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知识总览
早期冯诺依曼计算机:从人工-》自动
出现原因:
埃尼阿克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需要人工接线揽,虽然计算机处理的快,但是人工接线可能慢,效率低,于是出现冯诺依曼计算机,把要执行的指令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一次性全部放到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后来的内存),这样每操作一次人工就不用接线了
组成: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五部分
数据线:实线。用来数据传入
控制线和反馈线:虚线
处理过程:
计算机是用来处理数据的,先给计算机输入要处理的数据,通过输入设备把要处理的数据+程序指令转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据0101,然后输入设备再传输给运算器,运算器中转给存储器(后来的内存),在存储器存放要处理的数据+程序指令,经过运算器计算的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与或非)之后,再通过输出设备将运算结果转成人类熟悉的形式输出,控制器通过电信号协调各部件运行,先去存储器把数据和程序指令解析,解析完了之后操作运算器进行运算。
特点:
1.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都是以01同等地位存储
3.指令和数据采用二进制形式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是指加减乘除这些运算,地址码是要操作的数据存放在内存的什么位置,实际运行时就是根据地址码对特定的数据进行访存操作
5.存储程序就是内存
6.以运算为中心。因为运算器放在了中间。(存储器作为存储功能,输入设备应该直接把数据和指令放到存储器,但是是经过运算器再放到存储器,运算器运算完之后应该把数据直接放到存储器,然后存储器再传给输出设备进行输出,但是运算完之后的数据是又经过了运算器再传给了输出设备,好多步骤都是经过了运算器,所以说以运算器为中心,因为运算器主责是运算,现在变成了中转站,所以会降低运算器的运算效率)
现代计算机结构-以存储器为中心
CPU:运算器(运算)+控制器,因为这俩关系紧密,会把这俩放到一个芯片上
控制器功能:通过控制线来控制运算器做什么样的操作+控制主存储器的读写+输入输出设备的启动停止,主存储器和CPU进行数据交换,控制器来存放指令用来解析指令含义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输入/输出设备功能:直接和主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
主机:CPU+主存储器(后来的内存)=主机(不包括风扇啥的)
主存=主存储器,辅存比如固态硬盘等,辅存被看作是I/O设备,主存和辅存都是存储器,但是主机里不包括辅存,只包括主存,手机里的app存放位置是辅存
如下第三张图:运行内存 8GB指的是主存8GB,机身存储128GB指的是辅存128GB
知识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