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功率级OBC自动化测试方案

一、车载充电机功能

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OBC)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套设备,固定安装于车内,用于将公共电网交流电转换为符合车载储能装置需求的直流电,并为储能装置充电。此外,在充电过程中,宜由车载充电机为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接触器、仪表盘、冷却系统等提供低压用电电源[1]。

车载充电机主要由交流输入接口、功率单元、控制单元、直流输出接口等部分组成,其连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其高压动力电池包除了为车辆提供常规行驶所需的电力,还能作为分布式储能节点,在需要时将电能回馈电网,或为各类用电设备提供灵活可靠的电力支持,同时满足家庭储能和电网调峰等需求。因此,车载充电机不仅要具备充电功能,还需支持V2X技术。

V2X是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技术的统称,包括V2L(车对负载)、V2V(车对车)、V2G(车对电网)、V2H(车对家庭)、V2F(车对工厂)和V2B(车对建筑)等。由于不同应用场景对控制逻辑和功能的要求各异,车载充电机的设计复杂度大幅提升,相应的测试难度也随之激增。

二、车载充电机的测试需求

现行国标《GBT 18487.1-202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的第一部分(通用要求)内容增加至157页,相对2015版45页的内容,增加的测试项目如下[2]。

1、交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CC/CP信号,机械锁,电子锁等;

2、增加GBT 20234.3和GBT 20234.4规定的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CC1/CC2,绝缘检查,开关信号等;

3、增加V2G放电控制导引电路,V2X放电控制导引电路等。

车载充电机的其他测试项目还包括:

  1. 交流输入测试:过压、欠压、频率扰动、相位偏差等;
  2. 直流输出测试:限压特性、限流特性、功率特性、电压误差、电流误差、输出抛载等;
  3. 充电保护功能测试:交流输入过压、欠压、缺相测试,直流输出过压、欠压测试,输出短路及过温保护测试等;
  4. 逆变放电功能测试:交流输出电压精度、频率、负载动态响应测试,交流输出直流分量、带非阻性负载能力、过载能力测试,以及逆变保护功能测试;
  5. 故障注入测试:对地短路、对电源短路、对信号短路和断路等。

三、功率级自动化测试方案

本测试方案采用四层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包含实物设备层、设备管理层、试验管理层和测试管理层。

注:此方案也适用于充电桩、并网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设备的功率级自动化测试!

3.1 实物设备层

本层集成了所有物理测试设备,通过标准化通信协议与设备管理层系统互联,构建真实的车载充电机(OBC)工作环境。核心测试设备包括:

01 输入端

  • GBT 18487.1交流/直流充放导引电路;
  • 交流源载一体机:提供交流电压源和交流负载;

02 输出端

  • 回馈式低压电源和电子负载:模拟低压蓄电池和低压负载;
  • 回馈式高压电源和电子负载:模拟高压电池包和高压负载;
  • XCU模拟:电动汽车其他相关控制器的仿真;
  • CAN通讯接口:完成车辆总线通信测试;
  • 通用IO系统:提供数字量(DIO)、模拟量(AIO)及温度信号接口;
  • 故障注入单元:支持短路、断路、信号偏移等故障模拟测试;

03 外围设备

  • 功率分析仪:测量车载充电机的功率和效率;
  • 示波器:测量瞬态电流和电压的波形;
  • 环境箱:车载充电机的高低温,湿度等环境模拟;
  • 水冷机:完成车载充电机的冷却。

3.2 设备管理层

设备管理层,采用三级驱动架构,从下到上依次为:设备的底层驱动、通信协议和协议描述文件。系统支持的硬件接口驱动、协议类型以及协议描述文件的类型如下图所示。

用户可通过“驱动选择→参数配置→描述文件加载”的三步流程,自动生成设备变量映射表,实现硬件资源的统一调度。

3.3 试验管理层

在该层级中,用户需依据项目测试需求,使用试验管理软件(PolarControl)提供的标准化控件库,在画布窗口完成上位机系统的界面搭建,再将变量列表中的信号参数与对应控件建立绑定关系,即可实现手动测试。相关操作如下图所示。

PolarControl具备信号编辑器功能,不仅支持用户自定义信号,还可以将现场采集的数据注入系统,进行更灵活的测试验证。相关操作如下图所示。

此外,PolarControl还提供数据记录和回放(支持MF4,MAT,CSV格式)和波形记录的功能(如下图所示)以及XCP标定和UDS诊断的功能。

3.4 测试管理层

测试管理层通过自动化测试软件PolarTest,实现测试序列的编写及自动化执行等核心功能。软件目前提供的三种测试序列开发方式如下:

● 基于EXCEL文件的开发方式

● 基于图形化拖拽模块的开发方式

● 基于Python脚本的开发方式

此外,如下图所示,在测试序列自动化执行完成后,可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3.5 方案优势

——参考文献——

[1] QCT895-2011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2] GBT 18487.1-202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http://www.xdnf.cn/news/4843.html

相关文章:

  • swagger3融入springboot
  • keil使用
  • 【CF】Day54——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161 (Rated for Div. 2) DE
  • 【工具安装】Windows环境下Node.js的安装与配置
  • 网站公安备案流程及审核时间
  • SpringBoot默认选择CGLIB动态代理的深度解析:兼容性、性能与设计哲学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handleMessage)无效的问题】
  • Java 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常用 API
  • IBM崛起之路——领先的托管与咨询服务提供商
  • 【C++】C++函数指针详解与实用技巧
  • 15前端项目----用户信息/导航守卫
  • zst-2001 历年真题 数据库
  • [操作系统] 进程间通信:system V 信号量
  • 测试用例管理平台哪些好用?9款主流测试平台对比
  • 利用ollama.com本地部署大模型及Java验证全攻略
  • 画流程超神组合deepseek + UML
  • 力扣:多数元素
  • 计算机网络笔记(十六)——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 Oracle EBS FORM快捷键与触发器的关系与使用
  • Web 架构之前后端分离
  • Golang中集合相关的库
  • C++ 手写一个内存池
  • ollama学习-使用部署Qwen3大模型
  • 从易发性分析到灾后规划,AI大模型如何颠覆传统地质灾害防治?
  • 电厂参与全球能源效率排名的方法
  • llama.cpp win10系统无法运行,也不报错解决方案
  • NHANES指标推荐:NfL
  • 如何编写软件概要设计文档?
  • 【行业深度解析】什么是马甲包?
  • LinkList 的底层数据结构及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