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论文审稿之我对SCI写作的思考

有幸被邀请审过二区、三区、四区期刊的论文,近期审稿10余篇,分享一下我从一个审稿人的角度出发,如何提升自己写作的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作图高清和好看,永远是排第一位。图中的字要清晰,有的放大200%还看不清字;每幅图的内容都要有意义和明确指向,而不是为了显得图多,搞一些毫无价值的图占版面。eg:我一般拿到手稿第一眼把图从前往后看一遍,试图掌握论文的内容和核心点。只要图赏心悦目,思路清晰,即使创新弱一些,直接大修,肯定不会拒稿。但是有些手稿,我看完了都不知道它要干什么,自己工作在哪。建议:手稿要有框架图流程图伪代码(表格)这三个。
  • 摘要或引言部分要讲清楚大背景、小背景存在的问题。其次,手稿中提出的每个点都要讲清楚解决什么具体或者细节问题,对整体有什么工作eg:有些文章提出了很多点,如改进1、改进2,…,但是看完之后我都不知道他改进这些点是要干什么?
  • 尽可能详细阐明你的工作。确保即使你不开源代码,读者也能复现个80%~90%的样子,当然越多越好。
  • 实验验证的细节要详细交待。我发现大多数人在实验验证这一章,先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装置和数据采集,然后就立马给出结果。请问在拿到测试数据之后和出结果图之前这之间的一系列操作细节呢?
  • 不要自创太多的缩写。好多人喜欢自创缩写,搞各种缩写词,我看着异常难受,也记不住。如果是大家普遍知道的东西,全部用缩写,完全没问题。建议:一个手稿自创的缩写最多不要超过3个,最佳建议1个。如果为了显示你确实有点东西,你可以在摘要里搞很多缩写,但是在正文中还是建议用原来的全称代替或者全称加缩写,不然读你的文章和读图异常吃力。
  • 摘要和贡献一定要反复凝练,尽可能简洁,而不是重复啰嗦。很多手稿,我看了摘要和贡献之后,还是不知道他要干啥或者它他改进的这些有什么效果,要解决什么问题。
http://www.xdnf.cn/news/637723.html

相关文章:

  • 聊一聊接口测试如何设计有效的错误响应测试用例
  • Multivalued Dependencies
  • CMake指令:find_package()
  • 【HarmonyOS5】DevEco Studio 使用指南:代码阅读与编辑功能详解
  • Java 接口
  • Flink 常用算子详解与最佳实践
  • PySide6 GUI 学习笔记——常用类及控件使用方法(常用图像类)
  • 运维Linux之Ansible详解学习(更新中)
  • 【linux篇】系统世界跳跃的音符:指令
  • SheetMetal_Unfold方法 FreeCAD_SheetMetal deepwiki 源码笔记
  • 【时时三省】Python 语言----牛客网刷题笔记
  • 【电路笔记】-音频变压器(Audio Transformer)
  • RAG系统构建之嵌入模型性能优化完整指南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IP调节器
  • 前端面试热门知识点总结
  • MongoDB分布式架构详解:复制与分片的高可用与扩展之道
  • 【Vue3】(二)vue3语法详解:自定义泛型、生命周期、Hooks、路由
  • C51单片机学习笔记——矩阵按键
  •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BPSK+卷积编码Viterbi译码系统开发,包含帧同步,信道,误码统计,可设置SNR
  • 平流层通信系统的深度论述:其技术成熟将推动通信范式从“地面-卫星”二元架构向“地-空-天”三维融合跃迁
  • Linux初始-历史(1)
  • Java并发编程:全面解析锁策略、CAS与synchronized优化机制
  • 关于 Web 安全:5. 认证绕过与权限控制分析
  • L1-110 这不是字符串题 - java
  • Magic Resume:开源免费的AI简历制作应用(使用指南、场景分析)
  • 网络基础学习
  • TTL和死信交换机实现延迟队列
  • 测试工程师如何通俗理解和入门RAG:从“查资料”到“写答案”的智能升级
  • 双电机正交系统中惯性力偶矩拍频现象的机理与优化策略
  • mysql知识点1--了解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