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扩散模型之原理解释

引言:
在人工智能的生成领域,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是一项极具突破性的技术。它不仅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图像,还可以应用于音频、3D建模等领域。扩散模型的核心思想来源于物理扩散现象,其工作方式类似于从随机噪声中逐步恢复清晰数据。相比传统的生成方法,如GAN(对抗生成网络)VAE(变分自编码器),扩散模型提供了更稳定的训练机制,同时生成质量更高。本文将采用直观的方式解析扩散模型的原理,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但保留关键的逻辑和机制,让你轻松理解其核心思想。


1. 核心问题:如何生成数据?

生成模型的目标是让机器学会“创造”新数据(比如图片、音频),且这些数据要符合真实数据的分布。
难点:直接建模复杂分布(比如“所有猫图片的分布”)非常困难。


2. 扩散模型的解决思路

扩散模型的灵感来自物理学中的扩散现象(比如一滴墨水在水中逐渐散开)。它的核心策略是:
分步破坏数据 → 学习逆向修复数据,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前向扩散(Forward Process)
  • 目标:将一张真实图片(结构化的数据)逐步破坏成毫无结构的纯噪声。

  • 方法
    每一步对当前图片加一点点高斯噪声(类似每次让图片模糊一点)。
    重复很多次(比如1000次)后,图片变成完全随机的高斯噪声(像电视雪花屏)。

  • 数学表达
    t t t 步的图片 x t x_t xt 由前一步 x t − 1 x_{t-1} xt1 加噪声得到:
    x t = 1 − β t ⋅ x t − 1 + β t ⋅ ϵ x_t = \sqrt{1-\beta_t} \cdot x_{t-1} + \sqrt{\beta_t} \cdot \epsilon xt=1βt xt1+βt ϵ

    • β t \beta_t βt:预设的噪声强度(逐渐增大)。
    • ϵ \epsilon ϵ:随机噪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 1 − β t \sqrt{1-\beta_t} 1βt :保持信号逐渐衰减。
阶段二:反向扩散(Reverse Process)
  • 目标:学习如何从噪声中一步步还原出原始图片。
    这是扩散模型的核心——训练一个神经网络(通常是U-Net)来预测如何“去噪”。

  • 关键观察
    如果前向扩散的每一步噪声很小,那么逆向过程可以近似为高斯分布。
    神经网络只需预测当前步骤的噪声 ϵ \epsilon ϵ,然后从 x t x_t xt 中减去它即可。

  • 数学表达
    神经网络 ϵ θ \epsilon_\theta ϵθ 被训练来预测噪声:
    ϵ θ ( x t , t ) ≈ ϵ \epsilon_\theta(x_t, t) \approx \epsilon ϵθ(xt,t)ϵ
    去噪后的图片通过下式计算:
    x t − 1 = 1 1 − β t ( x t − β t 1 − β t ϵ θ ( x t , t ) ) + σ t z x_{t-1} = \frac{1}{\sqrt{1-\beta_t}} \left( x_t - \frac{\beta_t}{\sqrt{1-\beta_t}} \epsilon_\theta(x_t, t) \right) + \sigma_t z xt1=1βt 1(xt1βt βtϵθ(xt,t))+σtz
    (其中 z z z 是随机噪声,用于引入不确定性。)


3. 训练与生成的流程

训练过程
  1. 取一张真实图片 x 0 x_0 x0
  2. 随机选择一个时间步 t t t,按照前向扩散公式生成 x t x_t xt
  3. 让神经网络 ϵ θ \epsilon_\theta ϵθ 预测添加到 x t x_t xt 中的噪声 ϵ \epsilon ϵ
  4. 计算预测噪声和真实噪声的误差(如均方误差),更新网络参数。
生成过程(采样)
  1. 从纯噪声 x T x_T xT 开始(高斯分布)。
  2. 逐步迭代(从 t = T t=T t=T t = 1 t=1 t=1):
    • 用神经网络预测当前噪声 ϵ θ ( x t , t ) \epsilon_\theta(x_t, t) ϵθ(xt,t)
    • 计算 x t − 1 x_{t-1} xt1(去噪一步)。
  3. 最终得到生成图片 x 0 x_0 x0

4. 为什么这样设计?

  • 渐进性:小步噪声使得逆向过程可学习(大步跳跃的分布难以建模)。
  • 可解释性:逆向过程物理上类似“退火”或“墨水凝聚”。
  • 灵活性:可通过调整 β t \beta_t βt 控制扩散速度。

5. 类比现实世界

  • 前向扩散:像把一幅画不断用橡皮擦随机擦除,最终变成白纸。
  • 反向扩散:训练一个“智能橡皮擦”,学会如何通过观察被擦除的画,一步步还原原始画面。

6. 与其它生成模型的对比

  • GAN(对抗生成网络):依赖判别器和生成器对抗,训练不稳定。
  • VAE(变分自编码器):直接学习编码-解码,生成质量较低。
  • 扩散模型:通过分步噪声处理,生成质量高且训练稳定,但计算较慢。

总结

扩散模型的本质是:

  1. 分步破坏数据(前向扩散),使问题简化。
  2. 学习逆向修复(反向扩散),通过神经网络逼近每一步的小变化。
  3. 生成时从噪声出发,逐步去噪,像“拼图”一样重构数据。

这种分步处理的思想让扩散模型能生成高质量、多样化的结果,成为当前生成式AI的重要基石(如Stable Diffusion、DALL·E 3)。

http://www.xdnf.cn/news/552637.html

相关文章:

  • 调皮用法|python语言中的self参数
  • python训练营打卡第29天
  • 【实用教程】如何快速搭建一套私有的埋点系统?
  • 国产视频转换LT6211UX:HDMI2.0转LVDS/MIPI芯片简介,支持4K60Hz
  • Zenmap代理情况下无法扫描ip
  • MongoDB 学习(三)Redis 与 MongoDB 的区别
  • EasyOCR 模型文件下载
  • 开源运维工具HHDESK源码开发
  • Linux(ubuntu18.04)下安装instant-ngp环境
  • JWT单双token实现机制记录
  • 精益数据分析(71/126):从移情到黏性——创业阶段的关键跨越与数据驱动策略
  • JavaScript性能优化实战(13):性能测试与持续优化
  • Mysql面经
  • 基于Python批量删除文件和批量增加文件
  • List介绍
  • Java操作Elasticsearch 之 [Java High Level REST Clientedit]
  • 数据库索引是什么,什么时候不适合使用?
  • 【深度学习实战】梯度爆炸怎么解决?
  • 量子通信技术:原理、应用与未来展望
  • 华三(H3C)IRF堆叠心跳的LACP MAD、BFD MAD和ARP MAD差异
  • 蓝桥杯2114 李白打酒加强版
  • JAVASE查漏补缺
  • CAP分布式理论
  • SpringBoot(三)--- 数据库基础
  • MySQL事务管理:事务控制与锁机制详解
  • 【Java实战】线程池 并发 并行 生命周期(详细解释)
  • idea本地debug断点小技巧
  • cplex12.9 安装教程以及下载
  • LabVIEW下AI开发
  • 在 Excel 中使用 C# .NET 用户定义函数 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