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 Agent遇上聊天机器人:一场关于效率与能力的较量
数据来源:虎嗅APP
当AI Agent遇上聊天机器人:一场关于效率与能力的较量
最近,AI领域又有新动态!那个号称要“让AI自己干活”的Manus平台突然开放注册了,还送积分福利。这让我不禁好奇,这个“AI工具人”到底有多能干?于是,我找来了相关的测试数据,看看它和以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在任务执行方面究竟谁更胜一筹。
视频处理任务大比拼
任务详情:把一段关于AI Agent的演讲视频转换成MP3,再转成文字,最后做成PDF和PPT。
Manus的表现
Manus就像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虽然充满热情,但在面对复杂任务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它努力地在Linux系统里安装各种工具,像是在搭建自己的工作台。然而,在安装语音识别软件Whisper时却遭遇了挫折,多次尝试均告失败,最终不得不放弃转文字环节。整个过程花费了整整1小时,却只弄出了个带MP3的网页。更让人惊讶的是,1300积分瞬间没了1000点,效率着实让人担忧。
ChatGPT的操作
ChatGPT则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它坦诚地承认自己无法完成视频下载和转换的任务,但却迅速给出了400字的演讲摘要,并根据内容整理了清晰的PPT大纲。不仅如此,它还快速完成了PDF文件的生成。整个过程仅仅用了1分钟,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结果:Manus像是一个勤奋但略显笨拙的工人,而ChatGPT则是思维敏捷的策划师。虽然Manus完成了部分任务,但效率实在感人。
东京自由行规划任务对比
任务详情:安排3天行程,包括景点、交通、拉面店午餐预订。
Manus的表现
Manus如同一个认真做攻略的旅行者,一条条仔细地查询数据。它给出了详细的行程表,连营业时间都标出来了。然而,当发现很多拉面店不能在线预订后,它只能建议“早点去排队”。整个积分消耗得比流水还快,两次任务就用掉451点。
ChatGPT的操作
ChatGPT则像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旅行达人。它立刻给出结构清晰的3天行程,每顿午餐都推荐了可预订的店铺并附上链接,甚至连交通卡怎么买、大概花多少钱都算好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10分钟就搞定了。
结果:Manus像个细心但固执的导游,ChatGPT则是善解人意的旅行达人。前者虽然努力但缺乏灵活性,后者则懂得变通提供实用建议。
我的观察
-
工作方式不同
- Manus像个执着的工程师,非要自己动手解决所有问题。
- ChatGPT更像个聪明的协调员,知道什么该自己做,什么该找专业工具。
-
效率对比
- Manus完成任务像老牛拉破车,还特别费“体力”(积分)。
- ChatGPT像坐高铁,又快又省力。
-
适用场景
- 需要复杂流程操作时,Manus可能有用武之地。
- 日常信息查询、方案策划,ChatGPT明显更胜一筹。
不过话说回来,Manus这种“较真”的态度也有它的价值。想象一下,未来如果它能和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合作:
- ChatGPT负责理解你的需求。
- Manus负责具体执行。
那岂不是完美组合?
这次对比让我明白,AI发展已经进入“分工协作”的新阶段。就像人类社会有不同职业一样,未来的AI也需要各展所长。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选择合适的工具比盲目追求“全能型”更重要。
最后提醒大家,想尝试Manus的朋友记得先攒够积分,这玩意儿消耗起来比游戏里的钻石还快!而ChatGPT嘛,虽然偶尔会犯点小错,但日常使用绝对称得上是个贴心小助手。
(本文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
推荐更多阅读内容
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详解:从原理到实践
DeepSeek对国产芯片影响几何
从用户视角看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最新动态
警惕!IPv6 网络漏洞:知名软件更新竟成恶意软件“温床”
为什么安全团队不能只靠AI“防护栏“保护系统?一个被忽视的致命漏洞
如何让威胁情报真正为你的企业保驾护航
网络安全自动化:找准边界才能筑牢安全防线
信创背景下的分布式数据库备份难题及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