马西平和托吡酯存在不良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129}。
-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广泛批准和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具有普遍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行为副作用和罕见但严重的DRESS综合征是其关键的安全性考虑因素。
- 剂量 (癫痫):
3.6 拉西坦类药物的共性与差异化思考
在促智型拉西坦类药物(阿尼西坦、奥拉西坦、普拉西坦)中,脂溶性是一个关键的差异化因素,它影响着这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吸收、血脑屏障通透性、代谢程度)以及潜在的效力和特定的中枢神经系统效应。例如,阿尼西坦比吡拉西坦更具脂溶性 {42},并经历广泛的首过代谢 {48},其母体药物的半衰期非常短 {48}。普拉西坦同样具有高脂溶性 {85},但其半衰期(4.5-6.5小时){87} 比阿尼西坦长,这表明尽管脂溶性高,但其代谢稳定性不同。奥拉西坦的脂溶性低于阿尼西坦(从其主要以原型排泄可推断){23},其半衰期约为8小时 {61}。通常,增加脂溶性会增强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42},这可能导致更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浓度,从而可能带来更强的效力或不同的副作用谱。因此,在拉西坦类药物的设计中,如何在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脂溶性与代谢敏感性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关键的挑战。高脂溶性的拉西坦类药物可能需要特殊的给药策略(如阿尼西坦与脂肪同服 {43})或可能产生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如阿尼西坦的N-茴香酰-GABA {46})。
从吡拉西坦的广泛作用机制(如细胞膜流动性调节)到更具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如阿尼西坦/奥拉西坦的AMPA受体调节、普拉西坦的HACU激活、苯基吡拉西坦的DAT/NET抑制、左乙拉西坦的SV2A结合)的转变,反映了拉西坦类药物在理解和靶向方面的进展 {1}。这表明,虽然吡咯烷酮骨架提供了一个基础,但特定的取代基决定了药物的靶点结合特性,从而导致了从一般性认知支持到强效、特异性神经药理作用(如抗惊厥或兴奋效应)的光谱。这也意味着“拉西坦”更多的是一个结构类别,而非功能类别。
拉西坦类药物的监管状况在全球范围内是分散且常常相互矛盾的(例如,在某地是处方药,在另一地是未经批准的补充剂,在体育运动中是禁药)。这反映了各国对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的不同解读,特别是对于促智药的声称,这些声称比例如抗惊厥效果更难证实 {4}。这种不一致性给全球药物开发、患者获取以及滥用控制(如苯基吡拉西坦在体育运动中的使用,未经批准的拉西坦类药物在补充剂中的销售)带来了挑战。这也凸显了为认知增强建立普遍接受的终点指标的难度。
尽管许多促智型拉西坦类药物通常被描述为“安全”或“耐受性良好”,但潜在的精神方面副作用(如焦虑、激动、抑郁、失眠)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即使这些副作用通常是轻微或不常见的 {6}。这表明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方面存在共性,在易感个体或高剂量下可能导致不良的精神状态改变。因此,使用者和处方医生应警惕整个类别药物的这些潜在精神效应,特别是对于那些主要作为认知增强剂销售的药物。这对于已有精神疾病史的个体尤为重要。
4. 拉西坦类药物合成概述:相似性、差异性及关键考量
以下表格总结了本报告所讨论的主要拉西坦类药物的关键特性,以便进行直接比较。
表1:主要拉西坦类药物特性比较
特性 | 吡拉西坦 (Piracetam) | 阿尼西坦 (Aniracetam) | 奥拉西坦 (Oxiracetam) | 普拉西坦 (Pramiracetam) | 苯基吡拉西坦 (Phenylpiracetam) | 左乙拉西坦 (Levetiracetam) |
主要用途 | 促智/认知增强, 肌阵挛 | 促智/抗焦虑 | 促智/认知增强 | 促智/认知增强 | 促智/兴奋剂 | 抗惊厥药 |
关键作用机制 | 细胞膜流动性, AMPA调节 (弱), 线粒体功能, 血管效应 {2} | AMPA调节, 胆碱能调节, 抗焦虑 {1} | AMPA调节, 神经保护 (抗炎) {2} | 高亲和力胆碱摄取 (HACU) 激活 {88} |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 (DRI/NDRI), AMPA调节 {1} | SV2A配体 {1} |
口服生物利用度 (%) | ~100 {7} | 快速首过代谢,母体药物低 {48} (具体数值未统一) | 56-82 {61} | 未明确提供 (普拉西坦) | ~100 {115} | ~100 {124} |
消除半衰期 (h) | 血浆: 4-5, 脑脊液: ~8.5 {7} | 母体药物: ~0.5, 主要代谢物更长 {48} | ~8 (健康成人), 肾功能不全时延长 {23} | 4.5-6.5 {87} | 3-5 {115} | 6-8 (成人) {124} |
主要代谢途径 | 极少/无代谢 {7} | 广泛肝脏水解 {48} | 极少/无代谢 {23} | 未明确提供 (普拉西坦) | 无代谢 {115} | 乙酰胺基团酶促水解 (非CYP) {128} |
尿中原型排泄 (%) | ~90 {7} | 母体药物极低 {48} | ~84 {23} | 未明确提供 (普拉西坦) | ~40 (尿液), ~60 (胆汁/汗液) {115} | ~66 {124} |
典型成人日剂量 | 认知: 1.2-4.8g; 肌阵挛: 可达20-24g {4} | 600-1500mg {43} | 1600mg (例如,800mg BID) {62} | 500mg (基于商业产品) {90} (临床剂量需更多数据) | 100-300mg {116} | 癫痫: 500mg-3g (起始/维持剂量因个体和剂型而异) {131} |
监管状态摘要 | 美:未批准; 欧/日:处方药; 中:批准 {4} | 美:未批准; 部分欧:处方药; 日:退市 {48} | 美:未批准; 意/中:批准 {5} | 美:未批准; 部分欧:处方药 {93} | 美:未批准; 俄:处方药; WADA禁用 {51} | 广泛批准为抗癫痫药 {11} |
主要常见副作用 | 运动过度, 神经质, 胃肠不适 {6} | 头痛, 胃肠不适, 焦虑 {43} | 通常耐受良好, 副作用少 {61} | 通常耐受良好 {87} | 失眠, 激动 (因兴奋特性) {50} | 嗜睡, 头晕, 易怒 {124} |
主要严重副作用/禁忌 | 出血风险 (抗血小板); 脑出血禁用 {6} | 肝酶相互作用可能 {43} | 肾功能不全需谨慎 {23} | 资料有限 (普拉西坦) | 兴奋剂滥用可能; WADA禁用 {115} | 行为异常, DRESS综合征 {124} |
4.1 拉西坦类药物活性谱的讨论:从认知增强到抗惊厥
所有列出的拉西坦类药物均共享一个核心的2-吡咯烷酮结构 {1},然而,对该核心结构的微小化学修饰,例如在苯基吡拉西坦中引入苯环,或在与左乙拉西坦相关的布瓦西坦中引入正丙基侧链,或采用不同的侧链结构,均会导致其主要的药理学靶点和临床效应发生显著转变 {1 (左乙拉西坦与吡拉西坦的比较), 115}。
促智型拉西坦类药物(吡拉西坦、阿尼西坦、奥拉西坦、普拉西坦、苯基吡拉西坦)主要通过AMPA受体调节、胆碱能系统增强或细胞膜效应等机制来影响认知过程。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左乙拉西坦则通过与SV2A特异性结合来发挥其抗惊厥活性 {1}。
需要承认的是,某些药物可能表现出重叠的效应。例如,高剂量的吡拉西坦具有一定的抗惊厥特性,而左乙拉西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虽有研究但尚不明确 {4}。苯基吡拉西坦则兼具促智和兴奋特性 {1}。
拉西坦骨架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化学模板,能够通过特定的结构修饰产生具有广泛治疗活性的化合物。从一个共同的化学起源出发,演化出促智、兴奋和抗惊厥等不同药理特性,是结构-活性关系的一个典型例证。这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系统地探索对拉西坦结构的修饰,来发现针对其他神经或精神疾病的、具有定制活性谱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4.2 类别内一般安全性原则及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许多促智型拉西坦类药物在治疗剂量下通常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安全边际,其副作用多为轻微且短暂 {10}。然而,精神方面/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效应(如失眠、激动、焦虑、嗜睡、抑郁)是此类药物中一个常见的共同点,尽管其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各不相同 {6}。
对于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左乙拉西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进行剂量调整 {20}。而那些经历肝脏代谢的脂溶性成员(如阿尼西坦),则可能具有更大的基于CYP450酶系的药物相互作用潜力,尽管特异性数据往往有限 {43 (一般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相互作用)}。
吡拉西坦所表现出的抗血小板效应提示,在使用其他拉西坦类药物时,除非有证据表明不存在此类效应,否则应谨慎对待其与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的合用 {6}。
通常应避免突然停药,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抗惊厥特性或用于癫痫患者的药物 {4}。
在美国等地区,许多拉西坦类药物作为补充剂的未批准状态,以及此类产品中成分或剂量未经核实的情况,对公众健康构成了重大风险 {4}。
“拉西坦”这一术语如果被用来暗示统一的作用机制或临床用途,可能会产生误导。该类别包含了作用于根本不同主要靶点(例如AMPA受体 vs. SV2A vs. DAT)并具有不同治疗应用的药物。因此,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在讨论“拉西坦类药物”时必须具体明确,因为将整个类别的效应或安全性特征一概而论是不恰当且具有潜在风险的。此外,类别内药物代谢的显著差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左乙拉西坦的代谢极少 vs. 阿尼西坦的广泛代谢)是导致其半衰期、给药频率以及潜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为特定目的或患者特征选择拉西坦类药物时,药代动力学的差异与作用机制的差异同等重要,尤其是在考虑多重用药的情况下。
5. 结论性意见
5.1 拉西坦类药物治疗潜力、机制和安全性的关键发现总结
拉西坦类药物展现了显著的多样性,从吡拉西坦可能通过广泛的细胞膜稳定效应发挥作用,到较新的衍生物如左乙拉西坦(SV2A靶向)或苯基吡拉西坦(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更具靶向性的作用。对于较老的拉西坦类药物在认知增强方面的证据尚不统一且存在争议,而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治疗中的疗效则得到了确立。
在安全性方面,许多促智型拉西坦类药物在标准剂量下通常耐受性良好,但潜在的精神方面副作用(如失眠、激动、焦虑、抑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药物(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左乙拉西坦)主要经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对其安全性和剂量至关重要。吡拉西坦的抗血小板效应也需要特别关注。某些成员(如左乙拉西坦)存在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风险(如DRESS综合征)。
全球范围内,拉西坦类药物的监管状况呈现碎片化,这反映了各国对这些药物(尤其是其促智声称)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的不同解读,同时也导致了未经批准的补充剂销售等公共健康问题。
拉西坦类药物的研究轨迹——从偶然发现吡拉西坦的广泛效应到开发出像左乙拉西坦这样高度特异性的药物——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发现的更广泛趋势,即从作用机制不甚明确、多靶点的药物向更精细、基于机制的治疗方法转变。这种从吡拉西坦到后续衍生物(如阿尼西坦/奥拉西坦侧重AMPA,普拉西坦侧重HACU,苯基吡拉西坦作为DRI,左乙拉西坦靶向SV2A)的演变,显示了药物靶点特异性的不断增强 {1}。这与一般药理学从合理药物设计和靶向治疗的趋势相一致,预示着未来拉西坦类药物的开发可能会集中于更特异的靶点或基于明确机制的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脱靶效应。
5.2 拉西坦药理学领域的知识空白与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对拉西坦类药物的研究已持续数十年,但仍存在一些关键的知识空白,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 高质量临床试验: 亟需更多针对促智型拉西坦类药物的大规模、高质量(双盲、安慰剂对照、长期)临床试验,尤其是在健康人群和特定认知障碍亚群中,并采用标准化的认知评估工具和明确的临床终点。
- 精确分子机制的阐明: 对于吡拉西坦及其类似物的确切分子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超越目前假说性的描述,明确其与认知相关的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
- 直接比较研究: 缺乏足够的头对头比较研究来评估不同拉西坦类药物在特定适应症下的相对疗效和安全性。
- 代谢产物的药理学与临床意义: 对于像阿尼西坦这样广泛代谢的拉西坦类药物,其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及其对整体临床效果的贡献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46}。
- 长期安全性数据: 特别是对于长期用于促智目的的拉西坦类药物,其长期安全性和潜在的累积效应尚不完全清楚。
- 新型衍生物的探索: 继续探索和开发基于拉西坦骨架的、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更优药代动力学特性的新型衍生物,可能为特定神经或精神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 监管协调与消费者指导: 鉴于目前全球监管状况的差异,以及促智药物市场的复杂性,未来需要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或为消费者提供更清晰、基于证据的指导信息。
尽管许多拉西坦类药物的科学证据混杂,且监管障碍重重,但消费者对促智药的持续兴趣反映了社会对认知增强和脑健康解决方案的巨大未满足需求 {4}。这种需求为监管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创造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一方面,需要对基于证据的认知健康策略、负责任的药物使用以及未经核实的补充剂风险进行公众教育;另一方面,这也促使科学界更严格地研究潜在的认知增强剂,以满足公众的期望并确保用药安全。
引用的著作
- Racetam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cetam
- 奥拉西坦的临床前药理学研究,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manu41.magtech.com.cn/Jweb_clyl/E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8399
- 吡拉西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90%A1%E6%8B%89%E8%A5%BF%E5%9D%A6
- What is piracetam used for? - Drugs.c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drugs.com/medical-answers/piracetam-3570384/
- www.medsafe.govt.nz,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medsafe.govt.nz/profs/class/Agendas/agen53Racetams.pdf
- Piracetam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racetam
- Piracetam: Uses, Interactions, Mechanism of Action | DrugBank Onlin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9210
- Levetiracetam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Molecules to Systems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Levetiracetam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Molecules to Systems - PMC
- Piracetam | C6H10N2O2 | CID 4843 - PubChe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 C6H10N2O2 | CID 4843 - PubChem
- Piracetam. An overview of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a review of its therapeutic use in senile cognitive disorders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An overview of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a review of its therapeutic use in senile cognitive disorders - PubMed
- Presence of Piracetam in Cognitive Enhancement Dietary Supplements - PMC,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resence of Piracetam in Cognitive Enhancement Dietary Supplements - PMC
- Piracetam - an unapproved drug, found in brain supplements - News-Medic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 an unapproved drug, found in brain supplements
- Piracetam and piracetam-like drugs: from basic science to novel clinical applications to CNS disorders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and piracetam-like drugs: from basic science to novel clinical applications to CNS disorders - PubMed
- Piracetam: novelty in a unique mode of action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novelty in a unique mode of action - PubMed
- Piracetam improve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following oxidative stress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improve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following oxidative stress - PMC
- Research Breakdown on Piracetam - Examine.c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Research Breakdown on Piracetam - Examine
-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Piracetam and Shatavarin IV-Loaded Nanoemulsion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herapy: In Silico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 ACS Omeg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omega.4c09072
-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iracetam in Human Plasma and Its Pharmacokinetic Evaluation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809828_Development_of_a_Simple_Chromatographic_Method_for_the_Determination_of_Piracetam_in_Human_Plasma_and_Its_Pharmacokinetic_Evaluation
- PIRACETAM - New Drug Approval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 New Drug Approvals
- Nootropil Tablets 1200 mg -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Nootropil Tablets 1200 mg -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SmPC) - (emc) | 2991
- 吡拉西坦注射液说明书 -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shyndec.com/shxdzy/content_file/ywzx/cpzx/sjxtyy/2024/3/81e8c7496afc4de5b933d368a120a70e.pdf
- 药动学概述- 临床药理学 - 默沙东诊疗手册,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药动学概述 - 临床药理学 - MSD诊疗手册专业版
- Oxiracetam pharmacokinetics following single and multiple dose administration in the elderly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Oxiracetam pharmacokinetics following single and multiple dose administration in the elderly - PubMed
-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材料(公示版),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www.nhsa.gov.cn/attach/Ypsn2023/YPSW202300206/YPSW202300206-W1.pdf
- Piracetam benefits,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 Examine.c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benefits,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 Clinical efficacy of piracetam in cognitive impairment: a meta-analysis - NCBI,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69241/
- Piracetam for dementia or cognitive impairment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for dementia or cognitive impairment - PMC
- PIRACETAM: Overview, Uses, Side Effects, Precautions, Interactions, Dosing and Review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Overview, Uses, Side Effects, Precautions, Interactions, Dosing and Reviews
-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iracetam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myoclonus epilepsy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iracetam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myoclonus epilepsy - PubMed
- Clinical Efficacy of Piracetam in Cognitive Impairment: A Meta-Analysis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11364007_Clinical_Efficacy_of_Piracetam_in_Cognitive_Impairment_A_Meta-Analysis
- Piracetam: Alzheimer's & Dementia Uses, Warnings, Side Effects, Dosage - MedicineNet,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Alzheimer's & Dementia Uses, Warnings, Side Effects, Dosage
- Peak Nootropics LLC aka Advanced Nootropics - 557887 - 02/05/2019 | F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fda.gov/inspections-compliance-enforcement-and-criminal-investigations/warning-letters/peak-nootropics-llc-aka-advanced-nootropics-557887-02052019
- Search Orphan Drug Designations and Approvals - F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opdlisting/oopd/detailedIndex.cfm?cfgridkey=20987
- PIRACETAM - precisionF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GSRS
- List of European Union reference dates (EURD) and frequency of submission of periodic safety update reports (PSUR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other/list-european-union-reference-dates-eurd-frequency-submission-periodic-safety-update-reports-psurs_en.xlsx
- Piracetam: Side Effects, Uses, Dosage, Interactions, Warnings - RxList,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Side Effects, Uses, Dosage, Interactions, Warnings
- Probable Nootropicinduced Psychiatric Adverse Effects: A Series of Four Cases - PMC,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robable Nootropicinduced Psychiatric Adverse Effects: A Series of Four Cases - PMC
- Indication-specific dosing for dinagen, myocalm, nootropil, qropi (piracetam), frequency-based adverse effects, comprehensive interactions, contraindications, pregnancy & lactation schedules, and cost information. - Medscap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Indication-specific dosing for dinagen, myocalm, nootropil, qropi (piracetam), frequency-based adverse effects, comprehensive interactions, contraindications, pregnancy & lactation schedules, and cost information.
- Piracetam - Alzheimer's Drug Discovery Foundatio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alzdiscovery.org/uploads/cognitive_vitality_media/Piracetam-Cognitive-Vitality-For-Researchers.pdf
- Piracetam interactions with neuroleptics in psychopharmacological tests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interactions with neuroleptics in psychopharmacological tests - PubMed
- Piracetam counteracts the effects of amitriptyline on inhibitory avoidance in CD1 mic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counteracts the effects of amitriptyline on inhibitory avoidance in CD1 mice - PubMed
-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 Discovery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 Discovery - PMC
- What is Aniracetam used for? - Patsnap Synaps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What is Aniracetam used for?
- Aniracetam Ameliorate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eneuro.org/content/12/3/ENEURO.0578-24.2025
- Aniracetam Ameliorate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Behavior in Adolescent Mice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niracetam Ameliorate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Behavior in Adolescent Mice - PMC
- Aniracetam: An Evidence-Based Model for Preventing the ...,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niracetam: An Evidence-Based Model for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Amyloid-β Plaqu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 PMC
- Aniracetam: An Evidence-Based Model for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Amyloid-β Plaqu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niracetam: An Evidence-Based Model for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Amyloid-β Plaqu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 PubMed
- Aniracetam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iracetam
- Aniracetam: Usage, Benefits, Side Effects, Dosage, and Efficacy - Healthlin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aniracetam
- Five Unapproved Drugs Found in Cognitive Enhancement Supplements - PMC,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Five Unapproved Drugs Found in Cognitive Enhancement Supplements - PMC
- Arizona Company and CEO Sentenced for Illegal Distribution of Tianeptine and Other Drugs and Ordered to Forfeit $2.4 Million - Department of Justic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District of New Hampshire | Arizona Company and CEO Sentenced for Illegal Distribution of Tianeptine and Other Drugs and Ordered to Forfeit $2.4 Million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 aniracetam - Drug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niracetam
- Monthly Report: New Drug Approvals in China | January 2025 - BaiPharm - ChemLink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Monthly Report: New Drug Approvals in China | January 2025 | ChemLinked
- Ascentage Pharma and Innovent Announce the China NMPA Accepted and Granted Priority Review Designation to a New Drug Application for Olveremba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CML - PR Newswir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scentage Pharma and Innovent Announce the China NMPA Accepted and Granted Priority Review Designation to a New Drug Application for Olveremba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CML
- Aniracetam (Ro 13-5057) | Nootropics and Neuroprotective Agent | MedChemExpres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medchemexpress.com/Aniracetam.html
- Drugs -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Drugs
- ANIRACETAM - Inxight Drugs - ncat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NIRACETAM
- Aniracetam - AdisInsight - Springer,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niracetam - AdisInsight
- What are the side effects of Aniracetam? - Patsnap Synaps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What are the side effects of Aniracetam?
- Aniracetam: Uses, Interactions, Mechanism of Action | DrugBank ...,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4599
- Oxiracetam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xiracetam
- Clinic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study with oxiracetam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dementia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Clinic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study with oxiracetam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dementia - PubMed
- (S)-Oxiracetam is the Active Ingredient in Oxiracetam that Alleviates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in Rats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S)-Oxiracetam is the Active Ingredient in Oxiracetam that Alleviates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in Rats - PMC
- Effect of the nootropic drug oxiracetam on field potentials of rat hippocampal slices - PMC,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Effect of the nootropic drug oxiracetam on field potentials of rat hippocampal slices - PMC
- Oxiracetam Offers Neuroprotection by Reducing Amyloid β-Induced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Oxiracetam Offers Neuroprotection by Reducing Amyloid β-Induced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 PMC
- Oxiracetam ameliorates cognitive deficits in vascular dementia rats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neuronal apoptosis/autophagy-related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 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Oxiracetam ameliorates cognitive deficits in vascular dementia rats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neuronal apoptosis/autophagy-related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 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 PMC
- Pharmacokinetics of oxiracetam following intravenous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harmacokinetics of oxiracetam following intravenous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 PubMed
- Neuropsychological results of long-term therapy with oxiracetam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and multi-infarct dementia in comparison with a control group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Neuropsychological results of long-term therapy with oxiracetam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and multi-infarct dementia in comparison with a control group - PubMed
- oxiracetam - Drug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oxiracetam
- Oxiracetam API Strategic Insights: Analysis 2025 and Forecasts 2033,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Oxiracetam API Strategic Insights: Analysis 2025 and Forecasts 2033
- FDA-Approved Oxiracetam API Manufacturers & Suppliers - Pharmaoffer.c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pharmaoffer.com/api-excipient-supplier/oxiracetam/fda
- Drugs -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Drugs
- Regulatory Information - China Daily,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Regulatory Information
- News -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News
- Regulations and Approval/Certific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M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Regulations and Approval/Certific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Notific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Notice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PM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Notific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Notice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Review Reports: Drug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PM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Review Reports: Drug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Biosimilars approved in Japa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Biosimilars approved in Japan
- New Drugs Approved in FY 2023 - PM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pmda.go.jp/files/000269225.pdf
- (PDF) Clinical Studies with Oxiracetam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and Multi-lnfarct Dementia of Mild to Moderate Degree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1553023_Clinical_Studies_with_Oxiracetam_in_Patients_with_Dementia_of_Alzheimer_Type_and_Multi-lnfarct_Dementia_of_Mild_to_Moderate_Degree
-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or vascular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or vascular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 Pilot study to determine the interaction of oxiracetam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lot study to determine the interaction of oxiracetam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 PubMed
- Oxiracetam and D-pyroglutamic acid antagonize a disruption of passive avoidance behaviour induced by the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 2-amino-5-phosphonovalerate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Oxiracetam and D-pyroglutamic acid antagonize a disruption of passive avoidance behaviour induced by the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 2-amino-5-phosphonovalerate - PubMed
- Oxiracetam: Uses, Interactions, Mechanism of Action | DrugBank Onlin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3601
- 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BET Inhibitors based on a Tractable Tricyclic Scaffold - PMC,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BET Inhibitors based on a Tractable Tricyclic Scaffold - PMC
- Defining Desirabl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 Space through the Alignment of Molecular Properties, in Vitro ADME, and Safety Attribute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Defining Desirabl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 Space through the Alignment of Molecular Properties, in Vitro ADME, and Safety Attributes - PMC
- Pharmacokinetics of oral pramiracetam in normal volunteers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harmacokinetics of oral pramiracetam in normal volunteers - PubMed
- PRAMIRACETAM - Inxight Drugs - ncat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RAMIRACETAM
- Phar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 of 14C-Brivaracetam, a Novel SV2A Ligand, in Healthy Subjects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5935975_Pharmacokinetics_and_Metabolism_of_14C-Brivaracetam_a_Novel_SV2A_Ligand_in_Healthy_Subjects
- Pramiracetam Absolute Focus - Nootropic for Focus, Energy, Memory+ - Amazon.c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mazon.com
- Nootropic drugs in Alzheimer's disease: Symptomatic treatment with pramiraceta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neurology.org/doi/10.1212/WNL.41.4.570
- N-Phenylacetyl-L-prolylglycine ethyl ester benefits,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 Examine.c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N-Phenylacetyl-L-prolylglycine ethyl ester benefits,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 Search Orphan Drug Designations and Approvals - F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opdlisting/oopd/detailedIndex.cfm?cfgridkey=61691
- www.ema.europa.eu,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psusa/pramiracetam-list-nationally-authorised-medicinal-products-psusa00002492201909_en.pdf
- Active sustance: pramiracetam/Regulatory outcome - variation - Infar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infarmed.pt/documents/15786/17838/Pramicetam_lista.pdf/4831222b-2774-41c2-912b-0cf8917c48fe?version=1.0
- Regulatory Information -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Regulatory Information
- MINUTES OF 321ST MEETING OF REGISTRATION BOARD HELD ON 20-22ND SEPTEMBER, 2022 *=*=*=*=* Item No. Detail of Item Pages I. Confir - Drug Regulatory Authority of Pakista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dra.gov.pk/wp-content/uploads/2022/10/Minutes-321-RB.pdf
- China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Updates | August 2022 - REACH24H,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China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Updates | August 2022 - REACH24H
- BRIEF—China NMPA listing approvals for Pfizer and BMS | The Pharmaletter,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thepharmaletter.com/biotechnology/brief-china-nmpa-listing-approvals-for-pfizer-and-bms
- Unveiling the Multitarget Anti-Alzheimer Drug Discovery Landscap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mdpi.com/1424-8247/15/5/545
- Unveiling the Multitarget Anti-Alzheimer Drug Discovery Landscap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 Semantic Scholar,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2a18/65e25c9204c253c21b1acb299f4a6bb7c168.pdf
- Provisions for Drug Registration -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rovisions for Drug Registration
- Japan PMDA Drug Approvals 2022 - PharmaBoardro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Japan PMDA Drug Approvals 2022
- List of Approved Product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List of Approved Product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Apixaban | C25H25N5O4 | CID 10182969 - PubChe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pixaban | C25H25N5O4 | CID 10182969 - PubChem
- Pramiracetam sulfate | Manufacturers | Suppliers | India - Manus Aktteva Biopharma LLP,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ramiracetam sulfate | Manufacturers | Suppliers | India
- Asia-Pacific Roundup: PMDA website promotes bringing products to Japanese market,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sia-Pacific Roundup: PMDA website promotes bringing products to Japanese market | RAPS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PM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PM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 The diffusion of performance and image-enhancing drugs (PIEDs) on the internet: the abuse of the cognitive enhancer piracetam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The diffusion of performance and image-enhancing drugs (PIEDs) on the internet: the abuse of the cognitive enhancer piracetam - PubMed
- Piracetam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iracetam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 PMC
- Piracetam Therapy Does Not Enhance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12038169_Piracetam_Therapy_Does_Not_Enhance_Cognitive_Functioning_in_Children_With_Down_Syndrome
- Pregabalin: Uses, Interactions, Mechanism of Action | DrugBank Onlin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0230
- Topiramate: Uses, Interactions, Mechanism of Action | DrugBank Onlin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0273
- Phenylpiracetam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enylpiracetam
- Phenylpiracetam: Enhancing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Focus - BRC Recovery,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henylpiracetam: Enhancing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Focus – BRC Recovery
- Potential Functional Role of Phenethylamine Derivatives in Inhibiting Dopamine Reuptak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Potential Functional Role of Phenethylamine Derivatives in Inhibiting Dopamine Reuptak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 PMC
- 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4-Phenylpiracetam? - Patsnap Synaps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4-Phenylpiracetam?
- Testing Services for China NMPA Requirements - UL Solution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ul.com/services/testing-services-china-nmpa-requirements
- KEGG DRUG: New Drug Approvals in the USA, Europe and Japa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KEGG DRUG: New Drug Approvals in the USA, Europe and Japan
- Concordance Between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Review and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Decision Among New Drug Applications in Japa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Concordance Between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Review and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Decision Among New Drug Applications in Japan - PMC
- Phenylpiracetam Powder, 25 Grams - Life Science Solutions - Amazon.com,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Amazon.com
- Piracetam and levetiracetam: Close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but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s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12367222_Piracetam_and_levetiracetam_Close_structural_similarities_but_different_pharmacological_and_clinical_profiles
- Levetiracetam - StatPearls - NCBI Bookshelf,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99890/
- Sihuan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Approval Granted For Rivastigmine Hydrogen Tartrate Capsule,The First Drug Passing Consistency Evaluation And Levetiracetam Tablet And The First Registration Approval Granted For Midazolam Oromucosal Solutio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sihuanpharm.com/en/news/detail0-200.html
- Levetiracetam | Deranged Physiology,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Levetiracetam | Deranged Physiology
- Is Levetiracetam Different from Other Antiepileptic Drugs? Levetiracetam and its Cellular Mechanism of Action in Epilepsy Revisited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Is Levetiracetam Different from Other Antiepileptic Drugs? Levetiracetam and its Cellular Mechanism of Action in Epilepsy Revisited - PMC
- Levetiracetam: Uses, Interactions, Mechanism of Action | DrugBank ...,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1202
-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levetiracetam. | DrugBank Onlin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go.drugbank.com/articles/A185864
- 抗癫痫发作药物不良反应管理指南(2023)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抗癫痫发作药物不良反应管理指南(2023) - PMC
- How and when to take levetiracetam - NH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ow and when to take levetiracetam - NHS
- Keppra, Keppra XR (levetiracetam) dosing, indications, interactions, adverse effects, and more - Medscape,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Keppra, Keppra XR (levetiracetam) dosing, indications, interactions, adverse effects, and more
- FDA warns of rare but serious drug reaction to the antiseizure medicines levetiracetam (Keppra, Keppra XR, Elepsia XR, Spritam) and clobazam (Onfi, Sympaza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fda-warns-rare-serious-drug-reaction-antiseizure-medicines-levetiracetam-keppra-keppra-xr-elepsia-xr
-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Lacosamide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focal epilepsy: a real world study - PMC,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Lacosamide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focal epilepsy: a real world study - PMC
-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Safety Information - PMD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pmda.go.jp/files/000224289.pdf
- Biosimilars approved in Japa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Biosimilars approved in Japan
- Side effects of levetiracetam - NHS,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Side effects of levetiracetam - NHS
- Levetiracetam (oral route) - Mayo Clinic, 访问时间为 五月 9, 2025, https://www.mayoclinic.org/drugs-supplements/levetiracetam-oral-route/description/drg-20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