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分布式KV存储:基于Raft的协程化实现

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分布式KV存储:基于Raft的协程化实现

本文将以一个最小可运行的分布式KV系统为例,带你拆解如何用C++、Raft算法和协程模型构建高可用的Key-Value存储。

一、为什么需要分布式KV?

单机KV(如Redis)存在单点故障容量瓶颈。分布式KV通过多副本+共识算法解决:

  • 高可用:半数节点存活即可服务
  • 强一致:Raft保证所有节点数据一致
  • 水平扩展:分片后可支持海量数据

二、整体架构:协程化的四层设计

我们的系统采用协程化架构(对比线程模型节省90%上下文切换开销):

层级职责关键文件
客户端发起Get/Put请求用户代码
KV服务处理客户端请求,对接RaftkvServer.cpp
Raft核心日志复制、选举、状态机应用raft.cpp
RPC层节点间通信(基于协程的MPRPC)mprpcchannel.cpp
协程调度管理所有网络IO和计算任务fiber.cpp

核心交互流程

ClientKVServerRaftStateMachinePut("x", "1")Propose日志条目日志复制到多数节点日志已提交应用Put操作返回成功ClientKVServerRaftStateMachine

三、Raft算法实现要点

1. 选举机制(解决脑裂问题)

// raft.cpp 选举触发条件
void doElection() {if (m_status != Follower) return;// 随机超时避免选票瓜分m_currentTerm++;convertToCandidate();// 并行向所有节点拉票for (peer : m_peers) {fiber([peer]{RequestVote(peer);});}
}

调试技巧:在doElection()打断点,观察m_currentTermvoteCount

2. 日志复制(保证一致性)

// AppendEntries RPC处理逻辑
bool AppendEntries1(...) {// 关键检查:日志连续性if (prevLogIndex > 0 && log[prevLogIndex].term != prevLogTerm) {return false; // 日志不匹配}// 追加新日志log.erase(log.begin()+prevLogIndex+1, log.end());log.insert(...); 
}

常见错误:日志不一致会导致节点反复拒绝,需检查prevLogIndex/Term

3. 状态机应用(最终可见性)

// kvServer.cpp 应用Raft日志到KV状态机
void GetCommandFromRaft() {while (lastApplied < commitIndex) {lastApplied++;auto cmd = log[lastApplied].command;// 协程安全地操作跳跃表fiber_mutex.lock();ExecuteOpOnKVDB(cmd);fiber_mutex.unlock();// 通知等待的客户端applyCond.notify(cmd.id);}
}

四、协程化网络层设计

为什么选择协程?

  • 传统方案:每个RPC一个线程 → 1000连接=1000线程(内存爆炸)
  • 协程方案:单线程可处理10万协程(通过epoll+用户态调度)

关键实现

// fiber.cpp 协程切换核心
void resume(Fiber* fiber) {// 保存当前上下文到调度器swapcontext(&m_scheduler, &fiber->ctx);
}// 网络IO的协程化改造
void MprpcChannel::CallMethod(...) {// 非阻塞IO,但看起来是同步的int fd = connect(...);fiber_yield(); // 等待可写write(fd, request);fiber_yield(); // 等待可读read(fd, response);
}

五、存储引擎:跳跃表的妙用

KV状态机使用跳跃表而非哈希表:

  • 有序性:支持范围查询(未来扩展)
  • 并发友好:无锁读/细粒度锁写
  • 内存高效:O(log n)时间复杂度
// 插入操作示例
void ExecutePutOpOnKVDB(const PutArgs& args) {m_skipList.insert_or_assign(args.key, args.value);
}

六、调试指南:从日志看系统状态

1. 选举追踪

# 开启调试输出
export RAFT_DEBUG=1# 典型日志
[DEBUG] Node 1 timeout, start election (term=5)
[DEBUG] Node 1 receive vote from Node 2
[DEBUG] Node 1 become Leader in term 5

2. 一致性检查

# 查看所有节点日志一致性
for node in 1 2 3; doecho "=== Node $node ==="curl localhost:800$node/debug/log
done

3. 性能分析

# 协程调度统计
curl localhost:8001/debug/fiber | jq '.'

七、如何扩展这个系统?

  1. 分片:增加ShardMaster模块,按Key范围分片
  2. 压缩:定期快照(参考Raft论文的Snapshot机制)
  3. 成员变更:实现Joint Consensus动态增删节点
  4. 客户端缓存:跟踪Leader ID避免每次请求重定向

八、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构建了一个教学级的分布式KV系统。关键收获:

  • Raft的核心:选举+日志复制+状态机应用
  • 协程的威力:单线程支撑高并发RPC
  • 调试技巧:日志+调试接口快速定位问题

Reference

https://github.com/youngyangyang04/KVstorageBaseRaft-cpp

http://www.xdnf.cn/news/16917.html

相关文章:

  • golang 函数选项模式
  • 手机(电脑)与音响的蓝牙通信
  • Python 实例属性与方法命名冲突:一次隐藏的Bug引发的思考
  • 抽奖系统中 Logback 的日志配置文件说明
  • Easy系列PLC相对运动指令实现定长输送(ST源代码)
  • 长文:Java入门教程
  • 求定积分常用技巧
  • 前端工程化:npmvite
  • 小红书开源dots.ocr:单一视觉语言模型中的多语言文档布局解析
  • CUDA杂记--nvcc使用介绍
  • k8s黑马教程笔记
  • MySQL 索引失效的场景与原因
  • 第二章 矩阵
  • Apple基础(Xcode④-Flutter-Platform Channels)
  • OpenCV轻松入门_面向python(第一章OpenCV入门)
  • 【PDF + ZIP 合并器:把ZIP文件打包至PDF文件中】
  • RabbitMQ面试精讲 Day 8:死信队列与延迟队列实现
  • 反向代理+网关部署架构
  • Flask ORM 模型(轻松版)
  • 如何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将MySQL单库的数据迁移到分库分表的架构上?
  • Unity_数据持久化_IXmlSerializable接口
  • 如何解决pip安装报错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scikit-learn’问题
  • ESP32学习-I2C(IIC)通信详解与实践
  • Azure DevOps — Kubernetes 上的自托管代理 — 第3部分
  • 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对行业从业者的变革性影响
  • 13-day10生成式任务
  • 从Docker衔接到导入黑马商城以及前端登录显示用户或密码错误的相关总结(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 【AI编程工具IDE/CLI/插件专栏】-国外IDE与Cursor能力对比
  • 【openlayers框架学习】九:openlayers中的交互类(select和draw)
  • 【LLM】 BaseModel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