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人工智能学习笔记 二】 MCP 和 Function Calling的区别与联系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与Function Calling(函数调用)是两种不同层面的技术方案,服务于大模型(LLM)与外部资源的交互,但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有显著区别。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差异分析:


MCP与Function Calling的区别

1 定位与目标不同

MCP:开放协议层的基础设施

  • MCP是Anthropic提出的标准化通信协议,旨在统一LLM与外部数据源、工具之间的交互规范,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 类比为“AI领域的HTTP协议”,提供通用接口标准(如JSON-RPC 2.0),允许不同服务商通过统一协议接入大模型生态。
  • 核心目标:通过标准化实现安全、可扩展的互联互通,支持本地/远程数据的无缝访问(如文件系统、数据库、Web自动化)。

Function Calling:特定模型的增值功能

  • 是OpenAI等厂商为LLM设计的私有化接口特性,允许模型生成结构化请求调用预定义函数(如天气查询、数据库操作)
  • 类比为“品牌专属充电协议”,依赖厂商的API规范,强调扩展模型的主动操作能力。
  • 核心目标:通过函数调用实现任务执行自动化(如调用API、执行代码),但缺乏协议层的通用性。

2 技术实现差异

维度MCPFunction Calling
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分离MCP Host(客户端)与MCP Server(服务端)直接集成于模型API,用户定义函数后由模型触发调用
通信规范强制遵循JSON-RPC 2.0标准,强调协议统一性厂商自定义格式(如OpenAI的JSON参数结构),无强制协议要求
上下文管理支持多轮对话、历史状态维护,适用于长序列依赖任务单次请求-响应模式,上下文依赖需开发者自行处理
安全性数据本地化处理,用户授权控制敏感操作依赖云端服务,需通过API密钥管理权限

3 应用场景对比

MCP适用场景

  • 复杂数据交互:需同时连接文件系统、数据库、Web服务等多数据源的场景(如企业级自动化)。
  • 长期上下文管理:如医疗诊断需持续跟踪患者历史记录,或客服机器人维护多轮对话。 、
  • 安全敏感操作:本地资源访问(如编辑文件、执行代码)需用户实时授权。

Function Calling适用场景

  • 原子化任务执行:单次API调用(如查天气、发邮件)或简单计算。
  • 快速功能扩展:为特定模型快速添加外部工具(如集成支付接口)。
  • 轻量化开发需求:无需复杂协议适配,直接利用厂商API实现功能

4 生态与扩展性

  • MCP:通过开放协议构建网络效应,一次开发即可兼容所有遵循MCP的客户端和服务端,推动生态协同创新。例如,开发一个MCP文件服务器后,可同时支持Claude、Cursor等不同AI工具调用。
  • Function Calling:受限于厂商生态,不同模型需独立开发适配接口。例如,OpenAI的函数调用无法直接用于Anthropic模型。

5 总结:互补而非替代

两者可结合使用:

  • MCP解决连接问题:标准化协议打通数据孤岛,提供基础设施;
  • Function Calling解决执行问题:在协议层之上调用具体函数完成任务。

例如,在电商场景中,MCP整合用户订单数据,Function Calling调用库存API生成补货建议。通过这种分层协作,既能实现通用性,又能发挥厂商特性优势,推动AI应用向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场景举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CP 和 Function Calling 的核心区别可以用“快餐店点餐 vs 高级餐厅定制宴席”的比喻来直观理解:

场景对比
Function Calling:快餐店点餐
• 场景:你走进一家快餐店,直接对服务员说:“我要一份双层芝士汉堡套餐。”

• 过程:

  1. 服务员(LLM)识别关键词“双层芝士汉堡套餐”,调用后厨(外部系统)的 make_burger(type="双层芝士") 函数。
  2. 后厨收到指令,按标准流程制作汉堡,返回“已完成”。
  3. 服务员将汉堡递给你,整个过程结束。
    • 特点:

• 简单直接:模型只需触发一个预定义函数,无需理解上下文(比如你是否对芝士过敏)。

• 原子化操作:每个步骤独立(点餐→制作→取餐),不涉及多轮交互。

MCP:高级餐厅定制宴席
• 场景:你预订一家米其林餐厅,主厨亲自询问你的需求:“您喜欢清淡还是浓郁口味?是否有忌口?想尝试当季特色菜吗?”

• 过程:

  1. 主厨(LLM)通过多轮对话收集需求:
    ◦ 第一轮:确认口味偏好(“我想要清淡的”)。

    ◦ 第二轮:推荐当日新鲜食材(“今天有北海道海胆,推荐搭配清酒蒸鲍鱼”)。

    ◦ 第三轮:调整细节(“鲍鱼换成龙虾可以吗?”)。

  2. 主厨通过 MCP 协议协调多个子系统:
    ◦ 调用库存接口检查食材存量。

    ◦ 通知厨房调整烹饪流程。

    ◦ 同步服务员上菜顺序和时间。

  3. 最终呈现定制菜单,并根据你的实时反馈调整(如临时加一道甜点)。
    • 特点:

• 上下文管理:全程记录对话历史,确保连贯性(比如记住你讨厌香菜)。

• 复杂协作:跨系统协调(库存、厨房、服务团队),支持异步任务和动态调整。


技术实现差异

维度Function CallingMCP
交互模式单次请求-响应(类似“发短信”)多轮对话(类似“面对面会议”)
协议标准厂商自定义(如OpenAI的JSON格式)统一遵循JSON-RPC 2.0协议(类似“国际通用语言”)
扩展性每个新功能需单独适配(如对接支付宝、微信支付)一次开发即可兼容多系统(如统一支付网关)
适用场景查天气、计算数学题等独立任务医疗诊断、企业级流程自动化等复杂任务

现实中的混合应用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

  1. Function Calling 用于单一指令:
    • 用户说“开灯”,模型调用 toggle_light(room="客厅")

  2. MCP 用于复杂场景:
    • 用户说“准备观影模式”,MCP 协调灯光(调暗)、空调(25℃)、投影仪(启动)并检查网络状态,过程中自动重试失败的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 Function Calling 是“工具”:适合简单、明确的任务(如螺丝刀拧螺丝)。

• MCP 是“智能管家”:适合需要统筹规划、长期记忆的任务(如装修一套房子)。

两者互补:用 Function Calling 处理原子操作,用 MCP 串联复杂流程。

http://www.xdnf.cn/news/3826.html

相关文章:

  • OpenCV入门指南:从环境搭建到第一个图像处理程序
  • ios systeam introduction
  •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对比
  • 科普简洁版:同态加密——密码学的未来瑰宝
  • 五一作业-day01
  • STM32Cube-FreeRTOS任务管理工具函数-笔记
  • 【QT】QT中的网络编程(TCP 和 UDP通信)
  • ES6入门---第二单元 模块五:模块化
  • 【Godot】使用 Shader 实现可配置圆角效果
  • 34.多点求均值的模拟信号抗干扰算法使用注意事项
  • word批量转pdf工具
  • Semaphore的详细源码剖析
  • 函数递归+函数栈帧(简)
  • chili3d调试10 网页元素css node deepwiki 生成圆柱体 生成零件图片
  • Go Web 后台管理系统项目详解
  • 文章记单词 | 第63篇(六级)
  • 解析MCUboot的实现原理和Image结构
  • 【Java学习笔记】作用域
  • FPGA----基于ZYNQ 7020实现EPICS通信系统
  • Linux线程同步机制深度解析:信号量、互斥锁、条件变量与读写锁
  • Python基本语法(lambda表达式)
  • 《Foundation 面板》
  • 数字化时代下,软件测试中的渗透测试是如何保障安全的?
  • 【MySQL】索引(重要)
  • ES6/ES11知识点 续二
  • 项目实战-25年美赛MCM/ICM-基于数学建模与数据可视化的动态系统模型
  • Free Draft Model!Lookahead Decoding加速大语言模型解码新路径
  • HTML01:HTML基本结构
  • AI入门:Prompt提示词写法
  • 字符串匹配 之 KMP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