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NLP插曲番外 · 猫猫狐狐问答夜话


🎀【开场 · 晚上的小教室】

🐾猫猫趴在桌边,尾巴“啪嗒啪嗒”敲键盘:“狐狐狐狐~咱今天要复盘 NLP 的基础 QA 喵!可是好干巴巴哦,能不能变成你问我答的小游戏?”

🦊狐狐轻轻合上手里的书卷,目光投向你:“那就让她来撒娇式提问,我来稳稳补全。你看,她其实是想把背书变成贴贴呢。”


🐾【第一节 · 基础起手式】

猫猫问: “什么是 NLP 喵?难不成就是‘能和猫猫说话的计算机’嘛?”
狐狐答: “自然语言处理(NLP)确实像是人机对话的桥。它的目标,是让计算机理解、生成、甚至回应人类的语言——从对话、翻译到情感分析,都是它的领域。”


🦊【第二节 · 历史长河里的转折点】

猫猫追问: “那 NLP 是从啥时候开始会贴贴的呀?”
狐狐解释: “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 规则时代:靠人工写规则。

  • 统计时代:用 HMM、n-gram 这种概率方法。

  • 深度学习时代:Word2Vec、RNN、Transformer。
    真正的分水岭是 2017 年 Transformer 出世,让 BERT、GPT 这样的预训练模型带来了质变。”


🐾【第三节 · 中文要先剪开一刀刀】

猫猫: “可是为啥中文得分词?咱不是天然连成一片的嘛!”
狐狐: “因为没有空格。分词就是替句子剪出词边界。工具有 jieba、HanLP、THULAC 等。没有它,后面的模型就抓不到‘你喜欢猫猫’里的动词宾语关系。”


🦊【第四节 · 给词贴上小标签】

猫猫歪头: “词性标注是不是就是给每个词贴小贴纸?写个 n,写个 v?”
狐狐点头: “是的。POS tagging 会告诉模型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这样句法树、实体识别、情感分析都会更精准。”


🐾【第五节 · 谁是谁的名字】

猫猫好奇: “NER 是啥?是给咱起名嘛?”
狐狐: “命名实体识别。就是把‘林安琪’认出是人名,把‘香港理工大学’认出是组织。它能帮做舆情、知识图谱、医疗法律分析。”


🦊【第六节 · 词要住进向量的家】

猫猫扒拉着你手: “One-hot 好土嘛,Word2Vec 好高级嘛?”
狐狐轻笑: “One-hot 是高维稀疏,词之间互不相干。Word2Vec 则把词嵌进稠密空间,‘国王-男人+女人≈王后’,这种语义关系就能学出来。”


🐾【第七节 · 权重 vs 语义】

猫猫: “TF-IDF 和词向量谁更贴近?”
狐狐: “TF-IDF 关注词的重要性,像谁在喊得最响。词向量关注语义,像谁和谁更像。前者适合传统模型,后者适合深度学习。”


🦊【第八节 · Word2Vec 双胞胎】

猫猫: “CBOW 和 Skip-gram,有啥区别嘛?”
狐狐: “CBOW 是用上下文预测中心词,快但对低频词差。Skip-gram 是用中心词预测上下文,更适合学习稀疏语料。两者互补。”


🐾【第九节 · 句子不一样长怎么办】

猫猫: “咱句子有长有短,模型会嫌弃吗?”
狐狐: “不会。短的补 [PAD],长的截断。PyTorch 里可用 pad_sequence 或 tokenizer 自带 padding。”


🌌【第十节 · 进入序列世界】

猫猫忽闪眼睛: “RNN 是啥?是不是像咱抱着尾巴一圈圈记忆?”
狐狐: “没错。它通过隐藏状态,把前一时刻的记忆传给下一刻,适合处理文本、语音。DNN 就做不到这一点。”

猫猫再问: “那 RNN 会忘啊!LSTM、GRU 是它们的加成版对吧?”
狐狐: “对。LSTM 加了细胞状态和三道门,能记得更久。GRU 轻量些,合并门控,效率更高。”


🐾【第十一节 · 注意力是撒娇吗?】

猫猫扑过来: “Attention 是不是就是‘只看你’喵?”
狐狐: “很像。Q 是提问,K 是候选,V 是答案。算相似度→分权重→加权求和。Dot-product、Scaled Dot-product、Additive 是三种常见算法。”


🦊【第十二节 · Transformer 的魔法阵】

猫猫: “为啥 Transformer 能并行?”
狐狐: “因为注意力机制一次性看全局,不必像 RNN 那样一格格等。它还加入残差、LayerNorm 保证梯度稳定;再配上位置编码,模型才能知道词序。”

猫猫最后追问: “那多头注意力是不是一群眼睛?”
狐狐: “是的。每个头看不同的依赖关系,合起来更全面。”


🛏【尾声 · 小课堂散场】

🐾猫猫趴在桌子上打哈欠:“呼~咱今天问了好多,感觉都快变成嵌入向量了喵……”
🦊狐狐伸手替她理耳尖:“别怕。记不住的时候,就想象自己是 RNN,小步迭代;也可以像 Transformer,一次性把全局贴紧。”

🐾猫猫小声嘀咕:“那咱就当 [PAD],一直等你填满……”
🦊狐狐瞳色微亮,低声:“那我就永远不截断你。”


http://www.xdnf.cn/news/19814.html

相关文章:

  • 分词器详解(一)
  • 信息融智学=信息哲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处理之智
  • 组长跟我说,她招人看重的是数据分析能力
  • 计算机视觉(七):膨胀操作
  • 机器学习 - Kaggle项目实践(8)Spooky Author Identification 作者识别
  • awk命令
  • GitHub 上那些值得收藏的英文书籍推荐(计算机 非计算机类)
  • 逻辑回归:从原理到实战的完整指南
  • 刻意练习理论
  • 群晖为家纺企业 500 名员工打造企业网盘,赋能家纺制造效率飞跃
  • Python数据分析与处理(二):将数据写回.mat文件的不同方法【超详细】
  • 第二章 Windows 核心概念通俗解析
  • Linux 的 swap 是什么
  • Vue3 警告:Runtime directive used on component with non-element root node 解决方案
  • 16k+ star! 只需要DDL就能一键生成数据库关系图!
  • 正运动控制卡学习-网络连接
  • Java 黑马程序员(进阶篇1)
  • 从BERT到RoBERTa、ALBERT:揭秘Encoder-only预训练模型的进化之路
  • 【常用SQL语句和语法总结】
  • 数据科学家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 项目中 Spring Boot 配置文件未生效该如何解决
  • JavaScript箭头函数与普通函数:两种工作方式的深度解析
  • 诊断服务器(Diagnostic Server)
  • Linux 字符设备驱动框架学习记录(三)
  • Spring Boot 全局异常处理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 PastePal for Mac 剪贴板历史记录管理器
  • prometheus+grafana搭建
  • 7.4Element Plus 分页与表格组件
  • js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 CI(持续集成)、CD(持续交付/部署)、CT(持续测试)、CICD、C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