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防火墙
一、什么是防火墙
二、windows防火墙的设置
一、什么是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它能够:
-
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流量
-
阻止不安全的连接
-
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免受未授权访问
-
创建一个安全边界
简单来说,防火墙就像是电脑的"安全门卫",决定谁能进、谁能出。
1.1 为什么需要防火墙?
防火墙的重要性:
没有防火墙的系统就像没有锁的房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
-
黑客可以轻易入侵系统
-
恶意程序可以自由访问网络
-
个人数据容易被窃取
-
系统资源可能被滥用
1.2 防火墙区域(Zone)
firewalld引入了"区域"的概念,类似于不同的安全级别:
常见区域简介:
区域名称 | 信任级别 | 适用场景 |
---|---|---|
trusted | 全信任 | 完全信任的网络,允许所有连接 |
home | 高度信任 | 家庭网络,信任大多数计算机 |
internal | 高度信任 | 内部网络,类似home区域 |
work | 中度信任 | 工作环境,信任部分计算机 |
public | 低信任 | 公共场所,仅信任选择的连接(默认区域) |
external | 低信任 | 外部网络,用于启用伪装模式 |
dmz | 低信任 | 隔离区,有限度地允许外部访问 |
block | 拒绝 | 拒绝所有连接,没有回应 |
drop | 拒绝 | 丢弃所有连接,无任何回应 |
二、windows防火墙的设置
2.1 基本命令
查看防火墙状态
# 查看firewalld是否运行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firewalld服务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启动和停止防火墙
# 启动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停止防火墙(不推荐)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设置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禁止开机自启动(不推荐)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墙配置
# 查看默认区域(default)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查看活动区域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2.2 防火墙规则管理
服务管理
在Linux防火墙中,"服务"是预定义的常用端口和协议组合
# 查看所有可用服务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查看当前区域启用的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services# 临时添加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永久添加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移除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service=http --permanent
常用服务示例:
-
http (80端口):网站服务
-
https (443端口):安全网站服务
-
ssh (22端口):远程连接
-
ftp (21端口):文件传输
2.3 端口管理
除了服务,还可以直接管理具体端口:
# 查看开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临时开放单个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永久开放端口范围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5000-6000/tcp --permanent# 关闭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80/tcp --permanent
2.4 防火墙规则模式
防火墙规则有两种模式:
-
临时模式
-
立即生效
-
重启后失效
-
命令不包含
--permanent
参数
-
-
永久模式
-
写入配置文件
-
重启后仍有效
-
命令包含
--permanent
参数 -
需要执行
firewall-cmd --reload
使规则立即生效
-
# 添加永久规则后重新加载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s --permanentfirewall-cmd --reload
三、换源
3.1 换源
步骤 1:备份原有的 YUM 源文件 在更换 YUM 源之前,建议先备份系统自带的 YUM 源配置文件,以防需要恢复原配置。
cd /etc/yum.repos.d-- 重命名文件
mv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repo.bak
步骤 2:下载国内源的 YUM 配置文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国内镜像源,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替换。
这里小编用的事阿里云的
wget 【地址】
-
阿里云源 sudo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
清华大学源 sudo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epo/Centos-7.repo
-
网易源 sudo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7-Base-163.repo
-
中科大源 sudo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ustc.edu.cn/centos/7/os/x86_64/
步骤 3:清理 YUM 缓存 更换源之后需要清理原有的缓存,以便使用新的源进行软件包更新。
-- 清理缓存
yum clean all-- 构建缓存
yum makecache
配置Apache Web服务器防火墙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防火墙配置案例:
1、下载http服务
yum install httpd 2、启动http服务
systemctl start httpd3、设置http服务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httpd4、配置防火墙允许http访问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5、重新加载http服务
firewall-cmd reload6、查看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list-all | grep http 7、测试访问web服务器
ctrl http://localhost
默认情况下,Apache使用80端口提供HTTP服务。如果需要配置HTTPS服务,还需要开放443端口:
# 为Apache添加HTTPS支持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s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3.2 常见问题排查
服务无法访问
如果配置了防火墙规则但服务仍然无法访问:
# 1. 检查服务是否正在运行
systemctl status httpd # 以Apache为例# 2. 确认防火墙是否启用了相应服务或端口
firewall-cmd --list-all# 3. 暂时关闭防火墙测试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尝试访问服务,如果现在可以访问,说明是防火墙规则问题# 4. 检查SELinux状态(可能也会阻止服务)
getenforce
# 如果显示Enforcing,可以尝试临时关闭SELinux
setenforce 0
3.3 规则不生效
如果添加的规则没有生效:
# 1. 确认是否添加了--permanent参数但忘记reload
firewall-cmd --reload# 2. 检查是否在正确的区域添加了规则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3. 检查防火墙服务是否运行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3.4 安全建议
-
最小权限原则
-
只开放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
定期检查已开放的端口列表
-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
-
记录和审计
-
启用防火墙日志记录可疑活动
-
定期审查防火墙规则
-
-
防火墙不是唯一防线
-
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强密码、更新补丁等)
-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