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递归,搜索与回溯算法篇】专题(一) - 递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面试题 08.06. 汉诺塔问题
      • 21.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 206. 反转链表
      •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 50. Pow(x, n)

面试题 08.06. 汉诺塔问题

题目链接: 面试题 08.06. 汉诺塔问题
题目描述:

在经典汉诺塔问题中,有 3 根柱子及 N 个不同大小的穿孔圆盘,盘子可以滑入任意一根柱子。一开始,所有盘子自上而下按升序依次套在第一根柱子上(即每一个盘子只能放在更大的盘子上面)。移动圆盘时受到以下限制:
(1) 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
(2) 盘子只能从柱子顶端滑出移到下一根柱子;
(3) 盘子只能叠在比它大的盘子上。

请编写程序,用栈将所有盘子从第一根柱子移到最后一根柱子。

你需要原地修改栈。

示例 1:

输入:A = [2, 1, 0], B = [], C = []
输出:C = [2, 1, 0]

示例 2:

输入:A = [1, 0], B = [], C = []
输出:C = [1, 0]

提示:

A 中盘子的数目不大于 14 个。


题目解析:

  • 小规模问题分析

N = 1时:直接移动

//将盘子直接从a移动到c
a ->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 = 2时:先将最小的盘子从a移到b,再将大盘从a移到c,再将小盘从b移到c。

//先把小盘子从a移动到b
a -> b
//再把大盘子从a移动到c
a -> c
//最后把小盘子从b移动到c
b ->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 = 3时:先将前两个盘子借助c从a移动到b,再将最大的盘子移动到c,将前两个盘子借助a从b移动到c。

//将前两个盘子从a移动到b(借助c)
a -> c
a -> b
c -> b
//将最大的盘子从a移动到c
a -> c
//将b上面的两个盘子从b移动到c(借助a)
b -> a
b -> c
a ->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这道题为什么可以使用递归?
    解决大问题时出现了相同的子问题,在解决子问题时又出现了相同的子问题。
  • 如何编写递归代码?
    1.重复子问题 -> 函数头
    函数头:将x柱子上的一堆盘子,借助y柱子,转移到z柱子上。n代表盘子的数量
    void dfs(x , y , z , int n )
    2.只关心某一个子问题在做什么 -> 函数体
    函数体:
    将x柱子上的n-1个盘子借助z柱子放到y柱子上
    dfs(x , z , y , n-1)
    将x柱子最大的盘子放到z柱子上
    x.back() -> z
    将y柱子上的n-1个盘子借助x盘子放到z柱子上
    dfs(y , x , z , n-1)
    当剩最后一个盘子时,直接从a柱子移动到c柱子
    x.back -> z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void hanota(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 {dfs(A,B,C,A.size());}void dfs(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int n){if(n == 1){C.push_back(A.back());A.pop_back();return;}dfs(A,C,B,n-1);C.push_back(A.back());A.pop_back();dfs(B,A,C,n-1);}
};

21.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题目链接: 21.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题目描述:
将两个升序链表合并为一个新的 升序 链表并返回。新链表是通过拼接给定的两个链表的所有节点组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1:

输入:l1 = [1,2,4], l2 = [1,3,4]
输出:[1,1,2,3,4,4]

示例 2:

输入:l1 = [], l2 = []
输出:[]

示例 3:

输入:l1 = [], l2 = [0]
输出:[0]

提示:

  • 两个链表的节点数目范围是 [0, 50]
  • -100 <= Node.val <= 100
  • l1 和 l2 均按 非递减顺序 排列

题目解析:
这道题让我们将两个升序链表合并为一个新的升序链表,我们用递归的解法就是先找出l1l2头节点小的那一个,让它作为新的链表的头节点。然后在剩下的两个链表中继续去找小的那个作为链表的头节点。此时就出现了相同的子问题。

  • 相同的子问题 -> 函数头的设计
    Node* dfs(Node* l1,Node* l2)
  • 某个子问题在干什么 -> 函数体的设计
    先判断两个头指针的大小,谁小谁当最后的头指针
    ①比大小
    ②让小的那个连接剩下的两个链表合并后的结果
    小->next = dfs(小->next,大)
    return 小;
  • 递归的出口
    谁为空返回另一个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mergeTwoLists(ListNode* l1, ListNode* l2){if(l1 == nullptr) return l2;if(l2 == nullptr) return l1;if(l1 -> val <= l2 -> val){l1 -> next = mergeTwoLists(l1 -> next,l2);return l1;}else{l2 -> next = mergeTwoLists(l1,l2 -> next);return l2;}}
};

206. 反转链表

题目链接: 206. 反转链表
题目描述:

给你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请你反转链表,并返回反转后的链表。

示例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 head = [1,2,3,4,5]
输出: [5,4,3,2,1]

示例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 head = [1,2]
输出: [2,1]

示例 3:

输入: head = []
输出:[]


题目解析:
这道题给了我们一个单链表的头节点,让我们反转链表,然后返回反转后的链表。
第一种视角: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head的next的next指向head,将head的next置为空。
如此我们会发现这将会导致结点丢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上述操作会使得3这个结点丢失。
我们用递归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1.我们先让当前结点后面的链表先逆置,并且把头节点返回。
2.把当前结点添加到逆置后的结点的后面即可。
第二种视角:将链表看成一棵树
链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树形结构,仅需对链表做一次深度优先遍历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定义一个newhead对链表做一次深度优先遍历,当newheadnext为空时说明此结点就是将来要返回的头节点

  • 重复子问题 -> 函数头的设计
    传入一个头节点,从后向前反转链表
  • 子问题在干什么 -> 函数体的设计
    将此结点的next的next指向此节点,此节点的next置为空
  • 返回值
    返回next为空的结点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newhead; //定义一个newhead记录要返回的新的头节点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if(head == nullptr || head -> next == nullptr) return head;auto newhead = reverseList(head -> next);head -> next -> next = head;head -> next = nullptr;return newhead;}
};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题目链接: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链表,两两交换其中相邻的节点,并返回交换后链表的头节点。你必须在不修改节点内部的值的情况下完成本题(即,只能进行节点交换)。

示例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 head = [1,2,3,4]
输出: [2,1,4,3]

示例 2:

输入: head = []
输出: []

示例 3:

输入: head = [1]
输出: [1]


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让我们两两交换相邻的节点,并返回交换后链表的头节点,前提是在不修改节点中的值的情况下,即只能进行节点交换。这道题我们可以用递归的思路来求解。首先定义一个ret来用来接收交换后链表的头节点。然后把相邻节点进行两两交换。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swapPairs(ListNode* head) {if(head == nullptr || head->next == nullptr) return head;//如果链表为空或者链表的下一个节点为空,直接返回头节点ListNode* r = swapPairs(head->next->next);ListNode* ret = head->next;head->next->next = head;head->next = r;return ret;}
};

50. Pow(x, n)

题目链接: 50. Pow(x, n)
题目描述:

实现 pow(x, n) ,即计算 x 的整数 n 次幂函数(即,x的n次方)。

示例 1:

输入: x = 2.00000, n = 10
输出: 1024.00000

示例 2:

输入: x = 2.10000, n = 3
输出: 9.26100

示例 3:

输入: x = 2.00000, n = -2
输出: 0.25000
解释: 2-2 = 1/22 = 1/4 = 0.25


题目解析:
这道题让我们计算x的n次方。
解法一: 暴力解法
我们可以用一个循环进行暴力求解,但是对这道题而言暴力求解会超出时间限制。
解法二: 快速幂
实现快速幂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递归,第二种是循环。本题我们就来用递归的方式实现快速幂。
例如:我们要求3的16次方,我们可以先求出3的8次方,要求3的8次方,我们可以先求出3的4次方,要求3的4次方,我们可以先求出3的平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n为奇数时,我们可以先求出x的二分之n次方,最后再乘上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相同的的子问题 -> 函数头的设计
    给一个数和一个指数,求出x的n次幂是多少
    int Pow( x , n )
  • 只关心某一层在干什么 -> 函数体的设计
    给一个数和一个指数,求出x的n/2次幂是多少
    tmp = Pow( x , n / 2 )
  • 返回值
    分类讨论
    如果n为偶数,返回tmp*tmp
    如果n为奇数,返回tmp*tmp*x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double myPow(double x, int n) {return n < 0 ? 1.0 / pow(x, -(long long)n) : pow(x,n); }double pow(double x, long long n){if(n == 0) return 1.0;double tmp = pow(x ,n / 2);return n % 2 == 0 ? tmp * tmp : tmp * tmp * x;}
};

👍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

  • 点赞 ⭐️
  • 收藏 📌
  • 关注 🔔
http://www.xdnf.cn/news/4855.html

相关文章:

  • 初学python的我开始Leetcode题8-4
  • vue教程(vuepress版)
  • 深入理解二叉树(2)
  • Music AI Sandbox:打开你的创作新世界
  • 简单说明.nii.gz文件数据结构
  • QVariant 的核心用途
  • Springboot整合kafka简单使用
  • 功率级OBC自动化测试方案
  • swagger3融入springboot
  • keil使用
  • 【CF】Day54——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161 (Rated for Div. 2) DE
  • 【工具安装】Windows环境下Node.js的安装与配置
  • 网站公安备案流程及审核时间
  • SpringBoot默认选择CGLIB动态代理的深度解析:兼容性、性能与设计哲学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handleMessage)无效的问题】
  • Java 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常用 API
  • IBM崛起之路——领先的托管与咨询服务提供商
  • 【C++】C++函数指针详解与实用技巧
  • 15前端项目----用户信息/导航守卫
  • zst-2001 历年真题 数据库
  • [操作系统] 进程间通信:system V 信号量
  • 测试用例管理平台哪些好用?9款主流测试平台对比
  • 利用ollama.com本地部署大模型及Java验证全攻略
  • 画流程超神组合deepseek + UML
  • 力扣:多数元素
  • 计算机网络笔记(十六)——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 Oracle EBS FORM快捷键与触发器的关系与使用
  • Web 架构之前后端分离
  • Golang中集合相关的库
  • C++ 手写一个内存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