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路由协议RIP配置与分析

文章目录

  • 1. 实验三:路由协议RIP配置与分析
  • 2.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 3. 配置网络参数
    • 3.1 R2接口配置(参考上述网络拓扑结构图)
      • 3.1.1 R2接口配置命令
      • 3.1.2 配置指令及作用
      • 3.1.2 R2配置综述
    • 3.2 R2配置RIP(参考上述网络拓扑结构图)
      • 3.2.1 R2配置RIP
      • 3.2.2 配置指令及作用
      • 3.2.3 R2配置RIP综述
    •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 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 4.1 show ip interface brief:查看所有接口的 IP 地址、状态 和 启用情况
      • 4.1.1 输出结果
      • 4.1.2 结果分析
    • 4.2 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
      • 4.2.1 输出结果
      • 4.2.2 输出结果分析
        • 4.2.2.1 第一次 `show ip route` 输出解析
        • 4.2.2.2 第二次 `show ip route` 输出解析
        • PS: clear ip route
    • 4.3 debug ip rip:查看发送和接收RIP报文。
      • 4.3.1 输出结果
      • 4.3.2 结果分析
        • 第一阶段:Router2 主动发送自己的 RIP 路由(初始化阶段)
        • 第二阶段:Router2 收到来自 Router0 的 RIP 路由
        • 后续阶段:周期性重复更新
    • 4.4 show ip rip database:显示RIP数据库
      • 4.4.1 输出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RIP路由表建立过程分析
      • 4.5.1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4.5.2 RIP 路由表建立过程(Router2)
        • 1. 初始状态(R2 通告自己直连网络)
        • 2. 学习到远程网络(Router0 通告 192.168.3.0/24)
      • 4.5.3 总结:R2 的 RIP 路由表建立过程
  • 5. 如何理解RIP消息传得慢(实际测试中下述操作无法说明传得慢)
    • 5.1 测试方法
    • 5.2 输出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3.1 背景操作回顾
      • 5.3.2 日志中关键点提取
      • 5.3.3 回答:RIP 为什么 **“传得慢”?**
      • 5.3.4 总结分析
  • 6.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6.1 Cisco Packet Tracer Student平台版本和实验教程中不一致
    • 6.2 路由器的CLI界面操作困难,打错字后不好退出

1. 实验三:路由协议RIP配置与分析

2.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1 网络拓扑结果图

3. 配置网络参数

3.1 R2接口配置(参考上述网络拓扑结构图)

3.1.1 R2接口配置命令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ip address 192.168.1.24 255.255.255.0
no shutdown
exi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ip address 192.168.2.23 255.255.255.0
no shutdown
exit

3.1.2 配置指令及作用


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 作用:进入 GigabitEthernet0/0 接口的配置模式。
  • 说明:选择路由器的 GigabitEthernet0/0 接口(简称 G0/0),这是一个物理接口,用于连接网络 1(192.168.1.0/24)中的 PC0(192.168.1.23)

2、ip address 192.168.1.24 255.255.255.0

  • 作用:为 GigabitEthernet0/0 接口分配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 说明:设置 IP 地址为 192.168.1.24,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这将接口置于网络 192.168.1.0/24,使其成为该网络的一部分,并能与同一网段的设备(如 PC0,192.168.1.23)直接通信。

3、no shutdown

  • 作用:激活 GigabitEthernet0/0 接口。
  • 说明no shutdown 命令启用接口,使其进入 up/up 状态(物理层和协议层均正常),允许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4、exit

  • 作用:退出 GigabitEthernet0/0 接口配置模式,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 说明:完成 G0/0 的配置后,退出接口模式,以便配置其他接口或全局设置。

5、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 作用:进入 GigabitEthernet0/1 接口的配置模式。
  • 说明:选择路由器的 GigabitEthernet0/1 接口(简称 G0/1),用于连接网络 2(192.168.2.0/24)中的 Router0(G0/0,192.168.2.24)。

6、ip address 192.168.2.23 255.255.255.0

  • 作用:为 GigabitEthernet0/1 接口分配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 说明:设置 IP 地址为 192.168.2.23,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将接口置于网络 192.168.2.0/24,使其能与 Router0 的 G0/0(192.168.2.24)直接通信。

7、no shutdown

  • 作用:激活 GigabitEthernet0/1 接口。
  • 说明:启用 G0/1 接口,确保其状态为 up/up,允许与 Router0 交换数据(如 RIP 路由更新或数据包)。

8、exit

  • 作用:退出 GigabitEthernet0/1 接口配置模式,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 说明:完成 G0/1 的配置后,退出以进行后续配置(如 RIP)或结束配置。

3.1.2 R2配置综述

  • GigabitEthernet0/0 (192.168.1.24/24)
    • 连接 PC0(192.168.1.23/24),作为网络 1 的默认网关。
    • 这些命令(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ip address 192.168.1.24 255.255.255.0, no shutdown)确保 R2 能与 PC0 通信,并为后续 RIP 路由通告网络 192.168.1.0/24 做好准备。
  •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2.23/24)
    • 连接 Router0 的 G0/0(192.168.2.24/24),用于路由器间通信。
    • 这些命令(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ip address 192.168.2.23 255.255.255.0, no shutdown)确保 R2 能与 R0 交换 RIP 报文,学习网络 192.168.3.0/24。

3.2 R2配置RIP(参考上述网络拓扑结构图)

3.2.1 R2配置RIP

router rip
version 2
network 192.168.1.0
network 192.168.2.0
exit

3.2.2 配置指令及作用


1、router rip

  • 作用:启用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协议。
  • 说明:进入 RIP 协议的配置模式,允许配置 RIP 相关的参数。

2、version 2

  • 作用:指定 RIP 协议使用版本 2(RIPv2)。
  • 说明version 2 确保 R2 使用 RIPv2 与 R0 交换路由信息,正确处理 192.168.1.0/24、192.168.2.0/24 和 192.168.3.0/24。

3、network 192.168.1.0

  • 作用:声明 R2 直接连接的网络 192.168.1.0/24,启用 RIP 在相关接口上运行。
  • 说明: RIP 协议将网络 192.168.1.0/24(R2 的 G0/0 接口,192.168.1.24/24 所在网络)包含在路由更新中。RIP 会在 G0/0 接口上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通告 192.168.1.0/24 给其他路由器,并接收其他网络的更新。

4、network 192.168.2.0

  • 作用:声明 R2 直接连接的网络 192.168.2.0/24,启用 RIP 在相关接口上运行。
  • 说明:RIP 协议将网络 192.168.2.0/24(R2 的 G0/1 接口,192.168.2.23/24 所在网络)包含在路由更新中。RIP 会在 G0/1 接口上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通告 192.168.2.0/24,并接收 R0 发送的更新(如 192.168.3.0/24)。

5、exit

  • 作用:退出 RIP 配置模式,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 说明:完成 RIP 协议的配置后,退出 router rip 配置模式,以便进行其他配置(如保存配置)或返回特权模式。

3.2.3 R2配置RIP综述

  • router rip:启动 RIP 协议。
  • version 2:使用 RIPv2,支持无类路由。
  • network 192.168.1.0:声明网络 192.168.1.0/24,启用 G0/0 的 RIP 更新。
  • network 192.168.2.0:声明网络 192.168.2.0/24,启用 G0/1 的 RIP 更新。
  • exit:退出 RIP 配置模式。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 在PC0上PING PC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2 在PC1上PING PC0

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4.1 show ip interface brief:查看所有接口的 IP 地址、状态 和 启用情况

4.1.1 输出结果

Router2>show ip interface brief
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GigabitEthernet0/0     192.168.1.24    YES manual up                    upGigabitEthernet0/1     192.168.2.23    YES manual up                    upGigabitEthernet0/2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Vlan1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4.1.2 结果分析

字段名含义说明
Interface接口名称,如 GigabitEthernet0/0
IP-Address接口当前的 IP 地址(如果有的话)
OK?系统是否检测到配置(通常为 YES)
MethodIP 是如何分配的:manual(手动)、dhcp、unset 等
Status接口状态(物理层),如 up / down / administratively down
Protocol协议状态(数据链路层),如 up / down

4.2 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

4.2.1 输出结果

Router2#show ip route
Codes: L - local,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92.168.1.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
L       192.168.1.24/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192.168.2.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L       192.168.2.23/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R    192.168.3.0/24 [120/1] via 192.168.2.24, 00:00:11, GigabitEthernet0/1
Router2#clear ip route *Router2#show ip route
Codes: L - local,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92.168.1.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
L       192.168.1.24/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192.168.2.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L       192.168.2.23/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4.2.2 输出结果分析


4.2.2.1 第一次 show ip route 输出解析
Router2#show ip route
Codes: L - local,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 作用show ip route 显示路由器的路由表,列出所有已知网络的路由信息。
  • Codes:解释路由表中路由类型的代码:
    • L:本地路由(接口的 IP 地址)。
    • C:直接连接网络。
    • R:通过 RIP 协议学习的路由。
     192.168.1.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
L       192.168.1.24/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
  • 192.168.1.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表示 192.168.1.0/24 网络有两种子网掩码(/24 和 /32)。
  •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表示 Router2 的 GigabitEthernet0/0 接口直接连接到网络 192.168.1.0/24。
  • L 192.168.1.24/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L:本地路由,表示 G0/0 接口的 IP 地址(192.168.1.24)作为一个 /32 主机路由。

     192.168.2.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L       192.168.2.23/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 192.168.2.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表示 192.168.2.0/24 网络有两种子网掩码(/24 和 /32)。
  • 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表示 Router2 的 GigabitEthernet0/1 接口直接连接到网络 192.168.2.0/24。
  • L 192.168.2.23/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表示 G0/1 接口的 IP 地址(192.168.2.23)作为一个 /32 主机路由。

R    192.168.3.0/24 [120/1] via 192.168.2.24, 00:00:11, GigabitEthernet0/1
  • R 192.168.3.0/24
    • R:通过 RIP 协议学习的路由。
    • 表示 Router2 通过 RIP 学习到网络 192.168.3.0/24(PC2 所在网络)。
  • [120/1]
    • 120:RIP 协议的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表示路由的可信度(数值越小越可信)。
    • 1:度量值(Metric),表示到达 192.168.3.0/24 的跳数为 1(直接经过一个路由器)。
  • via 192.168.2.24:下一跳地址为 192.168.2.24(Router1 的 G0/1 接口)。
  • 00:00:11:路由最后更新时间,11 秒前收到 RIP 更新。
  • GigabitEthernet0/1:数据包通过 G0/1 接口发送到下一跳。

4.2.2.2 第二次 show ip route 输出解析
Router2#show ip route
[... Codes 部分与第一次相同,略 ...]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92.168.1.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
L       192.168.1.24/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192.168.2.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L       192.168.2.23/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 变化:路由表中缺少了 RIP 学习的路由 R 192.168.3.0/24。只保留直接连接网络(C)和本地路由(L)。
  • 原因clear ip route * 删除了所有动态路由(包括 RIP 学习的 192.168.3.0/24)。

PS: clear ip route
  • 命令clear ip route *
  • 作用:清除 Router2 的整个路由表,强制 RIP 协议重新学习路由。
  • 过程
    • 删除所有动态路由(包括 RIP 学习的路由,如 192.168.3.0/24)和本地路由(L),但保留直接连接网络(C)。
    • 触发 Router2 发送 RIP Request 报文(通过 G0/0 和 G0/1)请求邻居路由器(如 Router1)发送路由更新。
    • Router1 响应 RIP Response 报文,通告其路由表中的网络(如 192.168.3.0/24),Router2 重新构建路由表。

4.3 debug ip rip:查看发送和接收RIP报文。

4.3.1 输出结果

Router2#debug ip rip
RIP protocol debugging is on
Router2#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2.23)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1.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0 (192.168.1.24)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2.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RIP: received v2 update from 192.168.2.24 on GigabitEthernet0/1192.168.3.0/24 via 0.0.0.0 in 1 hops

4.3.2 结果分析

第一阶段:Router2 主动发送自己的 RIP 路由(初始化阶段)

在 RIP 启动或定时器触发后,Router2(R2)向相邻设备通告自己的直连路由: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2.23)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1.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 通告自己的直连网段:192.168.1.0/24 到 Router0(通过 Gi0/1)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0 (192.168.1.24)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2.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192.168.3.0/24 via 0.0.0.0, metric 2, tag 0
  • 同时把学到的 192.168.3.0/24 和自己直连的 192.168.2.0/24 通告给 PC0 一侧

第二阶段:Router2 收到来自 Router0 的 RIP 路由
RIP: received v2 update from 192.168.2.24 on GigabitEthernet0/1192.168.3.0/24 via 0.0.0.0 in 1 hops
  • R2 接收到 Router0 发来的路由信息,学到 192.168.3.0/24,跳数为 1。
  • 这时候 RIP 数据库就会添加这条新路由,并在之后进行通告。

后续阶段:周期性重复更新

这个行为每 30 秒发生一次,所以日志内容会重复:

  • 再发一次自己的更新
  • 再收到来自对方的更新

4.4 show ip rip database:显示RIP数据库

4.4.1 输出结果

Router2>enable
Router2#show ip rip database
192.168.1.0/24    auto-summary
192.168.1.0/24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
192.168.2.0/24    auto-summary
192.168.2.0/24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3.0/24    auto-summary
192.168.3.0/24[1] via 192.168.2.24, 00:00:10, GigabitEthernet0/1

4.4.2 结果分析

192.168.1.0/24    auto-summary
192.168.1.0/24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
  • 192.168.1.0/24 auto-summary:表示 RIP 启用了自动汇总(auto-summary),这是 RIPv2 的默认行为,会将子网汇总为主类网络(例如,192.168.1.0/24 汇总为 192.168.0.0/16)。
  • 192.168.1.0/24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表示网络 192.168.1.0/24 是 Router2 的直接连接网络,通过 GigabitEthernet0/0 接口。

192.168.2.0/24    auto-summary
192.168.2.0/24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
  • 192.168.2.0/24 auto-summary:同样启用了自动汇总。
  • 192.168.2.0/24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表示网络 192.168.2.0/24 是 Router2 的直接连接网络,通过 GigabitEthernet0/1 接口。

192.168.3.0/24    auto-summary
192.168.3.0/24[1] via 192.168.2.24, 00:00:10, GigabitEthernet0/1
  • 192.168.3.0/24 auto-summary:启用了自动汇总。
  • 192.168.3.0/24 [1] via 192.168.2.24, 00:00:10, GigabitEthernet0/1
    • 表示网络 192.168.3.0/24 是通过 RIP 协议学习的路由。
    • [1]:度量值(Metric)为 1,表示到达该网络需要 1 跳(通过一个路由器)。
    • via 192.168.2.24:下一跳地址为 192.168.2.24(应为 Router1 的 G0/1 接口)。
    • 00:00:10:路由最后更新时间,10 秒前收到 RIP 更新。
    • GigabitEthernet0/1:通过 G0/1 接口发送数据到下一跳。

4.5 RIP路由表建立过程分析

4.5.1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从图 2-1可知:

PC0 ---- Router2 ---- Router0 ---- PC1

各接口配置如下:

设备接口IP地址网络段
PC0Fa0192.168.1.23192.168.1.0/24
Router2Gi0/0192.168.1.24
Router2Gi0/1192.168.2.23192.168.2.0/24
Router0Gi0/0192.168.2.24
Router0Gi0/1192.168.3.23192.168.3.0/24
PC1Fa0192.168.3.24

4.5.2 RIP 路由表建立过程(Router2)

1. 初始状态(R2 通告自己直连网络)
编辑时间:5.239s ~ 5.240s
Router2 发送 RIP 路由更新 → Router0 和 PC0
  • R2 开启了 RIP 协议,通告以下网络:
    • 192.168.1.0/24
    • 192.168.2.0/24(两个都是它的直连网络)

此时 R2 的路由表包含:

  • C 直连 192.168.1.0/24
  • C 直连 192.168.2.0/24
  • L 本地接口地址项(如 192.168.1.24/32)

2. 学习到远程网络(Router0 通告 192.168.3.0/24)
编辑时间:23.450s ~ 23.451s
Router0 发送 RIP 更新 → PC1、Router2
Router2 收到 RIP 更新,学到网络:192.168.3.0/24
  • R0 把它连接的 192.168.3.0/24 通告给 R2。

  • R2 将这条路由添加到 RIP 数据库,并进入其路由表:

    R 192.168.3.0/24 [120/1] via 192.168.2.24
    

这样 R2 就学会了通往 PC1 的路径。


4.5.3 总结:R2 的 RIP 路由表建立过程

  1. Router2 启用 RIP 并通告自己的两个直连网段:192.168.1.0 和 192.168.2.0
  2. Router0 接收到通告后,建立对这两个网段的 RIP 路由
  3. Router0 同样通告它的直连网段:192.168.3.0/24 给 Router2
  4. Router2 接收到 RIP 通告后,将 192.168.3.0/24 添加进自己的 RIP 路由表中
  5. RIP 会持续每 30 秒更新一次路由,确保网络拓扑变化时可以快速响应

5. 如何理解RIP消息传得慢(实际测试中下述操作无法说明传得慢)

5.1 测试方法

通过命令shutdown关闭R2接口G0/0/0。在R0路由器使用debug ip rip查看RIP路由更新信息,以下是操作方法:

Router2#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2(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Router2(config-if)#shutdownRouter2(config-if)#exit
Router2(config)#exit
Router2#write memory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

5.2 输出结果

Router0#RIP: received v2 update from 192.168.2.23 on GigabitEthernet0/0192.168.1.0/24 via 0.0.0.0 in 16 hops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3.23)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1.0/24 via 0.0.0.0, metric 16, tag 0192.168.2.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0 (192.168.2.24)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3.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3.23)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1.0/24 via 0.0.0.0, metric 16, tag 0192.168.2.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0 (192.168.2.24)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3.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3.23)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192.168.1.0/24 via 0.0.0.0, metric 16, tag 0192.168.2.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5.3 结果分析


5.3.1 背景操作回顾

在测试中:

  • 手动关闭了 Router2 的 Gi0/0 接口(连接到 192.168.1.0/24 网段)
  • 意图模拟“R2 无法再访问 192.168.1.0/24” 的场景
  • 观察 Router0 的响应:何时从 RIP 协议中得知 192.168.1.0/24 不可达,并更新路由表

5.3.2 日志中关键点提取

以下日志段反复出现:

RIP: received v2 update from 192.168.2.23 on GigabitEthernet0/0192.168.1.0/24 via 0.0.0.0 in 16 hops

这意味着:

  • R0 从 R2 收到更新,表明 192.168.1.0/24 现在跳数为 16(不可达)
  • RIP 协议中跳数为 16 被定义为“网络不可达(infinite metric)
  • 随后,R0 向其他设备通告这个网络已经不可达的事实:
RIP: sending v2 update ... 192.168.1.0/24 via 0.0.0.0, metric 16

5.3.3 回答:RIP 为什么 “传得慢”?

从日志看起来,R0 是立即得知 192.168.1.0/24 不可达的,因为 R2 主动通告了 metric 16。

但在**正常情况(非手动 shutdown)**下,RIP 会这样反应:

  • 如果连接断开但接口还在 up 状态(如线路物理断开、设备崩溃),R2 不知道
  • 那么 R0 将继续相信旧路由,直到:
    • 180 秒后标记为“无效”
    • 240 秒后才从路由表中彻底删除

所以 RIP 的“传得慢”并不是指它广播慢,而是:

  • 它的失效检测机制很慢(靠计时器判断)
  • 没有“实时检测链路状态”的能力

5.3.4 总结分析

​ 在实验中,通过 shutdown Router2 的接口,Router2 能立即发现接口断开并向 Router0 通告 192.168.1.0/24 不可达(metric=16)。Router0 随即更新路由表,并向其他邻居广播此变化。

​ 然而,如果接口未手动关闭,而是线路失效或对端宕机,RIP 需要等到 180 秒超时后才能察觉路由失效,这体现了 RIP 路由协议“传得慢”的本质原因:依赖周期更新与超时判断,缺乏快速链路故障检测机制

6.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1 Cisco Packet Tracer Student平台版本和实验教程中不一致

解决方法:按照界面设计逻辑点击可能存在某项功能的按钮并进行功能测试

6.2 路由器的CLI界面操作困难,打错字后不好退出

示例:

Router2>enabel
Translating "enabel"...domain server (255.255.255.255)

解决方法:关掉整个路由器界面后再打开

http://www.xdnf.cn/news/610741.html

相关文章:

  • 现代软件开发利器
  • C++成员对象和封闭类
  • 【鼎的3D设计与AI提示词方案】
  • echarts之双折线渐变图
  • 独木桥 Java
  • 基于SpringBoot+Vue的社区医院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
  •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系统篇
  • STM32+腾讯物联网平台OTA升级详细教程
  • 华为OD机试_2025 B卷_爱吃蟠桃的孙悟空(Python,100分)(附详细解题思路)
  • 从逆流监测到智慧用电:ADL200N-CT系列单相导轨表赋能家庭绿色能源
  • ubuntu设置开机不输密码笔记
  • 解决Vue项目依赖错误:使用electron-vite重建
  • 提升开发运维效率:原力棱镜游戏公司的 Amazon Q Developer CLI 实践
  • 使用clickhouse的ReplacingMergeTree引擎表做活跃玩家信息表
  • Unity 打包程序全屏置顶无边框
  • 宽松相等(==) 的转换规则(仅考虑基本数据类型)
  • 怎么判断一个Android APP使用了Ionic这个跨端框架
  • 智能交通红绿灯系统(Python)
  • TCP 三次握手,第二次握手报文丢失会发生什么?
  • IP隧道技术中数据包头部的变化分析:必然增加的封装机制
  • (15)关于窗体的右键菜单的学习与使用,这关系到了信号与事件 event
  • 特殊的完全平方数
  • 【MySQL】 数据库基础数据类型
  • 【c++】: c++11线程库
  • 【Hexo】3.主题
  • Kafka 集群中,Broker和Controller的关系
  • TPDS-2014《Efficient $k$-means++ Approximation with MapReduce》
  • Python匿名函数(lambda)全面详解
  • 黑马k8s(十三)
  • 【机械视觉】Halcon—【二、Halcon算子全面介绍(超详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