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习惯,记录坚持:我用 CodeBuddy 做了个毛玻璃风格的习惯打卡小应用
我正在参加CodeBuddy「首席试玩官」内容创作大赛,本文所使用的 CodeBuddy 免费下载链接:腾讯云代码助手 CodeBuddy - AI 时代的智能编程伙伴
有时候,我们想坚持一些好习惯,比如每天阅读十分钟、喝八杯水、早睡早起,但总在坚持几天后悄无声息地放弃了。我常常在想,如果有一个界面足够温柔、反馈足够美观的小工具来鼓励自己每天完成这些习惯,会不会真的容易坚持下去?
带着这个想法,我萌生了用 UniApp 做一个极简习惯打卡小应用的念头,不用太复杂,核心就是展示几张「打卡卡片」,用户可以点击卡片完成打卡,看到自己的进度更新,最好还能有连续打卡天数的展示。UI 一定要好看,色彩要丰富、毛玻璃质感要到位,我甚至已经在脑中想好了标题栏上那句“坚持的力量”。
于是我找来了 CodeBuddy,对它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做一个‘每日习惯’App,界面要高端大气,毛玻璃和渐变背景都得有,卡片点击后要有打卡反馈,并展示进度和连续天数,帮我做一个静态实现就行。”
一步一步,先从结构开始
CodeBuddy 没有急着塞一大堆代码给我,而是先从页面结构思考起,它提议整个页面包含三部分:顶部的渐变背景和标题栏,中间的打卡卡片列表,以及每个卡片内的图标、进度条和打卡反馈。这种分区方式非常清晰,便于我日后维护。
接着,它创建了 .container
容器作为主框架,顶部添加 .bg-gradient
元素,用于渲染渐变背景,并预留了毛玻璃标题栏 .header
。我注意到它在样式中用了 backdrop-filter: blur(10px)
并加了 rgba
的背景和光感边框,整体看上去非常有质感。标题用了两行文字,一行是“每日习惯”,一行是副标题“坚持的力量”,字色与背景融合得恰到好处。
打卡卡片的设计感,实用又不失美观
卡片是这个项目的核心,CodeBuddy 采用了 v-for
来渲染一个习惯数组 habits
,每张卡片都带有 icon、名称、简短描述、进度条和打卡圈圈。卡片点击后切换打卡状态,isChecked
字段切换后立即更新 UI,包括进度值和打钩动画。
让我特别惊喜的是,每个习惯卡片都有自己的配色——图标背景、进度条颜色、打卡圈颜色都使用同一主色,通过 habit.color
字段统一控制,这让每张卡片在统一风格下又保有个性,不会显得乏味。
打卡交互的反馈也非常到位。每点击一次,圈圈会变绿,并浮现一个白色打钩,配合 @keyframes checkmark
生成的缩放动效,整个过程反馈感强但不喧宾夺主,尤其适合轻交互场景。
连续天数、进度变化,这些细节都安排上了
我原本只打算实现个“是否打卡”逻辑,CodeBuddy 却多想了一步,为每个习惯准备了 streak
字段,并在卡片底部额外展示了“连续 X 天”的文字,既不会干扰主视觉,也能提醒用户坚持的价值。
而进度条部分,点击打卡后,习惯的 progress
数值就会加 10%,当然最多不会超过 100%。这个小小的设定给了我一种在“积累努力”的成就感,而且每次更新都有过渡动画,视觉上非常顺滑。
样式上,CodeBuddy 还为卡片点击添加了缩放反馈(.habit-card:active { transform: scale(0.98); }
),这种微交互看起来不显眼,但用起来非常顺手,提升了整体使用质感。
看似简单的代码,其实处处藏着巧思
代码逻辑部分,CodeBuddy 直接引用了 ../../static/data/habits.js
作为习惯数据源,在组件中通过 toggleHabit(habit)
方法处理状态切换。这段逻辑精简干练,既实现了数据更新,也绑定了 UI 状态,无需额外使用 Vuex 或复杂状态管理,特别适合静态轻量项目。
它还非常注意代码可扩展性:每个习惯数据都包含 id
, name
, description
, color
, icon
, progress
, isChecked
, streak
等字段,数据结构健壮、清晰,未来要接入后端或云开发完全没问题。
最令我佩服的是它的样式设计。我本以为它只会贴一个渐变背景了事,没想到连 box-shadow
, 毛玻璃
, 圆角
, 阴影透明度
, 点击反馈
, 卡片浮动
, 卡片分区
, 进度动画
都一应俱全。更别提字体间距和对齐方式,全都精心打磨,完全不像是 AI 写出来的样子。
一次令人满足的开发体验
做完这个项目,我发自内心觉得,用 CodeBuddy 帮我写页面,已经不仅仅是“提升效率”这么简单了,它更像是我 UI 设计上的双重保险。在我只提出“要好看、毛玻璃、能打卡”的模糊需求时,它就已经做到了色彩控制合理、交互自然、细节丰富,而且最重要的是,代码非常整洁、模块划分清楚,读起来让人非常舒服。
整个习惯打卡应用我几乎没改动任何 CodeBuddy 生成的核心逻辑,仅仅是换了几个 icon 和习惯名字,其他部分几乎可以直接部署上线。这种开发体验非常接近“你说我写、写完能用”的理想状态。
如果你也有一个简单但有趣的 UI 想法,想试试毛玻璃、卡片交互、渐变背景,真的推荐你试试 CodeBuddy。它不是帮你造轮子,而是直接给你一辆跑车,甚至带上了座椅加热和氛围灯。
写在最后
从页面构思、结构设计到 UI 实现、交互反馈,再到数据绑定与样式美化,我和 CodeBuddy 一起把这个小项目从 0 写到了“令人满意”。它不光会写代码,还懂得什么叫“视觉舒适度”,更让我意识到,现代 AI 工具的帮助已经不仅限于“让你少写点代码”,它甚至能在你不擅长的部分填补空白、拔高质量。
这一次「每日习惯」的实现是一次愉快的体验,也许不完美,但足够优雅,足够轻盈。如果你也想记录自己的习惯,坚持一点微小的事,不妨试试从一行代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