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基础PS】PS工具详解--选择工具--对象选择工具
目录
- 前言
- 一、对象选择工具的位置与快捷键
- 二、对象选择工具的选项栏设置
- 三、对象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
- 四、对象选择工具的应用场景
- 五、使用对象选择工具的注意事项
- 总结
前言
在 Photoshop 的众多工具中,对象选择工具凭借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成为了图像编辑爱好者和专业设计师们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快速精准地选中图像中的特定对象,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款实用的工具。
一、对象选择工具的位置与快捷键
对象选择工具在 Photoshop 的工具栏中不难找到。它通常与快速选择工具、魔棒工具等位于同一工具组。默认情况下,你可以在工具栏中找到一个类似鼠标指针且带有虚线框的图标,那就是对象选择工具。
若该工具组中默认显示的不是对象选择工具,你可以长按该工具组,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对象选择工具”。
它的快捷键是 “W”,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按下 “W” 键,即可快速切换到对象选择工具,非常方便。
二、对象选择工具的选项栏设置
选中对象选择工具后,上方的选项栏会显示该工具的相关设置,这些设置对于精准选择对象至关重要。
-
选择模式:包括 “新选择”“添加到选择”“从选择中减去” 和 “与选择交叉”。“新选择” 是默认模式,用于创建一个新的选择区域;“添加到选择” 可以在已有选择区域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选择;“从选择中减去” 则能从已有选择区域中去掉部分选择;“与选择交叉” 可得到两个选择区域相交的部分。
-
对象查找器:勾选该选项后,工具会自动分析图像,识别出可能的对象,方便快速选择。
-
选择类型:有 “矩形” 和 “套索” 两种。“矩形” 适用于选择形状较为规则的对象,通过拖动鼠标绘制矩形来框选对象;“套索” 则适合选择形状不规则的对象,可自由绘制选区来包围对象。
三、对象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对象选择工具的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有以下两种常用方式:
- 框选法:选择 “矩形” 选择类型,在图像中找到需要选择的对象,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绘制一个矩形框,将对象尽可能完整地包围在框内,松开鼠标后,工具会自动分析并选中框内的对象。
- 套索法:选择 “套索” 选择类型,按住鼠标左键在对象边缘拖动,绘制出大致包围对象的选区,松开鼠标后,工具同样会自动处理并选中对象。
在使用过程中,若对选择结果不满意,可以结合选项栏中的选择模式进行调整。比如,发现漏选了部分对象,可选择 “添加到选择” 模式,再框选或套索漏选的部分;若多选了不需要的区域,可选择 “从选择中减去” 模式,将多余部分去除。
四、对象选择工具的应用场景
对象选择工具在多种图像编辑场景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 产品抠图:当需要将商品从背景中抠取出来,用于电商平台展示时,对象选择工具能快速选中产品,尤其是对于形状相对规则的产品,如手机、书籍等,效率极高。
- 人像处理:在人像摄影后期处理中,可利用该工具快速选中人物的面部、头发或身体等部分,方便进行美白、磨皮、调色等操作。
- 图像合成:当需要将不同图像中的对象组合在一起时,使用对象选择工具选中各个对象,再进行移动、缩放等操作,能快速完成合成效果。
- 去除杂物:若图像中有一些不需要的杂物,如背景中的污点、多余的物体等,可先用对象选择工具选中杂物,然后进行删除或填充处理。
五、使用对象选择工具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发挥对象选择工具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图像清晰度:该工具对图像的清晰度有一定要求,图像越清晰,对象边缘越明显,选择效果就越好。对于模糊的图像,可能需要先进行锐化处理。
- 背景复杂度:当对象背景较为简单时,选择效果理想;若背景复杂,且与对象颜色、纹理相近,可能会出现选择不准确的情况,此时需要结合其他选择工具进行调整。
- 合理设置参数:根据不同的图像和对象,合理调整选项栏中的参数,如选择类型、对象查找器等,以获得最佳的选择效果。
- 多次调整:不要期望一次就能完美选中对象,对于复杂的对象,需要多次使用不同的选择模式和调整边缘功能进行优化。
总结
PS 对象选择工具是 Photoshop 中功能强大且实用的工具之一。通过掌握其基础操作、进阶技巧、高级运用以及后处理方法,并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进行练习,我们能够在图像处理工作中更加高效、精准地选择对象,实现各种创意和设计需求,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点个赞,收藏鼓励一下吧!要是您觉得我的内容还不错,顺手点个关注✨ 那就再好不过啦!关注我,后续将持续为您输出更多同类型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